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安苗是哪個地區的習俗+安苗是什麼意思
芒種安苗是哪個地區的習俗 安苗是什麼意思
芒種安苗是哪個地區的習俗 安苗是什麼意思
流行於安徽績溪、歙縣一帶,是以祭祀神靈汪公為中心開展一系列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祈求豐收,保護家人安全。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花朝會即安苗節,由東八社決定接神村莊,八社可以優先,一般用三天時間。
第一天是村民抬著老爺龍椅,挑著鑼鼓,卷著龍鳳彩旗背上炮竹,出動三四十人即可。到大廟敬香後將穿著龍袍,戴著帝帽,可以移動的汪公大帝抬上龍椅,一陣雙響炮後鑼鼓喧天,彩旗招展,將大帝接走。途中有斷斷續續鑼鼓聲,一般情況下有一件樂器敲響即可。次日上午是祭旗,下午是遊田街。上午八時左右,村人把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小紙旗鋪在老爺面前的地面上,各色紙旗上寫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等等,一旗寫四字。十餘人把大肥豬和羊沿彎曲山路趕上老屋對面的橋頭山頂,時間一到,炮竹鑼鼓聲響,四人扯著豬、羊耳朵從山頂筆直倒拖下山,雙響鞭炮聲、鑼鼓聲、豬羊的嚎叫聲及人們的呼喊聲混成一片,稱“呼龍”,其意是將龍神呼醒。第三天上午是送老爺。每戶在前一兩天接來外村的親朋戚友,有的花錢請工。接汪公老爺時一般就近走小路,送行就不同了,必須從大村沿街而下,一到村頭和出村尾作為開路先鋒的幾十門朝天炮兩陣轟響,地動山搖,幾十裡外能聽到。街兩旁看熱鬧者成千上萬,當汪公大帝經過時,不少老人點香跪拜,更有大娘抱著小孩拜老爺保平安。
安苗的起源:
隋朝末年,朝廷不道,烽煙四起。唐武德4年農民起義頭領汪華為顧大局保一方平安,將佔據的歙、杭、宣等六州上表歸唐,受到唐高祖表彰,被封為越國公,後奉命進京受封為忠武將軍。貞觀23年,汪華不幸病故長安,享年64歲。汪華從民到官,為官清正,造福一方,深得百姓愛戴,受到唐太宗及歷代皇帝追封,被譽為“生為忠臣,死為明神”,六州各地均立廟祭祀,尊其為汪公菩薩,汪公大帝或花朝老爺。
因汪華出生在績溪縣登源河畔汪村,經皇上詔準建了比其他地方更加雄偉的忠烈廟並塑像予以紀念。皇上賜御香旨封離神廟不遠的登源河東以汪村為中心的忠周、廟頭、南觀、周村及河西梧村、碣頭、河東的半茶與高丘合併為一村(當時稱東八社)即八個村負責修廟貌添祭器。各社(村)輪流舉行花朝會,祈祥免災,盼望豐收。後高丘遷居雲龍塢,因戶數增加,每年單獨舉行花朝會。
關於花朝會:
花朝節在漢族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因地而異的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世界上像中國那樣定出花的節日的民族是不多的,可見漢民族對花的熱愛有悠久傳統。“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
”這是舊時江南民間慶賀百花生日風俗盛況的寫照,夜間在花樹枝梢上張掛“花神燈”,燈火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更是一展各自手藝的好時節。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因古時有“花王掌管人間生育”之說,故又是生殖崇拜的節日。中國古代的農耕、魚獵全靠人力完成,人數越多,才越能顯出生產力的強盛,所以在古代,人們是希望子孫繁衍,人口眾多的。關於花朝節的記載,南宋楊萬里的《誠齋詩話》謂“東京二月十二日為花朝”。陶朱公書亦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
”其風俗多是郊遊雅宴,盛唐即有此風,參加者多是些騷人墨客,有時也有親朋好友,在觀景賞花中飲酒賦詩,歡聲笑語,持續不斷。在宋代以前,過花朝節的一些高雅習俗只限於一些士大夫和知識分子之中,在民間並不普及。自北宋開始,其活動又有了新內容,增加了種花、栽樹、挑菜(採摘野菜)祭神等,並逐漸擴大到民間的各個階層。
苗人習俗
苗族生活比較簡樸,歷來主食糯米,解放後逐漸改食秈米。輔之以小米、紅苕、苞谷等。副食有家畜禽類,間有野生禽獸肉等。男子多好飲酒。逢年過節、大豐收或宴請親友,備有地方風味的菜餚上桌。一.高樁戲 表演時,離戲臺三米高,景象十分壯觀,神奇.
二 .踩山節又名花山節 苗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三舉行,.有對歌.蘆笙舞,踩山舞.每年宜賓市興文石林都要舉辦苗族花山節,一隊隊身穿苗族服裝的青年,男吹蘆笙,女彈口弦,笙歌悠揚,琴音迴盪,苗族民間文化活動和晚上的苗族風情篝火晚會,更將苗族花山節推向了高潮。
興文苗族的重大節日——踩山節:踩山節是苗族同胞聚會交往的日子。踩山那天,人人都穿著節日的盛裝,帶著蘆笙、蕭、笛、嗩吶和鑼鼓等傳統樂器,集體在踩山場地,隨著起伏多變的鼓點節奏、抑揚頓挫的笙、蕭、笛樂,跳起蘆笙舞,唱起苗族歌。
長角苗梳頭習俗
梳頭是箐苗(又叫長角苗)青年男女談婚論嫁之前展示自身形象的手段,也展示了箐苗希望與激情的傳統。
朵有(男娃娃)梳頭一般在十六、十七歲,也就是火爆爆的青春季節。梳頭沒有哪樣輩份的高矮,寨子頭誰梳得好就請誰來梳。如果幾個朵有功夫差不多,就你給我梳,我給你梳。這樣時間一長,摸不清頭路的人請人指點,箐苗12寨中,每個寨子都有幾個梳頭的高手。
梳頭用的材料是長角(一般1.5-2尺長,最寬處3寸左右)上的梳子(長角中間挨頭最近的地方有成梳子的齒齒),捆束髮髻(有的是假髮)與長角的粗白麻線和蠟。有些粗白麻線用毛藤巔巔以後的三四節做成。春夏之交,正是毛藤長勢正旺的季節,哪個坡頭長毛藤,朵有們會爭相前去扯來,從能用手指掰斷的節道處取下,嫩的幾節毛藤被朵有們撕成兩半邊,放在清水裡泡杆把煙時候,然後撈出水用一片小竹子慢慢刮,刮出白碌碌的一層來,放在太陽壩頭曬,幹了就像漂過的火麻一樣一片片的。朵有們白天不得閒,就利用晚上何處時間拿在搖搖擺擺的油燈下搓,一般搓成一丈二尺長一根,要百數根合攏來才有大手拇指那麼粗,這就夠了。有的套在手腕上搓,需要好長搓好長。把這些白花花的粗線放成一綹,繞在髮髻套著的長角上綰巴實,男的角上綰成兩路豎的,四路橫的;女的就綰成癟的“網”字形。
朵有梳頭比朵村(女娃娃)更花時間,因為朵有梳頭要一束一束的慢慚綰繞,往往是一束壓一束的轉,耳朵頭上要轉出兩個角來。中間用蠟把頭髮根凝固成兩匝將其他頭髮支高蓬起,然後再用髮髻與長角固定在頭上,直到滿意了才算成功。
朵有梳這種頭一次要管三四天,跳花坡時吃飯不能用碗,是用木瓢舀來伸長脖子吃,一頓只吃兩、三瓢,生怕弄壞了頭飾。朵村梳頭可以一大把一大把的梳,用蠟捏的匝也只捏一個,整好的頭飾成岔角形。頭飾輕的四、五斤,最重的有十二斤。就是朵村每次梳理盤頭,穿戴完畢也要用兩三個鐘頭。從前男女不分,都帶頭飾。今天朵有已經不戴頭飾,只有到了跳花坡或其他節日慶典的時候才戴了。平時,只有朵村戴角,朵有不戴,假髮都梳理好存放在家中。
未嫁人的姑娘通常會在髮飾後戴花來告訴男孩兒們自己仍“名花無主,” 以鼓勵男孩兒們示好。姑娘們大都會戴銅項圈以做裝飾,戴的銅項圈越多,證明戴項圈的女孩兒家境越好,然後用一塊小方帕將戴的銅項圈們從前面扎住。姑娘們會在小方帕上繡上最精心的刺繡,用以向男孩兒們展示自己的刺繡功底。
女人的服飾前有一快半圓的羊氈圍腰。這塊圍腰在很久以前是用以遮羞,但到如今, 婦女們不僅用它來保暖,裝飾,它還是婦女們在懷孕時的重要保護工具。另外,婦女們還拿它做可以隨身攜帶,隨時使用的做針線用的小桌子。圍腰也從最開始的樹皮變成了獸皮,最終演變為羊氈。年輕姑娘們還會在圍腰上拴上兩塊帕子,以便在有心儀的男孩兒送東西時當作信物回送給男孩兒。
長角苗提親習俗
朵有(長角苗未婚男子)一旦看上哪家小朵村(長角苗未婚女子)以後,就提上一瓶酒抱上一隻公雞去請媒人。與媒人商量好殺雞吃了過後,就看雞卦,然後把雞卦色在荷包頭,朵有便和媒人一起到朵村家。媒人一到,就跪下去,接著跟小朵村爹講:“我來講你家小姑娘去背水給他老爹唱,舂米去給他老媽吃……”
第一次去,只提一瓶酒, ...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什麼意思
1、“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意思是: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意味在其中。是出自惠子的一句話,被記錄在《莊子·秋水》中。
2、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魚之樂?” ...
晚安瑪卡巴卡什麼意思
晚安瑪卡巴卡是晚安的意思。使人覺得靜謐可愛有童心,出自《花園寶寶》的臺詞:“天黑了該睡覺了,晚安唔西迪西,晚安瑪卡巴卡,晚安依古比古,晚安小點點,晚安叮叮車,晚安飛飛魚。”
《花園寶寶》是英國學齡前兒童電視節目,節目以睡覺的小孩進入夢世界為主題,試圖教育小孩認識及探索世界。每集開頭均有一個小孩(每集不 ...
各安天命各自安好是什麼意思
1、各安天命,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各自安守天命,不強求,不妄為,順其自然,順勢而為
2、各自安好,各自是各個人的意思,安好的意思是安康、一切都很好的意思。
3、天下沒有不散的聚會。指團聚是相對的,終究要分離的。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天下無不散宴席”。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35 ...
晚安瑪卡巴卡什麼意思
1、晚安瑪卡巴卡是晚安的意思。使人覺得靜謐可愛有童心,出自《花園寶寶》的臺詞:“天黑了該睡覺了,晚安唔西迪西,晚安瑪卡巴卡,晚安依古比古,晚安小點點,晚安叮叮車,晚安飛飛魚。”
2、《花園寶寶》是英國學齡前兒童電視節目,節目以睡覺的小孩進入夢世界為主題,試圖教育小孩認識及探索世界。每集開頭均有一個小孩 ...
晚安尾款人是什麼意思
晚安尾款人是“雙十一尾款”的衍生詞,是大家對雙十一期間,購買商品並付完定金的人的一種調侃,當消費者付完定金之後,都在等著付尾款,因此支付過定金的人都是尾款人。
因為淘寶每年的雙十一都會推出定金加尾款的服務,也是一種促銷的手段。每個人在付定金的時候感覺什麼都買得起,畢竟定金只是在100元左右,等到付尾款 ...
爾安敢輕吾射的意思
1、“爾安敢輕吾射的輕”的原意是“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技術?”在文中表達了康肅對賣油翁的驚訝與輕視。
2、出處《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賣油翁:
陳康肅公堯諮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