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蒐集體現漢字特點的對聯

蒐集體現漢字特點的對聯

  1,蒲葉桃葉葡萄葉,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2,霜降降霜,誰憐孀婦雙腳冷。

  穀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3,寶塔六七層,中容大鶴。

  通書十二頁,裡記春秋。

  4,月圓月缺,月缺月圓,年年歲歲,暮暮朝朝,黑夜盡頭方見日。

  花開花落,花落花開,夏夏秋秋,暑暑涼涼,嚴冬過後始逢春。

  5,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6,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體現漢字特點的對聯有哪些

  1、一擔重泥攔子路;兩行夫子笑顏回。(一旦,仲尼)。

  2、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憐子,離兒)。

  3、二舟並行,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難比蕭和。(魯肅,樊噲,狄青,蕭何)。

  4、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須梅。(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須媒)。

  5、船尾拔釘,孔子生之舟未;雲間閃電,光舞起於漢中。(週末,光武帝劉秀)。

體現漢字特點的古詩句有哪些

  1、“同字不同意,同意不同字;字同意不同,意同字不同。”正是漢字的特點。

  2、諧音詩: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這裡“晴”和“情”諧音,有一語雙關的作用)

  3、同旁詩:浙海江深波浪流,慇懃思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達道逍遙遠近逰。(利用漢字的偏旁特徵作詩,每個詩句中每一個字都是同一偏旁)

  4、疊詞詩: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疊詞增強了表現程度,富有漢字的音律美)

  5、拆字詩:日月明朝昏,山風嵐自起,石皮破仍堅,古木枯不死。可人何當來,意若重千里,永言詠黃鶴,志士心未已。(根據漢字的結構特點,將字分成幾個字,組成詞語,暗寓此字)

  6、連環詩:落雪飛芳樹,幽紅雨淡霞。薄月迷香霧,流風舞豔花。(從任意一個字開始,按照規律可以讀出許多首詩,同一個字在不同部位有不同意象)


體現漢字特點的古詩有哪些

  1、《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欄 ...

體現漢字特點的故事

  因為漢字而被打了板子一文書寫字常把筆畫寫錯。一次造名冊,將“陳”字的“阝”寫在了右邊,被長官打了二十大板。書生從此記住“阝”是應該寫在左邊的,結果不幸又寫錯了“鄭”字,又捱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聶之人託他寫張狀子,文書大驚失色:“我寫了兩個‘耳’字,捱了四十大板,你又弄來三個‘耳’,要我命啊?!” ...

體現漢字特點的歇後語有哪些

  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歇後語有以下例子。   1、鹹菜煎豆腐——有言(鹽)在先;   2、八百個銅錢穿一串——不成調(吊);   3、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   4、小和尚頭上拍蒼蠅——正大(打)光明;   5、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6、嘴上抹石灰——白說(刷);   7、梁山泊軍師—— ...

體現漢字特點的小故事

  體現漢字特點的小故事: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表”。皇上拆開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皇上無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瑭指著“戰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 ...

體現漢字特點的古詩

  1.漢字特點古詩有無題等   2.具體詩句如下:   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   (一)春蠶到死絲(思) 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二)因荷(何)而得藕(偶) ,有杏(幸)不須梅(媒)。   (三)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東坡詩(屍)。   (四)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罄)有餘(魚)。   ( ...

體現漢字特點的古詩有哪些

  1、《西洲曲》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欄杆 ...

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

  1、《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西洲在何處?西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來,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自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