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的古民俗婚禮
蒙族的古民俗婚禮
1、蒙族的古民俗婚禮:
婚戀習俗: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開始談婚論嫁。小夥子的父母委託信賴的說親人,擇個好日子帶上兒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說親。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夥子就收下獻上的哈達和一盤餅食,這事就此定了下來。冬天是舉辦婚禮的好日子,經雙方選定日子後,新郎家於傍晚時分到姑娘家接親,至此婚禮已經開始,民族風格濃厚、趣味橫生的各種婚禮節目連續上演,一直到東方發白;接新的隊伍才跨上駿馬,同送親的隊伍一道往新郎家進發。在離新郎家不遠時送親的隊伍停下,迎親的隊伍到家後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親人前來第二次迎接。在婆婆為兒媳婦掀開蓋頭後,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親戚們行磕頭禮並敬酒。眾人也會興奮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歡樂在草原上盪漾。
求親:青年男女在定親之前,男方要向女方求親。新中國成立前,通常是由男方的父母或委託媒人到女家求親,如果女家同意,就可以定親。按蒙古族的傳統婚俗,男方須多次向女家求親,才能得到女家的許諾。《蒙古秘史》卷中記載:也速該把阿禿兒帶領其子鐵木真(即成吉思汗)到德·薛禪家求親。德·薛禪說:“多求幾遍,才許給啊,會被人尊敬;少求幾遍,就許給啊,要被人輕看。”後來形成了一句蒙古諺語:“多求則貴,少求則賤。”求親達成協議後,由男方帶上哈達、奶酒和羊五叉或全羊到女家“下定”。女家請親友陪客人飲酒,表示正式定親。
聘禮:青年男女定親後由男方家送給女方家的禮品,又叫彩禮。聘禮的多少由男方家的經濟情況而定。農區多以金銀首飾、櫃子、衣物為聘禮;牧區常以牛、馬、羊等牲畜為聘禮。牧民視“九”為吉祥數,聘禮以“九”為起點,從“一九”到“九九”,最多不得超過八十一頭,取“九九”為長壽的意思。如貧困牧戶不具備九數牲畜的聘禮,也可以擇小於九的奇數,以三、五、七頭牲畜為聘禮,但絕不能擇偶數。
嫁妝:女家陪送女兒的出嫁禮物。蒙古族非常講究陪送嫁妝。男方送多少聘禮,女方就要陪送相應數量的嫁妝。通常是女方陪嫁的東西,比男方送給女家的東西多。因此,蒙古族有一句俗語:“娶得起媳婦,聘不起姑娘。”
擇吉日:蒙古族的婚俗之一。又稱擇喜日。解放前,男女兩家定親後,首先要請喇嘛占卜,選擇吉日,確定結婚日期。吉日擇定以後,由男家派媒人和親友帶上哈達、美酒、糖果等禮品,前往女家,同其父母商談結婚事宜。談妥後,男女兩家開始準備婚事。一般是打掃喜房,或新搭蒙古包,宰牛殺羊,準備聘禮、嫁妝及其他結婚用品,通知雙方親朋好友,光臨賀喜。
求名問庚:蒙古族娶親的程式之一。求問新娘的姓名,又稱討封。是一場有趣的戲耍活動。娶親者在女家投宿的晚上,要在新娘的閨房裡擺設羊五叉或全羊宴,也叫求名宴。新郎和娶親者,新娘及其兄嫂、姐妹們,皆為同輩,參加此宴。宴席上,大家戲耍新郎,逼他下跪或半跪,求問新娘的乳名或奶名。新娘羞怯不言,或故意不答。新娘的嫂子和姐妹們也不作答,有意拖延時間。這時,由男方的祝頌人與女方的嫂子相互答辯,並唱對歌,直到女方說出真實乳名,求名宴才告結束。求名問庚,實際上是一場智力競賽,以此表達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聰明智慧。
娶親:過去,蒙古族的娶親非常隆重,並保留著男到女家投宿娶親的傳統婚俗。娶親一般是在結婚喜日的前一天。新郎在歡樂的氣氛中,穿上豔麗的蒙古長袍,腰扎綵帶,頭戴圓頂紅纓帽,腳蹬高筒皮靴,佩帶弓箭。伴郎也穿上節日盛裝。一同騎上馬,攜帶彩車和禮品,前往女家娶親。娶親者至女家,先繞蒙古包一週,並向女家敬獻“碰門羊”1只和其他禮物。然後,新郎和伴郎手捧哈達、美酒,向新娘的父母、長親逐一敬酒,行跪拜禮。禮畢,娶親者入席就餐。晚上,又擺設羊五叉宴席。並舉行求名問庚的傳統儀式。次日清晨,娶親者起程時,新娘由叔父或姑夫抱上彩車。新郎要騎馬繞新娘乘坐的彩車三圈。然後,娶親者和送親者一同起程離去。
刁帽子:也稱搶帽子。過去,蒙古族在娶親途中,娶親者和送親者縱馬賓士,互相追逐,都想爭先到家,成為優勝者。為此雙方在途中要進行刁帽子競賽。通常是送親者想方設法把娶親者的帽子搶過來,挑在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馬去揀,以影響其行速。娶親者彼此掩護,而不讓送親者搶去帽子。一路上,你追我趕,互相嬉戲,具有濃郁的草原生活氣息。
婚禮:蒙古族很注重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一般牧區的婚俗是:當娶親回到男家後,新郎新娘不下車馬,先繞蒙古包三圈。然後,新郎、新娘雙雙穿過兩堆旺火,接受火神的洗塵。表示愛情的純潔,新生活的興旺。新郎新娘進入蒙古包後,首先拜佛祭灶,然後拜見父母和親友。禮畢,由梳頭額吉給新娘梳頭。梳洗換裝後,等待婚宴的開始。婚宴通常擺設羊背子或全羊席,各種奶食品、糖果應有盡有。婚宴上,新郎提銀壺,新娘捧銀碗,向長輩、親友,逐一獻哈達、敬喜酒。小夥子們高舉銀盃,開懷暢飲;姑娘們伴隨著馬頭琴,放聲歌唱。婚宴往往要延續兩三天,親友才陸續離去。而女方送親者還要留人陪新娘住一至三日。有時,新娘的母親也送親,要住十多日。分別時,母女擁抱,痛哭,表示戀戀不捨。
拜火:蒙古族婚禮中的一個重要儀式。各地蒙古族儘管拜火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婚禮上都是不可缺少的內容。新娘娶到新郎家後,首先要舉行拜火儀式,新郎新娘從兩堆旺火之間雙雙穿過,接受火的洗禮,使他們的愛情更加純潔,堅貞不渝,生活美滿幸福,白頭偕老。杜爾伯特蒙古族的拜火儀式別具一格。當新娘進入婆家後,院子裡壘著一堆旺火,新郎和新娘要一齊往火裡祭灑奶酒,並跪拜叩頭。旁側站著司儀誦唸《火的讚詞》:聖主成吉思汗發現的火石,訶額侖母夫人儲存下來的火種,用潔白的哈達、奶酒祭祀,民族之火從古到今。請新郎新娘祈禱吧!神火是你們婚配的見證!請新郎新娘叩頭吧!佛光為你們傳宗接代。
2、內蒙族婚俗特點:
多求則貴,少求則賤
蒙古族的婚俗是從求親開始的,男方須多次向女家求親,才能得到女家的許諾,有一句蒙古族婚俗諺語說:“多求則貴,少求則賤。”求親達成協議後,由男方帶上哈達、奶酒和全羊到女家“下聘”,女家請親友陪客人飲酒,表示正式定親。
蒙古訂婚送禮多
如果蒙古小夥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訂婚前,要託媒人帶著象徵和諧、甜蜜、旺盛的白糖、茶葉、膠等物品,用一塊白手巾包著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則可以進行。隨後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帶著哈達、奶酒、糖塊之類禮品求婚,一般要進行數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訂婚禮後,男方還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將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這件婚事便確定下來。當接近婚期,男方要給女方送一次禮,一般是煮整羊一隻,還有酒、茶、哈達。女方對送禮者熱情招待,雙方祝酒,口頌吉祥語句,對歌慶賀。
新郎受掰羊脖考驗
鄂爾多斯蒙古族新郎以及迎親隊伍到達新娘家後,總會被女方家當作上賓熱情招待,大家在一起又吃又喝又唱又跳,好不熱鬧,這時,男方祝頌人會悄悄地離開宴席領著新郎來到新娘的房間裡。待他倆在客位上坐下以後,陪娘們就會端上來一個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並請新郎把羊脖子從中間掰斷,以試新郎的力氣大小。為了戲弄新郎,陪娘們早就將一根紅柳棍或一根鐵棍子巧妙地插進羊脖骨髓道里。新郎如果事先有人指點,他就會識破其中奧妙,取出柳棍或鐵棍,很容易地將羊脖子掰斷。有的新郎則不識其中秘密,因而費盡力氣,弄得滿頭大汗,像狗咬烏龜一樣,又著急,又羞愧。而陪娘們則趁機用十分辛辣刻薄,但不懷惡意的語言挖苦,取笑新郎。
娶親路上巧爭先
娶親路上,依照習俗,彼此都想搶先到家,男女雙方互相追逐戲逗。有時,女方的送親人搶去新郎的帽子,挑在馬鞭上,或扔在地上,新郎沒法,只好下馬揀帽,這樣就耽誤了時間。有時,聰明的男方也有辦法,在離新郎家不遠的地方設一桌酒席,款待送親人,女方盛情難卻,只好下馬喝酒,男方趁機搶先到家。一路上這樣縱馬奔騰,你追我趕,氣氛熱烈。
不拜天地拜爐火
娶親的日子,由男方殺雞占卜選定。當天,由女方父母與介紹人一起把姑娘送到新郎家。新郎家準備酒、肉招待。新娘到後與新郎一起握刀殺一隻雞,看雞肝紋路所示吉凶如何,如不吉利則由新娘新郎各自再殺一隻,待殺到雞肝出現吉象紋路為止。接著,新娘新郎舉行喝酒儀式,每人面前放一碗酒,碗邊抹上酥油,自己先喝一口,再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喝完交杯酒,還共同招待介紹人和所有客人。然後雙方客人以及來賀喜的親戚朋友一起不斷地飲酒、唱歌和跳舞,直至通宵達旦。
幾百年蚌殼舞無人學 古村落空心化致民俗斷流
在陂下村“喊船”民俗表演中,村民們手中舉著的錫器是宋代的文物。
渼陂村最後一個會跳蚌殼舞的村民已經老了。如今,年過花甲的梁麒瑞整日擔憂:因為找不到傳人,流傳了幾百年的蚌殼舞可能時日無多。
吉安市青原區的渼陂村建於南宋初年,是點綴於贛中山區的數十座古村落之一。“渼”意為“波光粼粼”,“陂”意為“大壩”。1000多年前建村時,村民們引來西向山間而來的溪水,串聯成村中28口水塘,環繞村莊。明朝中葉以後,又憑藉著富水的便利,村人坐賈行商,販運批發,一時興盛無雙。
如今,被稱為“廬陵文化第一村”的渼陂村,卻被奇異地分成了兩半——“山上的”是新村,蓋滿了外牆上貼著青色瓷磚的新房,是屬於村裡年輕人的新世界;“山下的”是古村,收20元到40元不等的門票,村裡處處是結滿蜘蛛網的、搖搖欲墜的明清老屋,供遊人們參觀。
住在“山下的”,有家境貧困蓋不起新房的,也有梁麒瑞這樣的老人——他們憑藉著自己日漸衰微的記憶,抗爭著滾滾而來的新時代,試圖保護古村裡另一種更鮮活、更生動的歷史標本——古民俗。
等待傳人的蚌舞者
蚌殼舞講述的是一個老漁翁智鬥蚌精的故事。嗩吶聲起時,老漁翁隨音樂作觀蚌、理網、撒網、涉水、摸撈等動作擒捉蚌殼,“河蚌精”以雙臂控制背上的貝殼作翕張動作,時而夾住漁翁的頭,時而擊打漁翁的手足,直至被擒獲。在水系富饒的贛中一帶誕生的這支舞蹈,反映了漁民忙裡偷閒的生活情趣。
來渼陂村參觀的民俗專家季曉燕這樣評價這支舞蹈:“音樂、舞步和眼神令人難忘,濃縮了先民對古村落的情感。”
而如今,村民們越來越難以理解這樣的情感。他們早已不靠水吃飯,年富力壯的都去了外省打工,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婦女和孩子,靠種地維持生計。
梁麒瑞自小醉心於蚌殼舞,那原本是渼陂村每到元宵節才有的節目。他40多歲時得到了扮演漁翁的機會,因為原來的“老漁翁”去世了,沒有傳人。得到這個角色後,他興奮得一夜睡不著覺,在家裡繞著圈,哼著曲兒,根據記憶琢磨舞步。
二十多年過去了,他依然常常為這個角色失眠。“因為以前沒有跟人學過,都是自己摸索的。”梁麒瑞說,當聽到他人讚譽時,更是自豪得不得了,“我就是愛這套,全靠這個腦子哎!”
渼陂村開發成景區後,梁麒瑞的表演機會多了起來,觀眾裡“有中央大官、省長、專家、外賓”。演員們能象徵性地拿一點演出費,從40元到80元不等,如果要出村表演,一次可以拿100元。
梁麒瑞不是太在意一年多出來的這幾百元收入,“這些都是小錢”。村裡的物價基本與外界相同,根據村裡的小賣部的標價:可樂3元、康師傅泡麵3.5元,而村裡孩子讀幼兒園,一年的學費是580元。
現在,梁麒瑞最擔心的是蚌殼舞后繼無人。如果按照傳統,技藝是在家族裡代代流傳的。但他的兒子14歲便去廣州打工了。“他再也不會回來了。”梁麒瑞已經看清了這一點,“他回來幹嘛?現在他都做老闆了,月入好幾萬。”
梁麒瑞曾經跟村長提出要招幾個年輕人,在祠堂裡找個地方教他們跳舞。但村長一句話就把他噎回去了:“年輕人在哪兒?”後來,梁麒瑞自己也放棄了:“他們不願學。每年元宵節,他們回村團圓的那幾天,我都在祠堂裡等著,但沒人來學。”
他說,自己“當老闆”的兒子每年回到村裡,都會勸他去廣州一起生活,但他不願意。就像許多把一輩子拋灑在這片土地上的老農民一樣,梁麒瑞把畢生的情懷寄託在這支古老的蚌殼舞上:“我走了,舞誰來跳?”
分成兩半的村莊
而渼陂村的其他民俗表演——舞獅、彩龍船、箍俚龍、彩擎,也或多或少面臨著失傳的尷尬。彩龍船節目裡扮演小丑的演員,臺上且搖且舞,百媚橫生,下了臺抹去脂粉,卻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翁。
蚌殼舞中扮演蚌精的演員叫王綵鳳,她是1979年從外村嫁過來的,之所以獲得這個角色,是因為她以前在腰鼓隊和劇團呆過。現在,這些村裡自娛自樂的小劇團都解散了。
比起梁麒瑞,王綵鳳對民俗的消失態度更淡漠一些,因為它“不來錢”:“我小兒子本來是教民俗舞的,後來轉業去開車了,這樣工資能多一點。”她住在山下的老村裡,時常抱怨:“老祖宗傳下來的房子,好老的,牆又壞了。修起來還特別麻煩:要到村裡去辦維修證,還不能用水泥板……”
對於村裡搞成旅遊景點的現狀,村民們大多表示歡迎。“大家來看我們村子,經濟就上去了。”但他們說不清“經濟上去”和“生活改善”的關係。村長梁世新說,村裡收的門票費由村民和政府二八分成,每年平攤到村民頭上也就20多元:“所以村裡的年輕人還是要出去打工,現在還不能靠景點吃飯。”
古村落日益“空心化”,是民俗斷流的最大原因。“留住村落美麗的同時,更要留住村落文化的傳承人和傳播者,比如民間藝人,他們是村落文化的實際傳承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方李莉說,“保護古村落,還要具體到文化、民俗、信仰、節日活動等。”
季曉燕考察過江西50多個古村落,發現有幾個村落已經出現了文化自覺:“每年元宵節,村長就會把演出任務攤牌出去,今年是這幾家,明年是那幾家,這樣全村人都有機會表演了。”釣源古村也常常組織留在村裡的年輕人去學習舞龍、吹奏等民俗表演。
但民俗依然和古村裡殘破的建築一樣慢慢地衰落下去。江西陂下村流傳了幾百年的“喊船”活動,經常湊不齊演員,“男丁太少了,一有表演就得向鄰村借人。”陂下村的幾個村民偷偷告訴記者,“那些沒服裝的就是臨時拉過來的。”
今年4月,27歲的梁耀成從廣州回渼陂村探親,趕上一場民俗匯演,就被拉了壯丁,去牌坊邊舉旗杆。面對前來詢問村裡民俗歷史的好奇遊客,日頭下站了半天的他乾脆地表示:“那些表演都是老古董,我太不懂。”
梁耀成17歲就外出打工,對村裡近些年的事情已經不太瞭解。他是住在“山上的”,家裡有電視機,拉了網線,有可以沖水的廁所,那是渼陂村的“現在”。而古村的“過往”,在他不願回去的山下:那裡有糯米和泥土壘起的四面漏風的舊房子、只有城裡人才會關心的屋簷和匾文,還有每年在祠堂裡孤獨等待傳人的梁麒瑞。
獨特民俗留住的古戲臺
滄溪三元觀戲樓作為縣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副研究館員,濮陽康京像一部高淳縣歷史、文物的活詞典,他寫過的關於高淳歷史、文物的文章已有上百萬字。事實上,他的辦公室就在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吳家祠堂中。走進這處建成於1781年也即清乾隆四十六年的祠堂,跨過足有半米高的石門坎,人就一下子感覺矮小了。在祠堂的南面,有一座與吳家祠堂一樣有名的戲臺,戲臺的年齡也與吳家祠堂一樣長。
“這座戲臺與吳家祠堂一樣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濮陽康京說,“同樣作為省級文保單位的戲臺,高淳一共有四座,即滄溪戲臺、東壩戲臺、劉家壠戲臺和吳家祠堂戲臺。一個縣同時擁有4座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戲臺,全國也是少見的。”
祠堂一共有三進,從最後一進到戲臺,大約有100多米,呈一個坡度對著戲臺。演戲的時候,三進祠堂的大門全部開啟,裡面可以坐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由於有坡度,即使坐在最後一進最後一排的人,也能清楚地看到戲臺上演員的一舉一動。戲臺是半歇山式的建築,遠看如展翅鯤鵬。
不過,古代沒有擴音裝置,坐在後面幾排的人能聽清演員的唱腔嗎?“這就是古人的聰明之處,他們能非常巧妙地使用聲學原理。”濮陽康京說,“一般人可能只注意到戲臺建築和雕刻的精美,其實,戲臺有一個穹窿狀的頂,叫藻井,藻井的作用是聚攏聲音,然後回傳到祠堂中。因此不必擔心坐在後排的人聽不清演員的聲音。當然,如果戲臺前面有水面,傳過去的聲音就更加清澈、圓潤。”
現在,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吳家祠堂戲臺、東壩戲臺已經不大演戲,但滄溪戲臺卻依然擔當著地方文化中心的角色。有意思的是,儘管現在各種傳媒業很發達,但高淳農民這幾年自發籌資建起的戲臺有近30座,有的是復建,有的是新建,每建一座都要100多萬元。這說明戲臺不是別的傳播媒體可以替代的,它依然擔當著鄉村文化紐帶的角色。
這種紐帶作用,今年71歲的傅行銳感覺特別深。這位擔任過副鎮長的退休幹部,與其他幾位老人一起,義務看管著滄溪戲臺,以及戲臺前兩棵樹齡達300多年的紅楊樹。“我五六歲的時候就經常到戲臺旁邊玩,一直到現在,戲臺還是這一帶農民心目中的文化中心,每年農曆三月初五開始演戲,一直演到初八,總共有7場大型演出,今年請的是安徽蕪湖黃梅戲劇團。演戲的那幾天,這裡人山人海。”
老傅說,劇團是村民自發請來的,費用由村民贊助,出錢贊助的人,可以在臺前掛一條緞帶,上面寫有姓名和贊助金額,俗稱“吊彩”。7場戲俗稱“七開廂”,除了初五晚上開鑼演出第一場外,其他六場民間各有叫法,初六的兩場叫“起官”,初七的叫“中官”,初八的叫“罷官”。演出前,周邊的老百姓會事先把外地的親朋好友請來看戲,比如今年,有很多從浙江、上海、安徽趕來的人,所以民間有個說法,叫做“一臺連三省”。演戲的那幾天同時是辦廟會的日子,民間叫“過會”,比過年還要熱鬧。“很多大戲都在這裡演過,京劇有《龍鳳呈祥》、《霸王別姬》,黃梅戲有《女駙馬》、《天仙配》等。”
高淳人能同時欣賞這麼多劇種,與其地理位置、文化傳統有關。對於這一點,濮陽康京也給出了精闢的解釋:開挖於春秋時代的胥河,貫通了皖南山區和太湖流域,並遠連中原地區。在以水運為主的古代,這條水道就像現在的高速公路一樣繁忙。處於吳頭楚尾的高淳縣是吳文化、楚文化、北方文化的交匯地,交匯的結果是融合。為了防洪,胥河上築了一道壩,壩址就在現在的高淳縣東壩鎮。來往船隻經過這道壩,必須人工搬執行李和船隻,而搬運是很費時日的,來往客商往往要在東壩住上一天甚至更多日子,這使得當時的東壩經濟非常繁榮,光是米行就有80多家。有意思的是,當那些南來北往的戲班子經過東壩時,東壩的百姓會向戲班子提出:免費給戲班子搬執行李,免費提供食宿,條件是戲班子免費給當地百姓演一場戲。如果演得好,繼續挽留演出正常付費。可以想象一下,當數以百計的外地客商在東壩勾留,又逢外地戲班子演出時,會有怎樣的盛況。現在有歷史記載的是,著名京劇演員蓋叫天就在東壩演出過。
獨特的民俗使得高淳的戲臺文化得以頑強地延續下來。濮陽康京說,“在高淳,出錢請戲班子演出,邀約鄉親們和親戚朋友看戲是一種民俗。今天你請了,明天他還禮再請,戲臺從不曾被邊緣化過,也因此一直成為鄉村的一種文化紐帶。”
洪洞民俗——廣勝寺古廟會
洪洞廣勝寺一年一度的古廟會,是在每年農曆的三月十八日,廟會會期為五天。前後共五天的廟會,使廣勝寺人山人海,形成節日般的熱鬧。廟會期間,霍縣、汾西縣、臨汾市、襄汾縣、安澤縣、古縣、侯馬市的客商、遊人、趕會的男女老幼,絡繹不絕地從四面八方向廣勝寺匯聚。廟會期間,廣勝寺前,售貨的、擺地攤的、跑馬賣藝的,演戲的、 ...
古堰畫鄉民俗文化
石練臺閣 蘇雲霞攝
古堰畫鄉廟會活動首先舉行抬龍王、穆龍的雕像和高舉歷代先賢畫像的遊行隊伍,以及跑馬燈、荷花燈、打蓮香、篾龍、布龍、獅子燈、腰鼓等多支文藝隊伍,共277人。古堰先賢巡遊隊伍和文藝踩街隊伍從保定村出發,沿古堰畫鄉遊步道到堰頭村龍廟返回到古堰畫鄉碼頭。舉行了隆重的祭拜古堰先賢儀式。然 ...
青島婚禮民俗
青島地區的婚姻風俗·與山東省其他地區大體相同。男子結婚稱“將媳婦”,女子結婚稱“出門子”。結婚禮儀除特殊情況外,要經過說媒、相親、訂婚、送日子、娶親等多道手續。 ...
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
牌坊是封建社會最高的榮譽象徵,是用來標榜功德,宣揚封建禮數的。歙縣多牌坊,這與徽商的發展、興起和程朱理學的發源、影響有著淵遠流長的關係。以儒學思想為精神世界主要內容的古代徽州人,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條件成為他們向外拓展生存空間的主要動力。歙縣人少小離鄉背井,外出經商,足跡遍天涯。出門少則三年五載,多則數十載 ...
宜都民俗:講古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宜都市,是塊兵家必爭人傑地靈的寶地。紅花套原始村落,荊門山江關會戰,陸遜火燒連營,楊守敬名播東瀛,白蓮教首義,賀炳炎投軍……燦爛的古老文明,雄壯的歷史話劇,睿智的先輩前賢,讓宜都人為之自豪,使宜都人酷愛“講古”。宜都方言講古,類似北方的侃大山和西南的擺龍門陣,就是現今的講故事。
...
複雜的朝鮮族的傳統婚禮民俗
朝鮮族人民能歌善舞,朝鮮族姑娘更是美麗善良,現在很多男生都希望找個朝鮮族的姑娘結婚。但是沒有幾個人瞭解朝鮮族的婚禮民俗,朝鮮族的婚俗比較傳統複雜,也讓許多男生望而卻步。朝鮮族的婚俗也是朝鮮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朝鮮族有著重要的意義。那麼,接下來讓我們瞭解下朝鮮族的傳統婚禮的民俗都有哪些。
朝鮮族婚 ...
春節專題 春節民俗民風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