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又稱鬼節、諸聖節,它可能是西方歷史最悠久的一個節日。萬聖節,本是天主教等基督宗教的宗教節日,時間是11月1日。天主教把諸聖節定為彌撒日,每到這一天,除非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否則所有信徒都要到教堂參加彌撒,緬懷已逝並升入天國的所有聖人,特別是那些天主教歷史上的著名聖人。緊隨諸聖節之後的是11月2日的諸靈節,這一天緬懷的則是已逝但還未升入天國的靈魂,信徒們會祈禱他們早日升天。
萬聖節又稱鬼節、諸聖節,它可能是西方歷史最悠久的一個節日。萬聖節,本是天主教等基督宗教的宗教節日,時間是11月1日。天主教把諸聖節定為彌撒日,每到這一天,除非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否則所有信徒都要到教堂參加彌撒,緬懷已逝並升入天國的所有聖人,特別是那些天主教歷史上的著名聖人。緊隨諸聖節之後的是11月2日的諸靈節,這一天緬懷的則是已逝但還未升入天國的靈魂,信徒們會祈禱他們早日升天。
導語: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時間是每年公曆的11月1日,慶祝活動從10月31日晚開始,那麼2021中國萬聖節是幾月幾日?中國萬聖夜是鬼節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2021中國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萬聖節是11月1日,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
萬聖節(AllHallow'sDay)是西方的鬼節,時間是每年公曆的11月1日,慶祝活動從10月31日晚開始,稱為萬聖節前夜(Halloween)。目前只要流行在說習慣英語的一些國家。在前夜,人們會按照風俗帶上面具、穿上奇異的衣服打扮成鬼怪的模樣,家家戶戶都會用南瓜雕空做成燈。孩子們會打扮好後提著南瓜燈挨家挨戶討要糖果。人們在這天並不拜祭祖先或鬼神,據說打扮成鬼怪模樣和做南瓜燈是為了嚇跑出來作惡的鬼怪。關於這一日得起源,存在四種不同的說法,但都與鬼有關。流傳至今,已經幾乎沒有了任何宗教或迷信色彩成分,人們的打扮已經不止是鬼怪,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發揮,很多地區每年都會組織舉行大型化妝遊行活動,熱鬧非凡。
中國萬聖夜是鬼節嗎
在每年的11月0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10月31日是萬聖夜。通常叫做萬聖節前夜。不過這一天的氣氛卻遠不像它的名稱那樣讓人聽上去就“毛骨悚然”。每當萬聖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走家竄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萬聖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徵也正是這兩樣——奇異的“傑克燈”和“表演魔術或者給糖果”的惡作劇。
“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也極為簡單。將南瓜掏空,然後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物了。然而萬聖節的重頭戲還是在餐桌上,你既要準備好美食來招待那些前來搗亂的“鬼”,更要在這個特別的節日為你的餐桌裝扮一番。
這天夜裡,各種妖魔、海盜、外星來客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未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術以驅趕據說在四周遊蕩的妖魔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
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儘管後來基督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現在,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麵具參加萬聖節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孩子們還常常試圖咬住懸掛著的蘋果。
中國的鬼節與西方鬼節的區別
要說中國的過節就必須得有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對“鬼”的認識。如今隨著時代發展人們開始把魑魅魍魎統稱為鬼。但是按照傳統來看,鬼的含義是人在死時有怨念或者有未完的心願,死後靈魂依然不能去陰曹而遊蕩在人間的魂靈。
每逢鬼節就會有諸多禁忌,祭奠死去的親人是很嚴肅莊重的一件事情,如果係數中國鬼節的禁忌比如十字路口不能按喇叭,見著井蓋要繞開,走路不能回頭等等,恐怕通篇去講也說不完,但是關於對鬼節的禁忌想要了解更多,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找一位做殯葬服務的老人去問問。
萬聖節的傳說
傳說,萬聖節的習俗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ALLSOULSDAY”(萬靈之日)。相傳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家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會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討糖吃的遊戲。
另外,萬聖節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傑克的人,他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傑克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傑克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傑克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傑克死後,因他不相信神,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獄,於是只好將一個蘿蔔挖空,在裡邊放一根小蠟燭(或說一塊燃燒的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而據說後來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蔔更勝一籌,於是蘿蔔燈逐漸演變成今天的南瓜燈。
萬聖節在流入我國之後,就變成了一個有趣的節日,很多人會互相贈送糖果。萬聖節恐怖的氣息已經淡化了很多,更多的是一種換了的氛圍,人們享受這個節日帶來的快樂。
美國人怎麼過萬聖節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傳統的“鬼節”——萬聖節。10月30日是萬聖節前夕,通常叫做萬聖節前夜。每當萬聖節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帶著一個南瓜藍或是提著一盞HAPPYHOLLOWEEN的南瓜燈走家竄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糖果。萬聖節流傳到今天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目,也是年輕人化裝舞會的節日。上面那張房子上爬著大蜘蛛的照片拍攝於馬里蘭州的KENTLAND小鎮。一般有的人家門前會放些大南瓜或稻草人,或是鬼魅的玩意點綴自家的院子或門前。也有的弄得太駭怕人的骷髏擺在門前,太小的孩子不敢進門了。
我們那天下午先是在MONTGOMERYMALL感受節日的氣氛,繼而去了SHADEGROVE附近有此傳統活動的小鎮,參與了孩子們互動的節目,回來後也在自家門前開啟了門燈,晚上,也接待了不少鄰家盛裝前來的孩子。
居住在黔西南安龍縣的布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叫“趕毛杉樹”。在納拿和者棉之間,有一塊十畝見方的小土丘,當地稱它為“毛杉樹”。每年從農曆三月初三以後的第一個“蛇場天”開始,聚集了盤江兩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趕三天歌會。第一天“蛇場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飯來祝賀節日。第二天是“馬場天”,天一亮人們就趕到毛杉樹進行各種傳統的文娛活動,傍晚男女青年對歌.透過對歌尋找理想的侶伴。第三天是“羊場天”,遠方的客人要上路,客人向主人道別,互相祝願。
關於“毛杉樹節”有一傳說故事,南盤江邊有一布依族村寨,寨子裡有一叫杉郎的後生,鄰寨有一姑娘叫村妹,兩人在勞動中相識,在勞動中相愛。正當他們要成親之際,山上的魔狼搶走了樹妹。杉郎大戰魔狼,終於救出了樹妹。但是魔狼變成了許許多多的“螞蚱”(蝗蟲)來糟踏莊稼。樹妹為保護莊稼,一連唱了二十七天的歌,害蟲隨著歌聲消失了。但村妹累病了,在三月初三“蛇場天”離開人間。第三天杉郎也因悲傷去世了。不久在杉郎和樹妹的墳上長出了杉樹。當地的人們稱這些樹為“毛杉樹”。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布依族人民便舉行歌會紀念他們。
11月14日是什麼情人節 11月14日橙色情人節也叫什麼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