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地區有燦爛的樂舞文化。自春秋的“夷狄之樂”、漢代“百戲”、唐代“樂舞”、宋代“舞隊”、至明清的“秧歌”,不同形式與風格的民間舞蹈,經歷數十個朝代風雨的洗滌和衝篩,保留下來的已成為民間傳統舞蹈的精髓。其中龍燈扛閣在全國獨樹一幟。早在150多年前,龍燈、扛閣就流傳在河東區九曲鎮三官廟村一帶,是一種將民間的龍舞和扛閣結合在一起表演的廣場舞蹈,粗獷奔放,氣勢恢弘。過去用於祭祀和求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龍燈扛閣參加歡迎八路軍、解放軍、慶祝勝利的活動,成為喜慶節日不可缺少的娛樂專案。龍燈、扛閣的舞龍者為青壯年,有兩組輪番上場,每組10人(或14人),1人擎珠,9人分執龍頭、龍尾、龍身;8付扛閣由16人表演(8個人成人為“下扛”,4個兒童為“上扛”),多扮成神話故事如《八仙過海》中的人物形象。
撲蝴蝶是沂蒙地區另一種極具特色的廣場舞蹈。其中臨沭縣韓村鎮李介前村的表演遠近聞名。該村的表演隊伍龐大。每逢春節至正月十五,他們不僅在本村,還經常到鄰村和縣城獻藝。參加表演的多則百餘人,少則幾十人,男女成隊而舞,表現了青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家鄉的讚美之情。在烽火硝煙的戰爭歲月裡,撲蝴蝶對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推動“減租減息”、“土地改革”、“動員參軍”、“交送公糧支援前線”等工作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十字路鎮的耍馬燈、峨莊的舞蹈大竹馬也是盛名遠揚。
周朝最高等級樂是六代樂舞,簡稱為《六樂》,周代制定禮樂,六代樂舞用於郊廟祭祀。以《雲門》用於祭天、《大咸》用於祭地、《大韶》用於祭四望、《大夏》用於祭山川、《大濩》用於享先*、《大武》用於享先祖。
周初,武王伐紂成功後,為了建立和鞏固新的政治秩序,讓周公旦“制禮作樂”,制定了一整套形式豐富內容充實的禮樂制度。其中“六舞”和“六小舞”是這一制度的重要支柱。
“六舞”主要用於周代宮廷祭祀禮儀,表演的場合隆重,人數眾多,天子用“八佾”(64人的舞陣)的規格標準。六部樂舞的大部分由所傳周代以前各代的代表性樂舞整理增刪而成,所以又叫“六代之舞”。包括黃帝時期的《雲門大卷》,堯時的《大咸》,舜時的《大韶》,夏禹時的《大夏》,商湯時的《大濩》和周代由周公(也有說武王)新創編的《大武》。其中《雲門》、《大咸》、《大韶》、《大夏》所代表的各代,都是由禪讓得的天下,所以稱“文舞”,而《大濩》和《大武》所表現的都是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君主,叫做“武舞”。到了後代,“六舞”就都被稱做“先王之樂”,成了神聖的“雅樂”。它們的影響波及到後世數千年。
“六小舞”則是用於教育貴族子弟的樂舞教材,有時也用於某些祭祀場合。周代“樂師”的任務就是“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六小舞”包括有《帗舞》(執長柄飾五彩絲綢的舞具而舞)、《羽舞》(執鳥羽)、《皇舞》(執五彩鳥羽)、《旄舞》(執旄牛尾)、《幹舞》(又叫《兵舞》,執盾)。多大年歲學什麼舞,什麼身份學什麼舞,何人負責教授,何時組織會考,對不用功者如何笞罰,對成績優異者怎樣任官封爵等等,都有細緻嚴密的規定。
六代樂舞從秦朝後只有韶樂(文樂)和武樂兩種。韶、武兩樂,是歷代宮廷中最重要的雅樂,韶樂是等級最高的禮樂,一直延續到清朝。
周代是我國奴隸社會由鼎盛不斷走向衰亡的時代,音樂到這時已成為奴隸主階級進行統治的工具,其特點是等級森嚴。樂舞也由原來的崇拜“圖騰”、歌頌祖先而改變為作為宴會和祭祀活動的形式,加上在用樂上採用了森嚴的等級制度,出現了僵化、靜止的局面。但是商、周時代的中國可以說是當時世界奴隸制國家中最強盛的文明大國,不僅生產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音樂水平也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六代樂舞”的出現及其使用,各種新的樂器的出現和樂律學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兩代音樂機構的設定,音樂教育事業的興辦等等都是足以說明的。
祭孔樂舞,是孔子的後代、及歷代皇帝和地方官吏舉行祭祀孔子儀式時的專用樂舞。每年春秋季二八月的頭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紀念日,均要在孔廟舉行祭祀大典,故又稱“丁祭音樂”(元代稱“大成登歌之樂”,明代稱“大成樂”,清代又稱“中和韶樂”,均為“丁祭音樂”)。
祭孔樂舞始自孔子卒後第二年。以“六代之樂”(見《闕里文獻考》卷二十三載)演奏於廟庭,以示對孔子的紀念。自西漢以來,歷代皇帝對於祭孔樂舞的編制、樂器、歌章、舞譜都以“欽定”之令下達。自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起,有專門製作的以頌揚孔子為內容的樂舞。此後,代代相襲至今。
祭孔樂舞包括“宮懸之樂”、“八佾之舞”、“軒懸之樂”、“六佾之舞”及“登歌”等。整個樂舞由歌生、舞生和樂生三大部分組成,還有指揮作樂、起舞的麾生、旌生等。僅以“軒懸之樂”和“六佾之舞”的規模而言,外加導引樂十餘人,可達百餘人;若用“宮懸之樂”和“八佾之舞”的話,則有一百幾十人的盛大場面。所用樂器是金、石、絲、竹、革、木、匏、土八類俱全。音樂莊嚴肅穆,舞姿雍容大方,具有古樸典雅的風格特徵。
祭孔樂舞按照祭祀儀式程式配製樂章,其演奏成數固定為六章六奏:
迎神 奏《昭平》之章
初獻 奏《宣平》之章(有舞配之)
亞獻 奏《秋平》之章(有舞配之)
終獻 奏《敘平》之章
撤饌 奏《懿平》之章
送神 奏《德平》之章。
樂舞伎人,是指表演供人觀賞的娛樂性舞蹈的專職人員,代表了我國古代舞蹈所達到的藝術水平高度,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居於我國樂舞的主流地位,但高超的舞技卻也改變不了一直受到社會的歧視、賤視的行業命運,表演這類舞蹈的伎工被鄙視為雜戶、賤民,而處於被奴役、受壓迫的地位。
漢代時期,中國整個社會已進入了封建社會, ...
沂河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的較大河流。位於山東省南部與江蘇省北部,為古淮河支流泗水的支流。源出山東省沂源縣田莊水庫上源東支牛角山北麓(另傳統稱源出魯山),北流過沂源縣城後折向南,經沂水、沂南、臨沂、蒙陰、平邑、郯城等縣、市,至江蘇省邳縣吳樓村入新沂河,抵燕尾港入黃海,全長500餘公里,流域面積1.16萬平 ...
“敦煌之夏”文藝節目表演是一項大型的歌舞表演活動,具有濃郁的絲路文化特色,反映了西北地區漢、回、藏、維吾爾、蒙古等多民族的歌舞藝術。
歌舞以莫高窟壁畫中的素材為原型,以敦煌樂舞為主題,再現了絲綢之路各民族的舞姿、服飾與音樂。
"敦煌樂舞”敦煌在古代融合了東西方歌舞藝術,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敦煌 ...
西北地區最大的孔廟——武威文廟將於“天馬國際旅遊節”期間(8月21日至25日),特邀孔子故鄉——山東曲阜孔廟仿古樂團,隆重舉行大型仿古祭孔樂舞表演。
該樂舞由曲阜市文化局組織專家根據曲阜孔廟儲存的《聖門樂志》、《聖門禮志》、《闕里文獻考》和無聲電影祭孔資料等,歷時二年挖掘、加工、整理而成。在1986年 ...
苗族的祭樂很古,它是開天闢地後先民傳下來的話,這話是苗民用特製的大蘆笙世代口傳心授下來的。苗族的蘆笙是吹話的。一根笙管分別以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稱呼,喊得親親熱熱,密密切切,吹話時則情深意重。
樂音從語音發展而來,是語言的生動體現。任何苗話都能透過蘆笙如口而說,它今天仍在傳古語,言今話。 ...
境內舊俗,男婚女嫁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主要程式示是:
提親 媒人提親也叫“說媒”。提親後父母雙方相互瞭解,若中意則請人查男女“生辰八字”,按十二屬相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推算,若不相剋便選擇吉日“下聘傳柬”,訂下終身。男女不見面,全由父母包辦。男女青年只好“聽天由命”,故有“嫁雞隨雞, ...
沂蒙地區的戲曲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其中以柳琴戲最為著名。建國之初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柳琴演員,如李春生、唱青衣花旦的張金蘭等。柳琴戲舊稱拉魂腔,唱詞通俗生動、善於鋪陳,尤其長於敘事和表現人物的心理活動。柳琴戲的唱腔音樂,源於臨沂流行的姑娘腔、花鼓調,並受到柳子戲的影響,其唱腔以多彩的花腔、獨特的拖腔為主。劇目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