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草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
治指疔:鮮根適量。洗淨搗爛,略加輕粉少許,研勻,塗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治皮膚癬疥:鮮草搗爛,混合豬油,包於紗布內,擦拭患部,每日2次。治慢性闌尾炎及闌尾周圍膿腫:臺灣萵苣全草60g、紅花3g、桃仁9g、大血藤30g。黃酒與水合煎服,每日2次。
苦丁草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
治指疔:鮮根適量。洗淨搗爛,略加輕粉少許,研勻,塗敷患處,每日換藥2次。治皮膚癬疥:鮮草搗爛,混合豬油,包於紗布內,擦拭患部,每日2次。治慢性闌尾炎及闌尾周圍膿腫:臺灣萵苣全草60g、紅花3g、桃仁9g、大血藤30g。黃酒與水合煎服,每日2次。
1、清熱解毒的作用:地丁草含有多種生物鹼,包括苦地丁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等,還含有香豆精類內酯、甾體皂甙、酚性物質、中性樹脂和揮發油等成分,可用於清熱解毒,於《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一書中有記載。
2、活血消腫之效:記載於《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一書中,可搗汁,外敷消腫。
3、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療瘡腫毒、淋巴結核、眼結膜炎等症狀:可以煎湯,內服,有體外抗菌作用,對甲型鏈球菌、肺炎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4、用以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於《河北中藥手冊》一文中有記載。
5、對單純皰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延緩孤兒病毒致細胞病變的作用。
其一:消災防毒。人們認為端午節位於春夏之交,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端午節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開始活躍,鬼魅也開始猖獗,所以人們在這一天特別注意消災防毒。故此民間有諺語“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節家家都 懸艾條於門楣廳堂。艾是菊科草本植物,其莖葉含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蟲,淨化空氣,還可入藥,具有理氣血、祛溼寒的功能。端午節用艾草的傳統方法其實不僅僅是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更是存在有科學依據的,而且,很多地方也將其作為驅邪避災和保護平安的方式的。
其二:招福治病。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在 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針灸裡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是它具備醫藥的功能而來,像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日雞未鳴 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 戶上,可禳毒氣。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後栽種艾草,求吉祥的習俗。
其三:可驅邪。在端午設定種種可驅邪的花草,來源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 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採艾了。除採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為艾 虎,《荊楚歲時記》註文雲:“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