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當時的繁榮,是因為海關、租界等一系列殖民開放區的水籠頭效應。全國的物資主要通過幾個港口城市出口,而進出口和買辦貿易,也集中由各洋行完成。同時各國做生意和放貸,款項結算,又大力催生出金融業。上海是我國的國際化大都市,它的發展始於20世紀初。當時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國政府提出“大上海計劃”。“十里洋場”說的就是當時頗為繁榮的大上海。
上海當時的繁榮,是因為海關、租界等一系列殖民開放區的水籠頭效應。全國的物資主要通過幾個港口城市出口,而進出口和買辦貿易,也集中由各洋行完成。同時各國做生意和放貸,款項結算,又大力催生出金融業。上海是我國的國際化大都市,它的發展始於20世紀初。當時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國政府提出“大上海計劃”。“十里洋場”說的就是當時頗為繁榮的大上海。
目下青年男女舉辦集體婚禮的訊息,時有所聞,或見諸於報端,或亮相於熒屏,已屢見不鮮。儘管如此,集體婚禮仍然被街坊里巷傳為新生事物。其實,這種形式的婚禮早在65年前就已有了先例。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蔣介石提倡新生活運動。上海市政府為配合這個運動,由社會局出面創辦集體結婚,以示出新。自1934年10月至1937年"八·一三"抗日戰爭爆發後止,舉辦了十多屆,多加集體婚禮的青年有1000多對,是為滬上一大景觀。
舉辦集體婚禮活動的訊息,由社會局透過報紙廣為宣傳。如欲參加者,就要趕到遠離租界十多里路的殷行區市中心社會局登記,交付法幣20元,方能須到登記號碼簿,以及參加棠體婚禮活動須知一份、結婚證書一式二份。參加者在結婚證書上填寫結婚人的姓名。
年齡、籍貫,以及雙方主婚人、介紹人的姓名,並各加蓋印鑑。結婚證書送回社會局之後,由社會局統一加填證婚人的姓名,並證婚人的私章及社會局公章。當時,社會局在"結婚須知"中規定:參加集體婚禮者,須統一著裝。新郎穿著藍袍、黑褂、藍褲、白襪、黑緞鞋、白手套;新娘著短袖淡紅色長旗袍、同色長褲、同色緞鞋、肉色絲襪、頭罩白紗、戴白手套執鮮花。為表示國粹,還特別強調:新娘不得燙髮,不得穿平跟或高跟皮鞋。
舉辦集體婚禮在當時是一件亙古未有的新鮮事,市民們都倍覺新奇,於是為表示新潮,前來預約登記的待婚青年居然門庭若市。為保證婚禮的有序、順利,在舉行婚禮的一週前,新郎新娘都要去殷行區市府大廈排練一次。正式舉辦婚禮的那一天,新郎、新娘、家長、來賓等,提前一小時到市府禮堂集中。大禮堂臨時用屏風分隔成若干小間,每張桌子均事先發結婚證號碼編好號,對號人座。還有一些小房間供更衣化妝之用。每對新人各被贈有集體婚禮紀念證章一枚。"圓形紀念章內圖案的外廓為十二角形,象徵著國民黨黨徽。這時的大禮堂完全沉浸在節日的氣氛裡。禮臺正中掛著孫中山先生的遺像。
禮臺兩旁,綵帶、鮮花,喜氣洋洋。下午3時正,婚禮正式開始。這時,總指揮一聲令下,在警察局樂隊的伴奏下,新郎新娘雙雙攜手,踩著紅地毯步人禮堂,款款地走向禮臺。婚禮是兩對兩對同時進行,按司儀宣讀的名單走上禮臺。雙雙向孫中山遺像三鞠躬,再夫妻相對二鞠躬,然後向證婚人一鞠躬。這時,證婚人市長、社會局長分別致詞祝賀,並向新郎新娘頒發結婚證書、紀念證章、紀念品,然後,證婚人與集體結婚的新人一起拍團體大照片。當主持人宣佈婚禮儀式結束後,在樂曲聲中,數百輛汽車在剛修築完成的翔殷路上浩浩蕩蕩而去,甚是壯觀。
從上海風行起來的旗袍1843年上海開為商埠之後,因華洋雜居,得西方風氣之先,清朝的正統觀念,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逐漸鬆動,於是,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早期,服裝式樣變異甚少,民間服裝仍然是長袍馬褂,上襖下裙。
之後,商業貿易日漸昌盛,洋貨大量傾入,羽紗,呢絨,洋綢,花布等充斥市場,使傳統的服裝穿著有所變化,外國衣料因價廉漸為人所用,西方的縫紉方式也開始流行起來,而費工費時、工藝考究的滾鑲,嵌繡等傳統手工藝漸漸地衰微了。
以後由於出洋赴西歐和日本的人多了起來,他們不斷地把西洋服裝款式帶進十里洋場,上海服裝行業因都市地繁榮而繁榮,成為當時全國以至東南亞的一個服裝視窗。尤其是女性的服裝,由於縫紉精緻、款式合乎時代潮流,使上海成為全國婦女時裝的中心。
當時的上海尚無專業服裝研究設計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經過千家萬手,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從20世紀扣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頭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叉的高矮等,不僅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而且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束胸裹臂的舊習,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的美顯示出來,正迎合了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起先,上海婦女將舊式的長裙加以改造,成為長馬甲(亦稱旗袍馬甲),上身仍是短襖。1926年,長馬甲與短襖合二為一,便成為東方時裝的典型--旗袍。可以說,旗袍是上海最早的婦女時裝。
不過,同是一襲旗袍,花樣卻是年年在變化。初行之時,旗袍長及腳踝。1927年,有些時髦女子想提高旗袍的高度,有怕遭到守舊派的非議,便一面將旗袍做到小腿肚以上,一面又在旗袍下襬釘上三、四寸長的蝴蝶襉。
1928年,旗袍進入新階段,長度縮短到膝下兩寸許,整個小腿都裸露在外,極便行走。其後,旗袍流行的長度幾乎年年有變化,時長時短。與之相應,旗袍流行的長度幾乎年年有變化,從闊大的中袖變到短袖,又從短袖變成馬甲袖。
三十年代初,經交際花薛錦圓女士提倡,上海婦女又時興在旗袍四周滾上一圈花邊。1933年,電影明星顧蘭君首先在旗袍左襟開叉,連袖口也開了半尺長的大叉,一時摩登女性竟相仿效。嗣後,叉越開越高,一直開到大腿根。因為開叉的關係,旗袍裡面又盛行襯馬甲。同時,旗袍的腰身也越做越窄,完全貼身,將全身的曲線充分顯露於外。
物極必反。1935年後,經交際花陳玉梅、陳綺霞兩姐妹的提倡,旗袍又流行低叉,袍身也越來越長,甚至長及地面,連鞋子都看不到了。不過這種式樣走路太不方便,不久旗袍又時興將長度與邊叉適當提高。
旗袍流行的式樣不斷變化,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當時就有人說:"長了改短,短了加長,老是這一套花樣。十年前你認為不合時的舊衣服,可能在現代的潮流里加以改造,成為一件最摩登的衣服。"
婦女冷天穿的外衣,最早是盛行綢面的鬥蓬。1927年後,模仿西洋婦女裝束,改穿大衣。於是大衣日益流行,老式的斗篷則被淘汰了。三、四十年代,還曾流行過絨線外衣。這是近年來上海流行的內衣外衣化的發端。
至於婦女流行穿西裝褲,則是抗戰勝利以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