臘八節是什麼節+臘八節有什麼習俗
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都有哪些習俗
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都有哪些習俗
臘八粥
臘八節最著名的民俗活動就是吃臘八粥。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原料因各地物產和飲食習慣不同而有別,一般是以各種米豆棗慄之類為主,如大米、小米、紅棗、蓮子、核桃仁、栗子仁、杏仁、松仁、桂圓、棒子仁、葡萄乾、白果仁、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幾十種。有的地方還加入肉類等等。取其“八”,意在“發”,求吉祥祝福之意。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下鍋點火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臘八面
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麥仁飯
西寧臘八節並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等佐料,經一夜文火煮粥,做成麥仁飯。
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
臘八菜
人們在臘八除了做臘八蒜外,還要做臘八菜。將大白菜放在缸中醃製,缸口密封,中途不要開啟,在常溫下保持到大年三十。所做臘八菜白中透綠,清脆爽口,酸中含甜又微辣。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臘八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臘八吃臘八粥由來
釋迦牟尼原本是王子,他深切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遭遇,二十九歲時,毅然捨棄了王族生活,去探求解救人生痛苦的方法。相傳,一天釋迦牟尼來到一片茫茫無際的荒漠,又飢又渴,終於不支倒地。這時,恰巧有個善良的牧羊姑娘路過,忙將隨身所帶的雜飯與泉水調煮成粥,餵給釋迦牟尼吃。釋迦牟尼醒來後,謝過牧女,繼續前進,以堅韌不拔的毅力修行了六年,終於在十二月初八那天得道成佛。從此以後,凡逢十二月初八,各佛寺均效法牧女獻粥,取香谷、果實煮粥,供於佛像前。
遠古時期,人們往往在冬季用獵獲的禽獸祭祀天地、祖先,以祈福求壽,避災迎祥。古代“獵”、“臘”是同一個字。沿襲下來,就把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交替之際的十二月稱做“臘月”。據古書記載,在南北朝時,就流傳著“臘鼓鳴、春草生”的民諺。說的是在臘月,農民為了喜慶一年的豐收,敲打臘鼓,跳起各種舞蹈,預祝來年再有一個好收成。
中國古代民間有在冬至前後食用“赤豆粥”的習俗。如《本草綱目》赤豆條記載,傳說中那位頭撞不周山的共工氏有七個“不才”兒子,“以冬至死為疫鬼”,故於是日作小豆粥,來祓除瘟神疫鬼。這個節日風俗,後來和佛教紀念“佛祖成道,的“五味粥”逐漸融合,宗教迷信的成份也逐漸淡薄下來,成為入臘以後的節日佳品——“臘八粥”。
古代最早的臘八節人們會做什麼 古人過臘八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古代最早的臘八節人們會做什麼
祭祀祖先。臘八節的前身是古代"臘日”。歲終之月稱“臘”,上古時期,臘日是最重要的年終祭祀日,一般在歲末舉行,人們會祭祀天地、祖先。從先秦起,臘日還要逐疫。隋唐後,祭祀和驅儺與臘日分離,臘八節人們開始喝臘八粥。
臘八節,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按佛教記載,釋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銷骨立,遂發現苦行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決定放棄苦行。此時遇見一牧女呈獻乳糜,食後體力恢復,端坐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佛教徒於此日舉行法會,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會,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與“臘”相關的臘祭的習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並不固定,該臘祭習俗被後人視作“臘八節”的來源之一。據西漢戴聖所編的《禮記·郊特牲》輯錄,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漢應劭《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還有一種說法,即“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因“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漢代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臘祭的物件,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灶、行(門內土地)”。不過在這天並不喝臘八粥。
古人過臘八節有什麼習俗活動?
臘日節是我國古代歲末的祭祀節日,分臘祭、蜡祭。臘祭是祭祀祖先,蜡祭是祭祀神仙。蠟早於臘。
上古時每到歲末就蜡祭神靈,主要是利用各式祭品祭祀神靈。臘祭是在周後期祭祀宗族的祖先等專門進行的祭祀,多是拿獵物獻上。後來二者合流。
漢代以前皇家在冬天臘祭,夏稱“嘉平”,商稱“清祀”,周稱“大臘”,秦代又改為“嘉平”。漢代十分簡單的稱為“臘”。
古代祭祀通常很神秘,和國運、五德終始說等聯合。故而時間在每個朝代是不一樣的,漢以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日期不固定,節日時間也變動。
《禮記 郊特牲》記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是說天子在十二月有八種祭祀活動,即“臘八”,臘是索取的意思。就是神怪向人索要祭品。
後來人們方便,就統一祭祀,這一天定為十二月初八。後來十二月成了臘月,專門祭祀的月。
後來佛教傳入,為加深在中國的影響。利用佛祖的名頭,開始在臘月初八進行佈施粥。宋人吳自牧的《夢粱錄》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設紅糟,以麩乳諸果筍芋為之,供僧,或饋送檀施、貴宅等家。”
臘八節藉助佛教的使用在民間有了廣而深的流傳,進而成為重要的傳統節日。
今人臘八喝粥起於宋朝,《清稗類鈔》說:“臘八粥,始於宋,十二月初八,東京諸大寺以七寶五味和糯米而煮成粥,相沿至今。”
《明宮史》火集·飲食好尚 十二月有記載宮中是如何吃粥的。”先期數日,將紅棗槌破泡湯,至初八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聖前;戶墉、園樹、井灶之上,各分佈之。舉家皆吃,或亦互相饋送,誇精美也。“
說早幾天將紅棗鑿好泡起來,等初八一早,放入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一起煮。煮好還要分別放在佛像前、門口、園中樹邊、井口、灶臺邊上。然後全家一起吃,還可以送別人,互相誇讚。明朝的皇帝也會在這一天設宴款待大;,清代皇室還要向臣子賜粥,發給寺院貢品等。
臘八節在古代和現在差別著實很大。以前那是隻有最上層的人才能享用,今天能成為傳統節日與佛教的發展是不可分開的。
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 臘八的食俗有哪些
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 臘八的食俗有哪些
冬祭
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閒的人們無事可幹,便出去打獵。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彌補糧食的不足,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供奉佛祖和冬祭活動。
醃臘肉
農業社會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春種秋收,冬藏閉戶”。進入臘月,就意味著嚴冬的了臘八粥以外,民間在這一天還要醃製各類食品,如“臘肉”、“臘酒”、“臘八蒜”(亦稱“臘八醋”)等等,也是為過冬、過年準備佐食佳料。
臘肉,又叫燻肉。每年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羊,謂之年豬、年羊。在小農經濟的農耕社會,農民的日子很清苦,一年到頭很少吃到肉食,因此殺豬宰羊是一件大事。除了留夠過年吃的新鮮肉以外,其餘的肉要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茵、桂皮、丁香等佐料,醃入缸內7至15天后,拿出來用粽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掛在灶頭或火爐上面,經過煙燻火烤,做成肉乾,稱為“臘肉”。一些講究的家庭,還把醃製的鮮肉先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燻烤,蒸發其中的水分,然後再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燻幹而成。熏製好的臘肉表裡一致,晶黃剔透,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豔,黃裡透紅,吃起來味道香醇,肥而不膩,不僅味道獨特,營養豐富,而且還有健脾祛寒、消食開胃等功能。也有的家庭把煮熟的肉醃起來,備以全年迎來送往和過節食用,方法是把熟肉切成塊擺在壇內,用熔化的豬油灌縫,待冷卻後就成了封閉儲藏,長時間不變質、變壞。
釀臘酒
民間自古流行在臘月釀製“臘酒”,這種風俗可以追溯到周代,稱為釀製“春酒”。
《詩經·幽風,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清代學者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一書中解釋:“春酒即酚酒也……周制蓋以冬釀,經春始成,因名春酒。”
這裡說的就是臘月釀酒的活動。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數千年未斷。釀酒所用原料南北不同,南方多以糯米,北方多用雜糧,陝北等地區還有一種用糜子製作的稠酒,過年時用來招待客人,加熱飲用,暖身開胃。因為所釀之酒是在臘月製作,所以名為“臘酒”。
陸游詩中“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描寫的就是這一飲食習俗。
泡臘八蒜
臘八蒜,又稱臘八醋。是臘八這天用米醋泡製去皮的蒜瓣,儲存到除夕啟封,正好可以食用。醋則酸甜香辣,蒜則湛青翠綠,是春節期間的佐餐佳品。但這種美食也曾被商家用作它意。古代年關前,是各行各業年終清算結賬的時節,要把一年的盈虧豐欠算出來,但是臨近春節,登門討賬,顯得不近人情,於是借“蒜”、“算”同音,債主們便用送臘八蒜給債務人的方式催債。債務人見到臘八蒜,也就心照不宣,明白債主是在催還債務了。
因此,北京還流傳了這樣一句俗諺:“臘八蒜、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
準備過年
過完臘八節,各家各戶就進入了籌備年節的階段。從這天起,就意味著年節要到來了,忙過四季的人們便開始為過年進行各種籌備工作了。男人們採辦過年衣食用度的各種年貨,女人們則準備過年的新衣、拆洗被褥、加工各種食物和原料等等,一直要忙到除夕夜前。
臘八的食俗有哪些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臘八粥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
臘八豆腐。“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臘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徵連年有餘。
臘八面。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節有哪些風俗 關於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有哪些風俗 關於臘八節的習俗
祭祀
應劭《風俗通》雲:“《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 ...
臘八節是什麼節 臘八節有什麼習俗
臘八節是什麼節 臘八節有什麼習俗
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稱為“臘八”節,古時叫“臘日”,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傳統節日。從廣義上來講,夏曆十二月初八之臘八,和十二月二十四的祭灶,加上正月十五的元宵,都是傳統春節的組成部分,而臘八則標誌著整個辭舊迎新活動的開始。
“臘八”節的形成,是兩個方面結合的 ...
臘八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及飲食
臘八節的傳統習俗及飲食:煮赤豆、祭祀、吃冰、泡製臘八蒜、制臘八豆腐、吃臘八面等。傳統習俗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從歷史沿襲而鞏固下來的,具有穩定的社會風俗和行為習俗,並且已同民族情緒和社會心理密切結合,成為人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準則。傳統習俗的內容是複雜的,存在於一個社會的傳統習俗大體上分兩部分: ...
臘八節有什麼習俗
臘八節的習俗很多,尤其體現在飲食上,我國各地的臘八節所吃的傳統食物各有不同,不過,大多數都會吃臘八粥,除了臘八粥還有臘八蒜、吃冰等等。
不同地區臘八粥的用料雖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穀類,黃豆、紅豆、綠豆、芸豆、豇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 ...
臘八節有什麼習俗啊吃什麼好啊
臘八節,即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農曆十二月初八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煮五豆,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 ...
臘八節的習俗有哪些
1、祭祀:
應劭《風俗通》雲:“《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蜡祭,以報天地”。夏代 ...
臘八節有哪些習俗
1、吃冰,在臘八節的前一天,人們會將冰塊製作好,到臘八節的時候將冰塊敲碎吃掉。
2、祭祀,人們認為臘八節是一個吉祥的日子,所以在這一天人們會敬神供佛,祈求與慶祝豐收。
3、吃臘八粥,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粥裡包含了小米、大米、紫米、薏米、紅棗等乾果,吃了之後可以保養脾胃,十分養生。
4、泡製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