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時所吟唱的詩句。荊軻來到秦國後,秦王在咸陽宮隆重召見了他。荊軻在獻燕督亢地圖時,圖窮匕見,刺秦王不中,被殺。
1、張良曾在淮陽學禮,到東方見到了倉海,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劃;
2、張良弟死不葬,散盡家資,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製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然後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
3、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刺殺目標是六駕馬車。張良帶著力士回到了國內,當張良得知秦始皇要出行的時候,就開始尋找埋伏的地點;
4、最終張良選擇了博浪沙(即河南省原陽縣東郊)。秦始皇的車架臨近博浪沙,張良與大力士就做好了狙擊秦始皇的準備。但最終擊中的是偽裝的車駕;
5、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張良在行刺失敗後成功逃脫,並且逃過秦始皇"大索天下"的追捕。
高漸離,戰國末燕(今河北省定興縣高裡村)人,荊軻的好友 ,擅長擊築(是古代的一種擊絃樂器,頸細肩圓,中空,十三絃),高漸離與荊軻的關係很好。刺殺秦王,一為了天下蒼生,二為了替好友報仇。秦始皇憐惜他擅長擊築,特別赦免了他的死罪。於是薰瞎了他的眼睛,讓他擊築,沒有一次不說好。漸漸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築中,再進宮擊築靠近時,舉築撞擊秦始皇,沒有擊中。於是秦始皇就殺了高漸離。終身不敢再接近從前東方六國的人了。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築長城萬餘里,以防匈奴南進,史稱秦長城。在固原地區境內,實際是在原先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建。東西橫貫西吉、固原、彭陽三縣。在固陽縣城北7公里處的色爾騰山上,一條蜿蜒的巨龍盤亙靜臥於崇 ...
歷史上記載過的,共有三人刺殺過秦始皇:
1、張良。張良夥同力士倉海君刺秦。過程是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車隊,結果沒有擊中秦始皇,擊中的是副車。
2、荊軻。中國古代著名刺客。燕國太子丹曾在秦國為人質,回國後欲報此仇,遂四處尋覓能刺秦王嬴政者。直至圖窮匕現,但終究未能成功。
3、高漸離。荊軻的好友高漸 ...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咸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 ...
第一次:公元前228年,燕太子丹得荊軻,乃派其西渡易水,去秦國行刺。並做了極周密的準備,詐言獻降,及至在秦宮大殿上,秦王展開地圖,只是惜哉劍術疏,奇功遂未成。
第二次:高漸離雖雙目失明,刺秦之心未死,他將鉛水鑄入築腹,在一次為秦王擊築時,以築猛擊秦王,無奈雙目不得見,難辯目標,加之秦王早有防備,不得近 ...
荊軻,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人,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公元前227年,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燕太子丹、高漸離等許多人在易水邊為荊軻送行,場面十分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告別 ...
1、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2、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坑裡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3、一號坑在南,東西長216米,寬62米,面積132 ...
秦始皇統一文字
提起秦始皇統一文字,幾乎所有的論著、教科書,無不給予高度讚許,很少有人說過它有什麼缺點。在評價時,幾乎毫無例外地強調六國文字異形的問題,還常常舉出7個奇形怪狀的“馬”字為例,似乎沒有秦始皇統一文字,中國就會分化成為七種全然不同的文字,其後果難以設想。戰國文字異形果真嚴重到這等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