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傳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
2、喝臘八粥: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各地區所用材料不一。根據口味,還有甜、鹹之分。
3、祭祀: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敬神供佛,祈求與慶祝豐收,自然是其不變的主旋律。
1、相傳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
2、喝臘八粥: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各地區所用材料不一。根據口味,還有甜、鹹之分。
3、祭祀: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敬神供佛,祈求與慶祝豐收,自然是其不變的主旋律。
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像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
十二月八日為臘八節。古代臘日沒有定期,到了晉代以後,都以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稱為臘八。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於這天成道。為了紀念釋迦牟尼,北宋東京(開封)各大寺廟都在這天舉行浴佛會,做七寶五味粥,這種粥叫臘八粥,又叫佛粥。後來民間也做臘八粥,甚至朝廷也做臘八粥,以贈百官。山東各地臘八日吃臘八粥極為普遍。德州的臘八粥用八種糧食和果品製作,其中必定有棗,象徵吉祥。臘八粥的棗是“早“,慄是“力”,就是早下力氣,爭取明年五穀豐收。要把臘八粥做得稠一些,粘糊糊的,粘是“連”的諧音,意味著連年豐收。黃河口墾荒人家,家有新婦,臘八日用黃米、紅棗制糕,名為“吃碗糕”。即墨把臘八節作為農家的節日,據說取自“七人八谷”,是對谷的紀念。
臘八節正是隆冬季節,天氣寒冷,俗話說:“臘八臘八,凍死叫化。”舊時,鄒平等地的地主為了表示對長工的仁慈,過了臘八節才行辭退,臨走時,贈送幾個臘八糕。
臘八與祭灶老北京人謂“臘七、臘八兒,凍死寒鴉兒”,是說進入大寒,天氣已冷到極點。街頭偶爾傳來“菱角米來喲!”的叫賣聲。
臘月初八,家家熬臘八粥,米、豆務求春全,人們儘量蒐購。較為珍貴的是菱角米、雞頭米和薏仁 米,這是高檔臘八粥不可缺少的原料。
清代,雍和宮內例年要熬製大量的臘八粥,用來敬獻給佛、皇室和王公大臣,其次才是自用和象徵性地施捨給一般的佛教徒,故謂之“佛粥”,並說喝臘八粥的目的是與佛結緣、求道,寓意像佛祖當年那樣,喝了牧女施捨的雜豆粥而得道成佛。
民間爭相效仿,成為一種節令飲食。富戶以臘八粥為享受,從用米到選粥果均極盡奢華,甚至下米的清湯裡還要加上參須,謂之 “福壽粥”。舊時有詩諷刺說:“富戶一鍋米,貧家半年銀。權奸喝粥後, 還是無道人。”平民百姓的臘八粥僅是一種稍加棗、慄的雜豆粥而已,至於那些揭不開鍋的窮人,只能到附近廟辦的粥廠,要一碗略有幾個棗的稠粥, 即令如此,他們也深感欣慰了。
臘八日,民間還要用米醋泡上去皮的蒜瓣,密封於壇罐內,置於較暖處, 20天后,其醋色澤深紅,味酸微辣,謂之“臘八醋”,“臘八蒜”.除夕夜吃團圓餃子時,這是不可缺少的佐料.老北京人總說:“這才有年禧味兒呢!” 如今每到飛雪迎春的時候,各大副食商場門前擺出了五彩斑斕的雜豆、 粥果,比當年更豐富。至於雍和宮為統治階層熬粥的事,早已成為歷史的陳 跡,但廟裡昭泰門內西南角的旗杆下還保留著一口熬粥的大銅鍋,供人觀賞。
舊時春節前除熬臘八粥外,還要祭“灶王爺”。相傳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駐人間監察善惡的神,他手下有兩名善惡童子,手捧善瓶和惡罐,給每家 每戶記帳。等到臘月二十四日上天朝奏玉帝時具實奏本,上天據此決定降福 或降禍。
舊京,市內居民不見得家家都常年供奉灶王爺,有的只是臘月二十三日臨時“請”一份上有“司命之神”題款的“燒灶”(一次性祭祀用的紙 像),夾在一個木製的神紙夾子上,向它叩祭。只有一些小門小戶和小二葷 鋪、切面鋪、燒餅鋪才常年供奉“金灶”。
有配偶的小門小戶供雙座金灶, 謂之“灶王爺”、“灶王奶奶”;無配偶、喪偶的與上述鋪戶則一律供單座 金灶,故有句歇後語說“燒餅鋪的灶王爺,獨座兒”。一般多是用紙糊一神龕,將紙像貼在裡邊,掛在鍋灶上端的牆壁上,兩旁飾以紅對聯。
神龕下邊用釘在牆上的木橛托起一塊長板當供案,上設香爐和蠟扦。每天當是“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 到臘月二十三日晚上,供上關東糖、糖瓜、穀草、料豆、涼水,由男家 長主祭上香,亦由男眷依尊卑長幼次序行三叩首禮。禮畢,連龕帶像一併放 於松柏枝、芝麻秸架子上點火焚花,謂之“送祭”。屆時大放鞭炮,謂之“ 過小年”。
祭灶最早用黃羊。清末以來,除皇宮仍沿用舊俗外,民間則一律用關東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爺之口,免得他在玉帝面前說自家的壞話。
舊京,一過臘月二十,街頭就有售關東糖的,以江米做成,色尚白,因此賣 關東糖的總是吆喝“賽白玉”。糖瓜成分較差,以麥芽做成,稍含酸味兒。
賣糖的地方除各大糖房,便是南北果子市的糖市,賣到二十三日晚上為止, 賣不出去的到明年正月還可蘸糖葫蘆,趕白雲觀、大鐘寺、廠甸等廟會去賣。 隨著時代的,祭灶已成為歷史名詞。
但每屆臘月底,農貿市場上還可見到從農村來趕檔子賣糖瓜的車子。
不過,糖瓜的個頭兒已跟糖球差不多了, 故有人戲作打油詩說:“小巧玲瓏擺一車,袖珍糖瓜最難得。送給灶君像運算元,好計人間功和過。”當然這是笑談。其實,人們買了去,晚上分給娃娃們嚐個新鮮兒。
關於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鼓,戴 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臘祭”本是原始先民慶賀農業豐收的報酬之禮,是農耕文化的重要節慶。那麼,臘八節有何習俗呢?
應劭《風俗通》雲:“《禮傳》: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其起源甚早,《禮記·郊特牲》記載:“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史記·補三皇本紀》也說:“炎帝神農氏以其初為田事,故為蜡祭,以報天地”。夏代稱臘日祭為“嘉平”, 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代改為“臘”。祭祀的物件凡八:先嗇神神農 、司嗇神后稷 、農神田官之神 、郵表畦神始創田間廬舍、開路、劃疆界之人 、貓虎神、坊神堤防 、水庸神水溝 、昆蟲神。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後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後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傳釋伽牟尼成佛之前,絕欲苦行,餓昏倒地。一牧羊女以雜糧摻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將其救醒。釋伽牟尼在菩提樹下苦思,終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紀念,相沿成節。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疫禳災,而成為臘八節的主旋律。其節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嚐臘八粥,並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的序慕,忙於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魚臘肉,採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