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和詞人鞏固邊防的決心和意願,同時還表現出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複雜矛盾的心情。在有著濃郁思鄉情緒的將士們的眼中,塞外之景色失去了寬廣的氣魄、歡愉的氣氛,畫面上籠罩著一種曠遠雄渾、蒼涼悲壯的氣氛。在邊塞熬白黑髮,滴盡思鄉淚,卻又不能拋開國事不顧,將士們的心理是矛盾複雜的。
遠方羌笛悠悠,攪得征夫們難以入夢,不能不苦思著萬里之遙的家鄉,而家鄉的親人可能也在盼望白髮人。“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這10個字扣人心絃,寫出了深沉憂國愛國的複雜感情。
詞中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和詞人鞏固邊防的決心和意願,同時還表現出外患未除、功業未建、久戍邊地、士兵思鄉等複雜矛盾的心情。在有著濃郁思鄉情緒的將士們的眼中,塞外之景色失去了寬廣的氣魄、歡愉的氣氛,畫面上籠罩著一種曠遠雄渾、蒼涼悲壯的氣氛。在邊塞熬白黑髮,滴盡思鄉淚,卻又不能拋開國事不顧,將士們的心理是矛盾複雜的。
遠方羌笛悠悠,攪得征夫們難以入夢,不能不苦思著萬里之遙的家鄉,而家鄉的親人可能也在盼望白髮人。“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這10個字扣人心絃,寫出了深沉憂國愛國的複雜感情。
范仲淹的思想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人物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屢遭貶斥。
康定元年,與韓琦共同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慶曆三年,出任參知政事,上疏《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慶曆五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任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知州。
皇祐四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與世長辭,享年六十四歲,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蘇幕遮》 :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碧雲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綿江中水波,波上瀰漫蒼翠寒煙。群山映斜陽藍天連江水。芳草不諳人情,一直延綿到夕陽照不到天邊。 默默思念故鄉黯然神傷,纏人的羈旅愁思難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夢,在好夢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獨倚高樓望遠,只有頻頻地將苦酒灌入愁腸,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羈旅鄉思之情。 此詞上片著重寫景,下片重在抒情。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了碧雲、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了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