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安縣屬於遼寧省鞍山市。地處遼寧省中部、遼河三角洲腹地。取駐地八角臺的“臺”字,安寧的“安”字,合為臺安縣。臺安風景名勝眾多,是張學良將軍的出生地。京沈高速公路橫貫中部,由於納入了全國動車交通主幹線,從縣城區到瀋陽只需40分鐘的路程,同時拉近了臺安與海內外的時空距離。
臺安縣屬於遼寧省鞍山市。地處遼寧省中部、遼河三角洲腹地。取駐地八角臺的“臺”字,安寧的“安”字,合為臺安縣。臺安風景名勝眾多,是張學良將軍的出生地。京沈高速公路橫貫中部,由於納入了全國動車交通主幹線,從縣城區到瀋陽只需40分鐘的路程,同時拉近了臺安與海內外的時空距離。
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民族、每個地區在這方面都有自己的習俗。臺安地區漢族在處理喪事時大體遵循以下習俗:
1、送終報廟
一般在老人彌留時,兒女至親在老人身邊給老人洗手洗臉,男的理髮,女的梳頭、剪指甲,穿上壽衣後,抬到事先準備好的床排子(用土坯或磚搪木板,又叫存凳)上,頭朝西,仰臥,直至老人停止呼吸,這叫“送終”。之後,用一尺見方的藍布蒙在死者臉上,以銅錢壓口,孝子舉雙手拽堂屋門檻為死者指路,連呼三聲“西方大路走”(迷信說法:西方為佛教之極樂世界,希望死者登上天堂),同時用線繩給死者絆手絆腳,俗稱“絆屍”。給死者手中握饅頭,俗稱“打狗包子”。遺體整理完畢,兒女們在一手提水壺的長者引導下,到附近土地廟(無廟處,以三塊磚支立象徵)燒紙上香,灑漿水飯,叫“報廟”。
2、報喪送行
老人去世後,家人要儘快向親朋好友發出報喪帖,或登門通報死訊。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選擇墓地,並確定入殮和下葬的日子、時辰。在安排人員打墓的同時,家裡早、午、晚按規矩做孝事:上香、燒紙、更換供品。一般在第二天午後,子女侄孫等近親要上廟燒紙活(男扎馬,女扎牛),這叫“送行”。
3、入礆守靈
死者入棺前,要為之整容。入殮時,執事人用棉團蘸“倒頭燈”中的油為死者開光。蓋棺後“釘釘”時,子女要跪著喊“躲釘!”其聲悽切。從老人去世到出殯前,都是親友守靈時間。這段時間,子孫晚輩披麻戴孝在遺體旁守候,接待親友的弔唁。每天早晚,兒女們都要哭“開門紙”,有的人家請鼓樂班子以笙簫管絃寄託哀思。在出殯的前一天晚上要舉行“辭靈”祭典,長子主祭上供,兒女至親逐一哭祭。
4、出殯入葬
通常在死者死後第三天出殯(有的迷信躲開農曆初一、十五、二十三而可能拖延)。出殯時根據條件有16、24、32人抬扛不等,這叫“抬重”。長子用孝繩一端拴在棺材前,另一端拉著,表示孝子抬頭扛,親自將先人送到墓地;次子或大孫子打“靈蟠兒”,撒“買路錢”。落葬時長子先填頭鍬土,蓋上棺木角,隨後大家動手埋葬,同時燒紙紮活。葬後三天“圓墳”,死後第六天晚上“上望”,七天燒“頭七”,“三七”、“五七”做供,“百天”時燒“百日”,子女除孝。此後,每年燒“週年”,直到三週年時紀念才算完畢。
1968年1月,臺安縣殯儀館在縣城東建成,開始推行遺體火化,即由傳統的土葬改為火葬。其後的1969—1970年,全縣開展了比較徹底的“平墳”活動,原有比較集中的佔地墳冢悄然消失。從1989年起,臺安縣已連續13年遺體火化率達100%,在全省農村縣區名列前茅。由於人們普遍信奉“入土為安”的舊俗,遺體火化後除極少數人家將骨灰存留殯儀館以外,大多人家都將骨灰葬於公墓(目前縣內有三種公墓:政治性公墓、經營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隨著殯葬改革的深入,臺安喪葬習俗也發生一些變化。比如,報喪形式多由現代化通訊工具代替;運送遺體不再用人抬,而用專用的靈車接送;服喪,除少數仍戴全孝外,只是臂戴黑紗,胸佩白花;更有些崇尚現代文明的人們早已摒棄了封建迷信的繁文褥節,而代之以向遺體獻花,對骨灰實行樹葬等,為臺安的殯葬習俗開了一代新風。
臺安縣,遼寧省鞍山市轄縣,地處遼寧省中部、遼河三角洲腹地,取駐地八角臺的“臺”字,安寧的“安”字,合為臺安縣;全境從東北向南傾斜,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乾冷同季;總面積1388平方千米,轄4個街道、10個鎮;2018年總人口365110人。
臺安縣有著兩千多年的建制史,早在西漢時期便建有險瀆縣。臺安域內分佈商周賈臺遺址、漢代“險瀆縣”遺址、明長城遺址、張學良出生地紀念館和晚清建築張老道家宅等歷史遺蹟,還有大明潭、遼河古渡、三岔河等古老的民間傳說。擁有臺安的嗩吶咔戲、民國人物傳說、柳編制作工藝、臺安火勺製作工藝、民間謎語、民間故事傳說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資源。2018年10月22日,臺安縣入選2018年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立名單。
2018年,臺安縣地區生產總值12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4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48.8億元,同比增長13.1%;第三產業增加值51.5億元,同比下降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