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子名況,時人尊其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學問博大,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
2、荀子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學並有所發展,還能吸收一些別家之長,故在儒學中自成一派,在人性問題,荀子主張性惡論,人性善是教化的結果,在天道觀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荀子對禮很重視,宣揚儒家的王道思想,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荀子名況,時人尊其號為“卿”,故又稱荀卿,漢代避宣帝諱而改稱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學問博大,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
2、荀子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學並有所發展,還能吸收一些別家之長,故在儒學中自成一派,在人性問題,荀子主張性惡論,人性善是教化的結果,在天道觀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荀子對禮很重視,宣揚儒家的王道思想,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刑名從商的意思是刑法的名稱依從商朝的.。
原文: 后王之成名:刑名從商,爵名從周,文名從《禮》,散名之加於萬物者則從諸夏之成俗曲期。遠方異俗之鄉,則因之而為通。
譯文: 現代聖王確定名稱:刑法的名稱依從商朝的,爵位的名稱依從周朝的,禮儀制度的名稱依從《禮經》,賦予萬物的各種具體名稱則依從中原地區華夏各諸侯國已經形成的習俗與各方面的共同約定。遠方不同習俗的地區,就依靠這些名稱來進行交流。
1、荀子政治主張性惡論,人性善是教化的結果。在天道觀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荀子對禮很重視,宣揚儒家的王道思想,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
3、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