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的故事工作刻苦
華羅庚的故事工作刻苦
1、1910年華羅庚出生於一個貧民家庭,初中畢業後不久,他因交不起學費而離開學校,在父親經營的小貨鋪當學徒。但他酷愛數學,勤奮不怠,櫃檯旁,能看到他時常研讀的數學書籍,半夜裡,能見到他挑燈思考的身影;
2、19歲時,華羅庚到一個學校裡當會計.這樣,他就更忙了。每天晚上大約8點鐘回到家,還要幫助清理好小店的帳目,但他並沒有因此而中斷鑽研數學。熬夜,是常有的事;
3、當華羅庚成為震驚世界的數學大師之後,他仍然十分勤奮。二十多年來,他的足跡遍佈祖國的23個省、市、自治區,用數學方法解決了生產中的大量實際問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4、華羅庚教授曾說他的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1985年6月12日下午,華羅庚教授在東京大學的講壇上,向日本數學界做學術報告。當他講完最後一句話時,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蜚聲國際數學界的一顆明亮的星不幸隕落了。
名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1、歐陽修以荻畫地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
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2、呂蒙讀書
呂蒙是三國時吳國的大將,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卻不愛讀書。於是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是大將軍了,肩上擔子很重,一定要多讀讀書,長點見識。”呂蒙便開始讀書。慢慢地,他發現書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東西。
一次,他讀到孫臏用“減灶計”誘使龐涓輕敵,最後打敗龐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開。於是,呂蒙逐漸愛上了讀書。在軍務繁忙之餘,他便一頭鑽進書堆裡,如飢似渴地閱讀古代的兵法和史書。幾年下來,呂蒙的軍事才能大有長進。孫權大為高興,就讓呂蒙擔任了大都督,統領全國兵馬。
3、牛角掛書
唐代李密聽說包愷在緱山,前往拜訪。他騎著牛,在牛角上掛上一卷《漢書》,邊走邊讀。越國公楊素在路上見到他,拉著馬韁從後面跟上來,說:”什麼書讓你勤奮到這個地步?“李密說是《項羽傳》。楊素於是與李密談論,認為他是奇才《新唐書李密傳》。
華羅庚的數學故事
1、篇一:獨出心裁,我行我素
華羅庚上學期間,並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孩子,常常獨出心裁,我行我素。而且把作業亂改一通,但這些並不能掩蓋他的天資聰慧。華羅庚的數學天才大大超過了他的同學們。他上初中二年級時,教數學課的是法國留學生王維克。有一次王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今有物不知其幾,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過了好半天,竟沒有一個學生能回答。王老師用眼掃視全班時,大部分學生都低著頭,恐怕被老師喊起來回答。只有一個學生在桌上用筆緊張地算著。過了一會兒,這個學生果然舉手要求回答了。他大聲說:“是二十三。”王老師問:“大家說他回答的對不對?”教室裡又是一片沉寂,同學們只是驚奇地看著站起來的那個學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華羅庚。王老師說:“他答對了。”接著老師告訴大家,這是我國古代算學經典之作的《孫子算經》裡的一道名題。
在楚漢之爭中,漢王劉邦的大將韓信,還用這個方法點兵呢!西方數家尊稱它為“孫子定理”。王老師一再表揚華羅庚是個好學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從此,同學們對華羅庚刮目相看了。其實,這年才剛滿 14 歲的華羅庚,根本沒看過《孫子算經》。他完全是靠動腦筋,憑聰明才智計算出來的。王維克發現華羅庚是個數學天才後,不斷地鼓勵他、幫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領入“數學王國”。經過許多年的勤奮努力,他進了清華大學,又去了英國劍橋大學進修。華羅庚終於成了一名自學成材的大數學家,在國際上也很有影響。
2、篇二:乾燥的子彈有多少發
有一天,數學老師給全班同學出了這樣一道題:“有四個好朋友,他們相約到森林裡打獵,一路上,他們都興高采烈,談笑風生,可是偏偏天公不作美,半途中突然下起了雷陣雨,四人成了落湯雞。可等到雨一停,四人打獵的興致並沒有減少,於是他們檢查了彈藥槍支,發現一部分子彈已經無法使用,四人便把餘下可用的乾燥子彈平分了。打獵時,四人每人都發射了6發子彈,天黑了四人便帶著獵物回家,途中四人清點了子彈數,發現此時大家剩下的子彈數,恰好是平分子彈時一個人所得的子彈數,現請問乾燥的子彈有多少發?”
“老師,結果是32。”華羅庚馬上站起來回答說。這讓老師和全班同學都很吃驚,老師也忍不住問:“你看過這道題的解法麼?”可華羅庚搖了搖頭,說:“我覺得這個問題並不難,只要簡單思考一下就能得出答案。”驚訝的老師請華羅庚給大家解釋一下他的思路。華羅庚是這樣分析的:“由於每人都發射了6發子彈,所以四人共發射了6×4=24發子彈,根據題意知‘剩下的子彈是平分子彈時一個人所得的子彈’,也就是說,把全部乾燥的子彈看成四份的話,剩下的子彈就是一份,那麼用完的這24發子彈就是平均分後的三份,由此可求出一份子彈數為24÷3=8發,全部乾燥的子彈就是8×4=32發。”在一片掌聲中,老師向華羅庚豎起了大拇指。
刻苦學習的勵志故事
1、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裡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 ...
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1、華羅庚上小學時,一個老師對新上任的老師介紹學校的情況時,說這個學校的學生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多數是笨蛋……這話深深刺痛了華羅庚的心,他決心要以優異的成績回敬那位老師。
2、一天,數學老師出了一道有趣的難題給大家:今有一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為幾何?全班同學面面相覷答 ...
寫刻苦讀書的成語故事
1、負薪掛角。漢朝時期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揹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2、程門立雪。這個成語講的是宋朝的楊時苦心求學 ...
華羅庚的故事
華羅庚家境貧寒,初中未畢業便輟學在家,輟學之後對數學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也懂得用功讀書,他從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及一本從老師那兒摘抄來的《微積分》開始,勤奮自學,踏上了通往數學大師的路。 華羅庚輟學期間,幫父親打理小店鋪。為了抽出時間學習,他經常早起埋頭在家裡讀書。 白天華羅庚就幫助他的父親在小 ...
名人學習或工作時全神貫注的故事
示例如下:
華羅庚琢磨起數學題來不免顯得呆頭呆腦。櫃檯上,他做數學題,顧客來問筆的價錢,他卻誤報了演算出的巨大數字;油燈下,他做數學題,鼻涕流下來,他卻渾然不知;寒冬裡,他做數學題,手凍得發僵還繼續演算;酷暑中,他做數學題,寫得汗流浹背都全然不顧。鍾繇一生有三十餘年時間練習書法,不分白天黑夜,不論場合 ...
關於工作的哲理故事
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一隻老虎,A就趕緊從背後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B著急的罵道:“你幹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二十一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特別是入關在即,電信,銀行,保險,甚至是公務員這些我們以為非常穩定和有保障的企業,也會面臨許多的變數,當更多的老虎 ...
關於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
1、頭懸樑:漢代孫敬讀書非常勤奮,看倦了想打盹時就拿一根繩子系在頭頂上,繩子另一端掛在屋樑上,這樣就無法打瞌睡,讓自己始終保持清醒;
2、錐刺股:蘇秦讀書非常勤奮,如果昏昏欲睡,就自己拿一把錐子來刺擊大腿,血一直流到腳踝。尖銳的疼痛又提醒他繼續用力;
3、焚膏繼晷:韓愈讀書學習時,經常是口中不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