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與布袋戲相似的同類藝術在閩東被稱為什麼

與布袋戲相似的同類藝術在閩東被稱為什麼

  與布袋戲相似的同類藝術在閩東被稱為幔帳戲。布袋戲的發源地在福建泉州,布袋戲的發展區域橫跨福建和臺灣兩省。與布袋戲相似的同類藝術的稱謂因區域不同,所以人們對其的稱呼也不同,關於布袋戲起源於哪個朝代現今也無法考證。

  什麼是和布袋戲相同的藝術

  不同地區叫法也不同,在東北稱之為“扁擔戲”,北京稱它為“苟利子”,四川人則稱它為“木腦殼戲”,而閩東稱之為“幔帳戲”閩南方言區都稱它為布袋戲。布袋戲由演員將手套在布偶裡操控,透過手指使偶人做出各種動作。

  布袋戲十分考驗演員的功底,手上功夫十分重要,因為布袋戲可以透過單手錶演,所以其表演形式往往會採用演員和手偶進行對話或者,雙手手偶對話的形式呈現。布袋戲的之所以被稱之為布袋戲主要是因為布偶的身體像極了布袋,因此得名。

  布袋戲的歷史十分久遠,在一些史料中皆有記載,正因為如此,布袋戲的發展變化也很快,現在的布袋戲也演變為多種形式的表演,在閩南地區也早已找不到曾經古老的布袋戲。現代的布袋戲裡面會設定很多機關,這使得表演更加靈活多樣。

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作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學者都認定布袋戲起源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地區與臺灣等地流傳的一種用布偶來表演的地方戲劇。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型別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之通稱。

  布袋戲的歷史相當久遠,中國古籍《武林舊事》、《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宋朝宮廷宴會的禮單上就有掌中木偶戲。不過,就現今被人熟悉的傳統布袋戲而言,該戲種起源,一般來說都是來自泉州的一則傳奇故事。

  傳說中國明朝期間,有位屢試不中的秀才梁炳麟,在福建仙遊縣九鯉湖一座仙公廟[11]祈求高中後,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位老人在他手上寫下“功名歸掌上”後離去。梁秀才醒後非常高興,認為是及第的吉兆,不料當次應試又名落孫山。失落之餘,他開始向鄰居學習懸絲傀儡戲,並發展出直接套在手中的人偶,憑著他的文學修養,出口成章,又能引用各種稗官野史,馬上吸引了許多人來看他的表演,布袋戲從當地開始風行起來,梁秀才的名聲也跟著水漲船高,此時他才領悟了“功名歸掌上”這句話的意涵。除此之外,關於布袋戲起源尚有另一說法是明穆宗隆慶(1567-1572)年間,福建龍溪縣的落第秀才孫巧仁所創。

  布袋戲內臺戲的延伸:電影聖石傳說17世紀中期, 布袋戲已於閩南相當受歡迎,亦出現了類似肩擔戲的模式。所謂肩擔戲乃是由演出者肩擔戲箱與舞臺。至一定地點後,搭好簡易舞臺後,操縱者躲在布幃下,肩上簡易木架舞臺即成為人偶演出戲臺。至18世紀,根據演出場所的不同,布袋戲不但出現職業團體,還視演出地點,分為室外演出的野臺戲與在劇院演出的內臺戲。其中,野臺戲是戲班應邀請到各地演出,後來漸漸變成以迎神謝神祝壽為目的的表演,佈景較為簡單,演出人員也較少。

  內臺戲表演方式雖出現於18世紀,但是真正盛行是在20世紀後。內臺戲佈景較為華麗,操控木偶與音樂演出者也較野臺戲多。然而受到電影、電視等新式娛樂型態的衝擊之下,1980年代之後,除了少許特例之外,內臺戲於閩南及臺灣各地已相當少見。

  另外一方面,內臺戲亦於1960年代之後,發展出了電視布袋戲的此一支流。此種將戲臺架設於電視攝影棚,於棚內演出的布袋戲戲種,不但於戰後盛行於臺灣,造成轟動。演出媒介及場所甚至還延展到1990年代之後的有線電視、錄影帶、電影、光碟及多媒體。

  起源

  一般來說,學者都大約認定布袋戲起源為福建泉州,時間則約為17世紀左右。而之後發展上,布袋戲流派因發展區域橫跨福建與臺灣,加上不同時期的各自發展與交流融合,實在很難區分。若最粗概的以表演型態來論,約可分傳統布袋戲與現代布袋戲。在此分類下,即使在布袋戲仍十分流行的臺灣,傳統布袋戲的觀眾遠低於現代布袋戲。而普遍所稱的布袋戲流派,實際往往就是指傳統布袋戲的流派。

  流派

  在傳統布袋戲流派而言,若簡單的以音樂型態區分,使用南管者稱南管布袋戲或南派布袋戲,使用廣東潮調者稱作潮調布袋戲,使用北管的稱北管布袋戲或北派布袋戲,沈明正好彩頭古書布袋戲劇中,都會加入北管風入松,是著名代表作。20世紀後,臺灣又有改良自漳州,並於北管文武場加入京劇鑼鼓點節奏所形成的外江布袋戲和採用歌仔戲唱法的歌仔調布袋戲;後者並從臺灣傳至漳泉兩地。

  流行區域

  布袋戲的流行區域:福建沿海地區如福州、莆仙、漳州、泉州、潮州與臺灣另一方面,若使用活躍地區再加以細分,在福建地區,擅長文戲的南派布袋戲盛行泉州,音樂採南管樂,唱腔採用南調,表演上則用唐代流傳下來的梨園戲做派。漳州布袋戲除了鄰近廣東潮州的少數縣屬於潮調布袋戲外,其餘各地均歸屬於音樂使用北管樂的北派布袋戲。不過,於1980年代之後,隨著布袋戲不斷髮展和文化不斷融合,該地區的南北兩派的界限已較不明顯。

  在臺灣,傳統布袋戲相同地盛行南管布袋戲及北管布袋戲。其中,南管布袋戲與泉州流行之劇種同名且型態類似,只不過傳來臺灣之後,有其別名為白字。該戲種相同擅長文戲;戲團發源地盛行於臺灣中部之臺西、麥寮、褒忠、東勢、四湖等地,而盛行地點偏重臺灣北部。 另一者為北管派,於臺灣又稱亂彈,來自漳州,擅長武戲,戲團成員多來自雲林縣的斗六、西螺、斗南、虎尾、古坑與二崙,而戲種盛行地點為臺灣南部。

  流派名稱 流派別名 流行區域 使用樂器或曲調 布袋戲團成員本籍

  南管布袋戲 南派布袋戲、白字、泉州布袋戲 泉州、臺灣北部 南管 泉州、臺灣雲林縣

  北管布袋戲 北派布袋戲、亂彈、漳州布袋戲 漳州、臺灣中南部 北管 漳州,臺灣雲林縣

  潮調布袋戲 潮州布袋戲 廣東潮州、漳州東山等閩粵交接 廣東潮調 廣東、閩粵交接

  外江布袋戲 京戲布袋戲 漳州、臺灣台北(李天祿) 北管、京劇鑼鼓點 漳州、臺灣台北

  歌仔調布袋戲 - 漳州、臺灣 歌仔調 漳州、臺灣

  各地發展

  雖說文獻對於梁炳麟是否發明布袋戲,並無肯定記載。但可以確定:布袋戲的發明與泉州傀儡戲文化息息相關。泉州傀儡戲影響了泉州布袋戲的發明,泉州布袋戲又傳到漳州跟臺灣,閩南、臺灣都公認泉州是布袋戲的發源地。然而在發源地的泉州,布袋戲只是木偶藝術的支流之一,較晚發展的漳州與臺灣,布袋戲已凌駕發源地,1950年後的臺灣,在傳承與改良及觀眾接受度上,又明顯領先漳、泉兩地。

  1、泉州

  早在1730年代至1760年代的中國清朝乾隆年間,相關文獻就顯示布袋戲於泉州地區相當流行。此階段泉州布袋戲的戲偶、戲箱、身段、唱做仍不脫傀儡戲戲曲模式。演出也多是謝神、迎送神、祝壽喜慶宴會、破土。直至過不久的1798年,泉州產生了全中國首個職業布袋戲團-金永成偶戲團,布袋戲就此分離於提線木偶自行發展,這種源自傀儡調、擅長文戲、講究細緻偶頭與身段,並以泉州閩南語口白演出的布袋戲,也就是南派布袋戲。19世紀是泉州南派布袋戲全盛時期,也同時是將其文化輸出至中國其餘各地的黃金年代。除從傀儡戲沿習更多戲種之外,泉州重視操偶技巧的梨園布袋戲也是讓19世紀泉州布袋戲深受歡迎的原因之一。20世紀初,比梨園布袋戲更重視唱工的籠底戲流行於泉州。雖然此戲碼身段細緻,唱工講究,但因劇本完全照本宣科毫無創意,加上詩韻饒舌,終究無法深入民間。經過一段時間沉澱改善後,這些戲碼轉成較活潑的章回小說。更在大幅度改善南管音樂後,泉州布袋戲配合其音樂的打點,過門做出極適合布袋戲文戲的戲碼。不過,因為其進步幅度無法與臺灣布袋戲與漳州布袋戲相比,至此已失去龍頭的地位。

  20世紀中,泉州布袋戲獲得過支援和扶植,後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傷害。1980年代後,情況得以改善。這期間,最出名的泉州布袋戲職業劇團當屬成立於1953年的晉江掌中木偶劇團。該團結合南管與梨園改革了本有南派布袋戲的風格,除在閩南頗有盛名外,也多次以《白龍公主》、《五里長虹》等戲劇於中國大陸其他省份及世界各地參與相關文藝活動。另外,泉州地區的布袋戲木偶雕刻也相當具有代表性。尤其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江加走雕刻師所雕出質量兼具的布袋戲偶頭,至今仍無人能出其右。

  2、漳州

  漳州布袋戲的戲箱總數、偶頭、戲碼與泉州相似,應屬同源。不過後場音樂卻與泉州不同的,使用鑼鼓、嗩吶等北管音樂。因為嗩吶音調高亢,鑼鼓喧天,不適合與文戲劇情配合,因此,該地布袋戲戲碼通常為加入武打場面的的武戲。此種用北管音樂且擅長武戲的漳州布袋戲稱為北管布袋戲或北派布袋戲。除此,漳州的雲霄、詔安、東山、平和等縣,因與鄰近潮州,不同於漳州其他地方的流行用潮州曲樂作為後場配樂,特別稱為潮調布袋戲,不過該布袋戲僅於漳州小區域流行。

  20世紀初,漳州地方士紳藍汝漢自上海引進京劇而大力推廣,同時間,漳州藝人楊勝將京劇唱腔與演出身段引進布袋戲演出中。就音樂方面,此階段的漳州布袋戲則大量加入京劇腔調。身段方面, 則重視偶戲肢體細節。1900年至1930年,漳州北派布袋戲與流行於臺灣和泉州南管(派)布袋戲或者泉州梨園布袋戲分庭抗禮,並在影響力與風格上,略勝一籌。不只此,該型別布袋戲還於日後傳入臺灣,即李天祿之外江布袋戲。

  布袋戲以動物描寫與熱鬧武打戲碼見長,如:西遊記之孫悟空表演。1932年,大幅改善與進步的臺灣歌仔戲從臺灣風行到全漳州。受其影響,本著重於京劇戲做的漳州歌仔戲就其臺灣歌仔戲華麗服裝及改良音樂,自行改善成為薌劇。漳州布袋戲開始模仿薌劇,部分劇團改唱歌仔戲唱腔,不過掌上功夫仍採京劇做派,是為歌仔調布袋戲。之後,經過多次變革,1950年代定型的漳州布袋戲,以熱鬧,武打,幽默、神奇、性格多樣化見長;如封神榜,西遊記等戲碼。除此,在表演中用木偶模擬穿插魚獸動物,也是北派布袋戲的特色。

  1950年代,中國共產黨取得中國大陸政權後,以國家力量大量培養布袋戲傳承人員,漳州布袋戲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59年3月,漳州龍溪成立“龍溪專區木偶劇團”,該劇團集中多位布袋木偶戲藝術家,形成了民間藝術向專業藝術邁進的雛形。1960年代開始,漳州布袋戲向全國範圍傳播,並走向世界。1960年,於羅馬尼亞舉行的第2屆國際木偶傀儡戲節,漳州布袋戲演出的《大名府》、《雷萬春打虎》兩戲碼,憑藉精彩表演獲得表演一等獎,並榮獲兩枚金質獎章。惟因布袋戲發展與這時期中國無法允許的宗教信仰(例如謝神)息息相關,加上文化大革命十多年內對該藝術的禁止,讓漳州布袋戲發展停滯不前。

  1980年代文革結束與中國大陸實行經濟開放政策後,在政府扶持下,成立了漳州木偶藝術學校,漳州最大的職業布袋戲團漳州木偶劇團重新活躍起來。同時,在國家一級演員莊陳華與新生代接班人洪惠君、吳光亮等人努力下,漳州木偶劇團藉由兒童木偶劇《森林的故事》等新戲碼重新活躍起來。

  現今包含漳州布偶戲團的多家職業漳州布袋戲劇團也如同臺灣的傳統布袋戲一樣,面臨著從未有過的挑戰。沒有臺灣金光戲演出舞臺的漳州布袋戲面對著市場萎縮,觀眾層面越來越窄,創新劇目資金缺乏等問題。為突破困境,漳州木偶劇團積極尋找新的發展途徑,透過送戲下鄉,組織演員到外地演出,開拓演出市場,同時透過各種形式,以臺灣金光戲行銷模式為效法物件,來提高漳州布袋戲的知名度。

  3、臺灣

  臺灣傳統布袋戲的舞臺表演,仍有一定觀眾在臺灣,早年許多從泉州流傳過來、保留一百多年沒被破壞的社會架構及傳統語言(閩南語)流傳,提供布袋戲一個良好的研究與展演環境,這是讓偶戲蓬勃香火延續了四、五代之久的主要原因。

  發展階段

  戰前時期

  1750年代,大量閩南移民進入臺灣,布袋戲也隨之傳入,其劇本以古書、演義小說等為主,被稱作古冊戲,口白較則文雅多詩詞,講求動作的細緻性,伴奏音樂以南管音樂、北管音樂為主。根據《臺灣省通志卷》學藝藝術篇,南管布袋戲是臺灣最早的布袋戲。這一型別的布袋戲後來雖不再是主流,仍存在於尤其臺北地區的少數劇團中,如小西園、亦宛然等。

  1920年代,以武俠戲為主的布袋戲逐漸在民間發展,其與傳統布袋戲主要的不同在於劇情上,多采用清末民初新著的武俠小說,例如《七俠五義》、《小五義》等。因其表現手法重視各種奇特劍招與武功的展現為主,故稱為劍俠布袋戲。而劍俠戲的代表人物為五州園的黃海岱和新興閣的鐘任祥,1930年代,臺灣總督府推行皇民化運動,布袋戲也因為皇民化運動而有了改變,包括後場禁用中國傳統的北管鑼鼓、改用西樂,戲偶雜用中、日式戲服和戲偶,其劇目常為水戶黃門等日式劇本;戲偶多為日本服飾造型。演出則以日語演出。雖然此種皇民化布袋戲因語言文化的隔閡,不被臺灣大眾接受,但其中的一些表現手法,影響了後來金光布袋戲的演出方式,包括音樂、佈景等。

  金光布袋戲時期

  演出中的金光布袋戲戰後的1950年代,金光戲開始在中南部各地的野臺戲中開始發展。除了在劇情上仍延續劍俠戲時期的武俠內容外,也開始新創劇情及主角。 另外,在戲劇之外的表現手法上,金光戲採用華麗的佈景、金光閃閃的戲服,並以燈光或其他特效來增加武打的效果。

  在音樂方面,不少劇團改以唱片播放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後臺音樂。此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五州園第二代的黃俊雄和新興閣第五代的鐘任壁。黃俊雄的布袋戲,將戲偶大小由原本的一尺二最後加大到三尺三,並隨後布袋戲帶入電視界。鍾任壁在22歲時自組新興閣第二團,曾在嘉義市文化戲院等戲院首演,之後,內臺戲於1970年代蔚為風氣。

  無線電視布袋戲時期

  1960年代初期,電影戲院演出布袋戲相當普遍,野臺金光布袋戲也仍是鄉村地區的重要娛樂之一。而讓臺灣布袋戲受到歡迎的是無線電視的發展。1962年11月15日~1962年12月27日,當時臺灣唯一的無線電視臺-臺灣電視公司播出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演出之三國志紀錄影片,這是布袋戲首度登上小螢幕。1965年4月,該公司亦邀請明虛實掌中戲班以“國語”[22]配音的童話“水仙宮主”戲碼,正式演出第一齣的“電視布袋戲”。不過雖說李天祿開創電視布袋戲先河,但是一般認為,而真正讓布袋戲能進軍小螢幕的關鍵人物是將“金光戲”搬上電視的黃俊雄。

  早在1960年代初期,黃海岱漸漸交棒給其子黃俊卿與黃俊雄。其中黃俊雄戲偶、聲光效果與音樂的創新,更讓他成為布袋戲內臺戲的翹楚。1970年3月2日,黃俊雄率領的真五洲劇團將本來於戲院上映的內臺戲雲洲大儒俠首度於臺灣的無線電視臺演出。因音樂新穎,口白典雅,加上劇情緊湊與聲光效果驚人,在爾後四年內連演583集。不但如此,還曾締造全臺灣97%的電視超高收視率。1973年國民黨政府以“推行國語”的名義,開始要求布袋戲改為國語配音,1974年6月16日,國民黨政府遂以“推行國語”及“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為理由,禁止無線電視臺播出雲州大儒俠與所有的電視布袋戲演出。1974年之後數年,新聞局持續限制播出電視布袋戲。但在民意及商業需要下,國民黨政府從1981年開始,逐漸開放當時僅有三臺的無線電視臺的少量時段供布袋戲演出,不過仍嚴限同時只能有一家電視臺播出,且要求以國語配音替代閩南語。然而由於語言因時代有諸多的演化變異,以國語吟誦布袋戲口白精髓的古詩詞時,平仄較為平板又音韻較不諧和,因此反而使得觀眾更流失。1980年代中期,真五洲園劇團的黃俊雄逐漸交棒給第三代的黃文擇、黃強華與黃文耀。其中,黃文擇跟黃強華在接續了父親黃俊雄雲洲大儒俠的系列以後,開創日後聲名大噪的霹靂布袋戲。惟1980年代起布袋戲雖可復播,但由於當時政府對演出內容的種種限制跟審查,造成大量戲迷與觀眾的流失,所以從1988年開始,各電視布袋戲的表演重心皆轉往錄影帶出租市場與內外臺戲。

  電視布袋戲時期,是現代布袋戲影響臺灣最深的階段。不僅高達97%超高實質收視率一時造成社會話題,甚至連劇中的許多人物,至今仍影響臺灣民眾的生活習慣。比方模仿布袋戲,而在現實中由真人扮演的孝女白瓊,現今仍是部分臺灣民間道教喪禮中常見的科儀角色。又比方,若有政治人物在背後操縱事件,臺灣輿論會說此人是藏鏡人。然而孝女白瓊與藏鏡人,都僅是當時電視布袋戲的角色之一。影音媒體及獨立電視臺時期

  臺灣首先出現的Cosplay範疇:真人裝扮模仿布袋戲木偶

  布袋戲於21世紀的臺灣仍相當盛行,瘋狂者甚至會定期聚會,研究布袋戲的一切。圖左為臺灣女性戲迷模仿戲偶佛劍分說的服裝1980年代後期,由於臺灣政府大幅解除國外媒體限制,臺灣傳統布袋戲發展漸漸受到臺灣境外傳入的娛樂文化影響,外臺戲的野臺戲戲團數量從全盛的千餘團萎縮到三百餘團,其中且多為非實際演出的掛名劇團。因為觀眾減少,就連有專屬後場之布袋戲團演出機會也銳減,營運上更多為赤字。雖然如此,但仍有些有心人以學校社團等形式經營,努力儲存傳統布袋戲文化,其中李天祿與鍾任壁等傳統布袋戲藝師為此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新興閣鍾任壁甚至正式受邀至大學開課教授“布袋戲技藝”,首開臺灣劇團之先例。

  相較臺灣傳統布袋戲劇團與觀眾大幅減少,電視布袋戲於1980年代獲得較大進展。1988年,在無線電視發展遇到瓶頸的黃文擇與黃強華兩兄弟以美地塢廣播電視節目錄制有限公司為踏板,轉入錄影帶[25]租售市場,發行以出租為主的“霹靂”系列的布袋戲。該劇團在錄影帶戲劇製作上強化運鏡敘事技術與專業編劇的努力,讓該布袋戲劇集約有一百萬人次的固定租閱觀眾,佔臺灣全臺灣影音租售率10%1990年代之後,數家布袋戲劇團也陸續仿效。

  1993年,霹靂亦成立首家以布袋戲播放為核心的獨立電視臺“霹靂衛星電視臺”。營運模式,是將下檔的租售用布袋戲錄影帶,於一段時間後,於該頻道播出。除了將傳統布袋戲推向諸如光碟、有線電視媒體之外,臺灣布袋戲也嘗試進軍大螢幕。其中最負盛名為1997年製作的電影“聖石傳說”,該片不但於2000年之臺灣最佳本地電影,也於隨後外銷美國與日本。

  此階段的傳統布袋戲雖已沒落,但相對的,提升製片水平與品質的電視布袋戲卻藉由錄影帶、VCD、DVD、有線電視等影音媒體,增加布袋戲的收視觀眾。2005年,臺灣電視布袋戲整體產值已提升到4000萬美金以上,影音出租一百萬人次,“有線電視臺收視戶更達350萬戶以上”不僅此,各項衍伸自布袋戲的周邊商品或演出於臺灣甚至成為一種熱潮,如同人志販售會經常有的Cosplay活動,就會出現布袋戲人物,而這一熱潮目前也開始逐漸蔓延到大陸地區。

  著名劇團

  黃海岱長子黃俊卿劇團搭建的布袋戲舞臺臺灣過去的布袋戲師承以父傳子,或收徒制,後來也發展出劇團與各級學校社團合作,也有相關的布袋戲研習營供一般民眾參加,也已經有布袋戲團受邀至大學正式授課。而漳州與泉州的大型布袋劇團則通常由中國政府支助經費。

  1、臺灣

  西螺新興閣: 鍾任壁

  廖素琴掌中劇團廖素琴、廖文和布袋戲團廖文和、昇平五州園林宗男

  五州園:黃海岱、黃俊雄(金光)、黃立綱(金光)、黃強華(霹靂)、黃文擇(霹靂)與黃文耀(天宇)。

  小西園第四代許王及許欽

  隆興閣第二團廖武雄、隆興閣掌中劇團廖來興

  亦宛然掌中劇團:陳錫鍠、林金鍊

  沈明正電視木偶劇團:沈明正

  臺北市平等國小巧宛然掌中劇團:於1988年特別由臺灣布袋戲國寶級大師李天祿先生,指導成立“巧宛然掌中劇團”,至今已進入二十年曆史,為目前臺灣歷史最久之兒童布袋戲團。演出時採用傳統表現形式,分為前場操偶、後場配樂,都是9到12歲小孩親自演出,基於傳統藝術的學習與推廣,時常安排於各地演出,並於1992年韓國、2001年加拿大、2002年日本、2004年澳大利亞海外表演,皆獲得海內外人士熱情喜愛與稱讚肯定。

  嘉義長興閣:童枝民(敏將) 第二代 童蒞得(子傑)、童永發、吳再興

  關廟玉泉閣

  屏東全樂閣

  南投新世界

  麻豆錦花閣

  東港復興社

  偶頭雕刻師傅:潮州君皇、洪聰、林俊和、邱端正、蘇軒賓、沈春福等人。

  2、閩南及其他

  漳州、龍溪布袋戲:楊勝、莊陳華老、洪惠君

  泉州晉江木偶戲團

  泉州偶頭雕刻師傅:江朝鉉

  浙江蒼南、平陽(閩語):劉傳代、黃朱黃、吳明月。

  香港:李貽新。

  湖南邵陽:劉永安和劉永章

臺灣布袋戲

  布袋戲又稱掌中戲(因身形如同布袋,又以手掌操弄,因此名之掌中),為臺灣地方戲劇的一種,由泉州傳入臺灣。其所使用之木偶除頭、手、足外軀體部分均以布做成。70年代,黃俊雄主演的"雲洲大儒俠"曾風靡全島,迄今仍為人喜愛

  自從清朝普遍流行之後,尤以福建漳州、泉州及潮州一帶之發展為甚,堪稱布袋戲的最早創始地。起源由於歷時已久,因此不易得到確切的答案,僅能從相關的民間傳說中抽絲剝繭找出比較可能的出處,就各方的論述來看,大部份都認為明末清初有位窮書生梁炳麟(或孫巧仁)進京考試不幸名落孫山,由於落地秀才滿腹經綸不得志,又於夢中夢見老翁掌中題有『功名歸掌上』因此借藉操弄布袋戲偶編演戲劇暗諷朝廷時政,未料布袋戲卻廣受喜愛,逐漸流傳開來揚名各地。

  清末布袋戲由於移民之故流傳至臺灣,由於廣受民間歡迎,因此發展蓬勃迅速、內容更加豐富,儼然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偶戲。

  初期的傳統布袋戲由於臺灣的環境變遷而逐漸轉型為比較活潑多變的金光布袋戲,不再拘泥於歷史典故、章回小說之曲目,戲偶也由最初的小型掌中戲偶,改良成近乎與人身大小的大型戲偶,由於內容符合時下的流行,快速竄升成為年輕人一項休閒娛樂。


自己加 日常生活中容易觸動敏感神經的星座

  有些人心思細膩,會特別關注細節,這樣的人往往也很敏感,常常會因為一些普通的小事情而感到內心不舒服,有時候可能你的一個無意的舉動就會觸動到他們的敏感神經。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中有哪些性格敏感的人吧!      天蠍座   天蠍座的人一開始就抑制著自己,他們一副看不上週圍任何事物的模樣,其實不過是為 ...

《傲慢偏見》的寫作藝術手法研究

  客觀的第三人稱全知敘述奧斯丁運用了全知的第三人稱的敘述方法,同時,她拒絕像菲爾丁那樣無所顧忌地在作品中露面,公開發表對事件與人物的評論。奧斯丁選擇做一個幕後的全知者。她從旁觀者的角度儘可能客觀地介紹故事的背景與人物,把自己的態度隱藏在字裡行間。在文章的任何一個角落都看不到她的身影。敘述立場的客觀體現出一種 ...

小說官榜同類的小說

  1、《官神》作者:何常在;   2、《官途》作者:夢入洪荒;   3、《官家》作者:不信天上掉餡餅;   4、《仕途梟雄》作者:逍遙元帥;   5、《管道無疆》作者:瑞根;   6、《管道》作者:溫嶺閒人;   7、《權力巔峰》作者:夢入洪荒;   8、《官運》作者:湯氏大少;   9、《官居一品》作者: ...

通靈妃相似的動漫有哪些

  1、《帝王側》。   《帝王側》作者:豆子喵喵,虐心、奪嫡、後宮的明爭暗鬥,一場以復仇為開端的古風劇。   2、《王爺不要啊》。   《王爺不要啊》改編網劇《明月照我心》正在熱播中!揹負著守護人民長久和平心願的回紇公主嫁入長安啦,要提高智商水平完成使命,還要攻略美男王爺!和親沒有想象的簡單啊!   3、2 ...

如何評價霹靂布袋系列

  霹靂布袋戲的特色在於除了傳統布袋戲中劍俠戲的武俠劇情,以及文系中重視詩詞文釆和詼諧搞笑的特色之外,更發展出許多天馬行空的劇情。包括回到過去的時空聖戰”、東瀛忍者、妖魔鬼怪、異次元世界、不同環境、外星人、吸血鬼、機器人、人造人、生化人,以及許多類似現代科技的武器、道具等等。   霹靂布袋戲已擺脫傳統”印象的 ...

血色殘陽相似的電視劇

  1、《天衣無縫》是由李路執導,秦俊傑、徐璐、胡海鋒領銜主演,陸毅特邀主演,張芷溪、朱剛日堯、莫小奇、丁勇岱、丁海峰、孫佺、孫添垚主演的年代諜戰劇。   該劇講述了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人人自危,幾個有抱負的年輕人懷揣著保衛祖國、捍衛和平的理想,浴血奮戰的故事。   2、《神探柯晨》是由黃志忠執導,黃志忠、李 ...

金光布袋顛倒夢想是什麼

  金光布袋戲顛倒夢想是文殊劍,文殊劍是顛倒夢想的完成版,也是思能器。黃俊雄布袋戲又稱之金光系列,因為1950至1970時的布袋戲主流。以聲音道具等奇關變景吸引觀眾的表演形態,被稱之為金光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