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蒙古族傳統祭祀習俗:祭敖包

蒙古族傳統祭祀習俗:祭敖包

  每個民族都有著屬於自己民族的重大節日,而在蒙古族祭敖包便是他們的重大節日。蒙古族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而祭敖包就是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開始祭祀。祭敖包承載了許多蒙古族人民的傳統文化及生活習慣。

  下面的內蒙古文化為您帶來更多關於祭敖包的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關於祭敖包的由來,已無據可考。在民間卻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那是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們,過著遊牧 祭敖包狩獵的生活。人們喪葬一直是天葬,屍體放在全是木製的“勒勒車”上漫無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駛,什麼時候屍體掉下來,就在什麼地方自然露天安葬。牧人們因為思念親人,每年都想到安葬親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裡去找安葬地點呢?於是,隨著對自然和動物的進一步瞭解。

  他們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安葬親人時,隨車帶著一峰駝羔,在安葬的地點將駝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將駝羔的母親或已二歲的駝羔帶上,沿著大致的方向和路線去尋找。如果發現母駝或駝羔在某一處不肯前行或悲鳴,那就是安葬親人的地點。這時,牧人要壘幾塊石頭或拜幾把土,來祭禮親人,求得親人的祝福。如此沿襲,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時,祭敖包的形式內容也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演變,形成了今天的“祭敖包會” 。

  蒙古民族祭敖包的習俗淵源已久,其所祭祀的內容十分豐富。蒙古民族的薩滿教崇拜藍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 祭敖包確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靈,就是“長生天”,蒙古人賦予它以極大的神力。 《元史》卷72有關於祭天習俗的記載:“元興朔漠,代有拜天之禮。衣冠尚質,祭器尚純,帝后親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遠,報本反始,出於自然,而非強為之也。”在古代蒙古人的觀念裡,天和地是渾然一體的,認為天賦予人以生命,地賦予人以形體,因此,他們尊稱天為“慈悲仁愛的父親”,尊稱大地為“樂善的母親”。

  他們還崇拜山嶽,崇拜河流,認為這一切都是由神靈掌管著。蒙古人因為把一切萬物都看作神靈來崇拜,從而也崇拜山川及土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握這部分的神靈,這種聖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個別的兩類。這個別的聖地就是所說的敖包。所以祭敖包不是單一的祭天或祭地。祭敖包是祭各種神靈,是個綜合概念。 這種聖地是各氏族在自己的領地上所建,它起源於氏族社會。具有祭祀祖先留下的這片天地這方山水的意義,因而是祖籍的一種表徵。蒙古語中姓氏一詞,就是由敖包一詞演繹來的。

  內蒙烏審旗的哈德亨、艾古爾斤、赫賴德、察哈爾等以氏族為單位供奉的敖包,就是烏審旗的十三個氏族的名義供奉的,因此敖包是氏族的標誌,是旗徽的變形。 關於敖包的起源還有一種說法,古時候,茫茫草原,遼闊無邊,天地相連,方向不好辨別,道路難以確認,邊界容易模糊,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壘石成堆,當作標誌。敖包原是指在遊牧交界之處及道路上用石塊或泥土堆積起來以作標記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會典》所記:蒙古“遊牧交界之所,無山無河為志者,壘石為志,謂之敖包”。

  後來逐漸被視為神靈的居所,被作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於是,原來的界標、路標就變成了祭祀山 祭敖包神、路神、村落保護神等神靈的場所,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選址建造。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的神靈,爾後又包括祖先的神靈。總之敖包成為神靈所棲之場所。敖包成為某一氏族,某一蘇木、某一區域的保護神。方觀承《從軍雜記》雲:“峰嶺高處,積亂石成冢,名鄂博,謂神所棲……”紀昀《烏魯木齊雜記》雲:“鄂博者,累碎石為蕞以祀神……”所以它是人們頂禮膜拜的聖地。

南通祭祀習俗:傳統與地方的結合

  南通是個比較特殊的地方,追溯歷史我們發現這裡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員,因而形成了當地獨特的人文氣息。南通人的祭祀文化便多少有些與周圍的城市有所不同。不過也有與傳統地方的結合,具體是什麼,就一起往下看看吧。

  南通成陸較遲,南通的先民多為“流人”和外來的移民,故而南通的民俗風情,與周邊地區既有相似之處,更有不少獨特的地方。傳統節日從春節開始,接連不斷,差不多每月每季都有,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除夕:從清早起,各家各戶就著手準備豐盛的年夜飯。當家人貼門神、春聯、招財和喜箋;牆壁上糊花紙、貼年畫;堂屋內張掛祖宗“神子”,換上灑金團花大紅新對聯,神櫃上供上糕饅供果品。

  中午祭祖,俗謂“燒經”。簡單供上魚、肉、蛋、油煎豆腐四樣菜,另加一大滿碗米飯,另備酒水和筷子,以寄託對親人的緬懷感恩之情。

  傍晚,農村有以盛滿石灰的蒲包在地面打囤子的風俗,祈祝來年人畜平安、五穀豐登。同族長者在日落之前,去附近土地廟祭祀,香燭紙馬,恭敬如禮。

  晚上,全家團聚,俗稱吃“團圓飯”或“年夜飯”。如有親人外出未歸,要留下一個座位或備上一份酒杯碗筷,表示此人與全家一起歡度佳節。吃過團圓飯,全家人圍坐談天,孩子們最高興的莫過於拿到長輩們用紙包著的一份壓歲錢。

  子夜前後,舉行“接送天地”儀式。明燭高香,恭迎諸神下界,考察善惡。此時,主婦已將次日的米粉小圓子搓好,帶領孩子睡覺,只留下戶主和家中成年男子喝酒“守歲”。子夜時分,燃放鞭炮,頂禮膜拜,送諸神迴天。鞭炮聲中,迎來新春新歲,迎來希望和憧憬。

  南通元宵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亦稱上元節,俗稱正月半。南通舊時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並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

  期間,城隍廟中看燈的人絡繹不絕。明末清初,城中包壯行家做出的彩燈聞名遠近,稱為“包燈”。這天,鄉下尚有出嫁女請娘之俗。傍晚,農家有煨百蟲、放燒火、爆白花之舉。

  南通女兒節每年的二月二是南通的女兒節。每逢這一天,凡有出嫁的女兒,都會回孃家,與自己的父母敘天倫之樂。歌謠說:“二月二,家家人家帶女兒,挑蒿兒,做餅兒;不接女兒,窮鬼兒;女婿不來,肉龜兒;女兒不來,爛腿兒。”

  二月初二也是土地公公誕辰,人們忘不了大地的孕育之情,例有祀神之舉:“五土五穀之神”,實在是社日祀之以祈農,乃企盼豐收。南通的啟東、海門、通海地區二月二要吃撐腰糕。謂之吃了撐腰糕下地腰不疼。

  南通清明節南通在清明時節祀祖先、祭掃墳墓以清明前後十天為期。舊時有墳塋的人家要把雜草除去,培上新土,做新墳塋帽子(圓柱形的土塊),在其下面壓上“上墳旗”說明先人之墳已經祭掃過了,並表達對祖先的懷念之情。海門人則用黃紙剪貼“太平”二字於墳頭,祈求先人保佑之意。

淺談小欖菊花傳統飲食習俗:菊花入饌 清雅芳香

  花魚球、菊花水欖、菊花八寶糯米飯等(荼薇蛋卷、釀荼薇酒也是菊花飲食習俗的一大種類)。當地百姓每天早餐吃及第粥時,也喜歡加入洗乾淨的菊花瓣。小欖的酒樓紛紛以菊花入饌製作菊花宴,接待從海內外前來小欖賞菊的遊客,令人對小欖菊花有 齒頰留香 的美好印象。早在清代,就有文人墨客寫下了對菊花飲食的讚美詩篇。其中,清代嘉慶二十二年丁丑邑武學生何煥章在一首題為《挹翠樓宴菊》詩中寫道: 笛聲何處起,問跡到松林。銀燭千重焰,黃花一洞金。樓高塵不到,韻雅俗難侵。偷得忘憂樂,醉醒聊學吟。 還有,清同治年間,小欖菊花會舉行期間,小欖當地還專門為菊酒、菊糕作過專題徵詩,清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批有關詠誦小欖菊燈、菊酒的詩篇。同時,在每年秋天金菊盛開的季節,都會舉行菊花美食評比活動,推動菊花飲食文化的傳承。

  菊花飲食 馳名中外

  小欖百姓食菊花,首先是將可食用的菊花一朵朵摘下來,剪掉帶有苦澀味道的菊花托,然後,將菊花瓣倒入清水中洗乾淨撈起,濾幹水份後,可以拌上沙糖直接食用,清香爽口,回味無窮;也有將菊花瓣直接倒入米酒中浸泡成為菊花酒,也有將菊花撒在做好的三蛇羹、魚頭羹或是拌在鯪魚球、水欖、八寶飯等上面,成為清香撲鼻的菊花美食;同時,也有將菊花做成菊花糠。每年秋季,小欖百姓就採集新鮮的黃地菊,去掉花托,取花瓣風乾。製作時,將白砂糖加入少量水,放在鍋裡熬至成糊狀,稍涼,加入預先備好的菊花瓣,攪拌,待溫度慢慢冷卻,菊花與糖漿開始凝固時,以飯鏟壓碎,成為花瓣碎,小欖人稱之為 菊花糠 。菊花糠廣泛應用於各種菊花小食的製作中。

  在小欖的飲食習俗中,以菊花魚球最有代表性。其中,公記、中記、羅富記三家所做的菊花魚球聞名省港澳。隨著小欖百姓後來到海外謀生,小欖菊花飲食習俗也隨之傳到海外,其中,羅富記的後人將製作菊花魚球的手藝帶到香港,小欖菊花魚球成為了當地極有影響力的風味食品之一。

  小欖菊花飲食習俗在海內外甚具影響力。197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週年,小欖舉行盛大菊花會邀請海內外鄉親回鄉賞菊和品嚐菊花美食,吸引了霍英東、馬萬祺等港澳知名人士帶領大批港澳鄉親到小欖賞菊和品嚐菊花美食,菊花會與菊花美食成為了我市改革開放後與海外鄉親聯絡的一條重要紐帶。


傳統婚禮習俗新娘隨身帶紅手帕點乾草

  中國紅 婚禮   紅色是中國的傳統色、吉祥色、喜慶色。紅色是一種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光線,有著生命的、火的色彩和光輝,所以,古人認為紅色可以驅除一切邪氣。婚禮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不允許一絲一毫的邪祟作怪,所以紅色成了傳統婚禮的主色調。紅燈籠、紅喜字、紅對聯、紅窗花,從大場面到小細節,整個婚禮都是紅色的。 ...

老北京中秋習俗月拜月自制月餅

  “八月十五中秋節,水果月餅擺滿碟。”這句名諺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慶的過節情景。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古人把月圓視為團圓的象徵,所以又稱“團圓節”。每年“七月十五”剛過,來自京郊、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水果開始陸續上市,市肆的果攤櫛比擺設,鋪在水果下的青蒿和上面的鮮果散發出陣陣清香。八月初一,油 ...

滿族祭祀習俗祭祀飲食之物盡焚之

  在中國傳統祭祀文化裡當然也包括了滿族的祭祀習俗。一般我們供奉神明完的食物是可以拿回去享用的,但是有些則不能,就比如這裡介紹的滿族祭祀習俗。飲食之物盡焚可能在有些人眼裡是很禁忌的。但是在滿族人眼裡,就是一種祭祀習俗了。   滿族的祭祀活動,神秘莊重,從程式到內容都十分講究。整個祭祀過程分為:祭祖、祭神、祭神 ...

柯爾克孜族傳統民間習俗熬鷹

  在柯爾克孜族歷史上,鷹與人類有著緊密的聯絡。鷹在錫伯族中不是人們的寵物,更像是一位好朋友。而熬鷹是消除鷹野性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在柯爾克孜族中有著很長的歷史。經過長時間的傳承形成了現在的民間習俗。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柯爾克孜族文化吧!   柯爾克孜族人與鷹,有著親密的關係。千百年來,他們居住 ...

傣族傳統民族習俗潑水節

  水利萬物而不爭,在傣族文化中,水被賦予了清淨,聖潔的神奇色彩。傣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是人們最重視的節日,人們相互潑水,代表著相互祝福的意思,也是青年男女相互示愛,傳播愛情的日子。這種文化習俗已經流傳上百年。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傣族傳統民族習俗:潑水節吧。   傣族潑水節的傳說:潑水節是傣族最盛大的 ...

蒙古族的重要祭祀文化敖包

  蒙古族有一種特殊的習俗,就是在無邊無際的草原上累積起巨大的石堆,也有一些使用土堆起來,一般都呈圓形,叫做敖包。   那麼,蒙古族文化中的敖包是什麼意思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敖包”有用石塊壘起的,也有用土堆起來的,多築于山頂丘陵之上,一般呈圓形,頂端插有柳條等,形似烽火臺。最初都以部落為單位築“敖 ...

老北京人過年習俗回孃家與財神

  回孃家啦   今兒是正月初二,按老北京人過年的習俗,正月初二是祭財神的日子。年禧歌謠中還有“正月初二,回孃家”一說。為什麼有的地方請的財神是比干丞相?有的地方是趙公明元帥?還有的地方是關聖帝君?大年初二當天早晨的家宴為什麼要吃餛飩?正月初二回孃家時,有哪些老例兒?   關於正月初二祭財神的情形,《中華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