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劇文化了解:角色行當之生行簡介
蒲劇文化了解:角色行當之生行簡介
在蒲劇的角色行當中,有生、旦、淨、醜四行,行當中的角色也會根據演員的技藝高低和影響程度來劃分不同的人物表演,演員知名度高角色也就更大。今天,就先讓我們一起到蒲劇文化中瞭解其生行的主要內容吧。
生行
在這些腳色行當中,生行中的鬍子生為最主要的行當,一般戲班以其為挑班演員,故稱之為挑大樑的,在戲班中所掙“戲份子”(即工資)最高。
鬍子生可分為黑鬍子生、老生、紅生,多扮演中老年的正派人物。戴三綹(關羽則為五綹)髯口為其主要標誌。一般群眾和演員在習慣上都稱鬍子生演員為唱紅的。四大梆子中的鬍子生演員以“紅”為藝名的尤多。
鬍子生中戴黑髯(一般為黑三綹)稱黑胡生,居鬍子生之首,多扮演帝王將相、官吏員外等有地位的中年男子,鬚生演員必須具備過硬的唱唸功夫和紮實的腰退功、武功;另外還須掌握梢於功、髯口功、帽翅功、幅子功、靴子功、鞭子功等高難度技巧。
唱功戲、做功戲、功架戲均要能拿得起。能唱不能做或能做不能唱,稱不上好把式,只能算片(撇)子演員,不夠挑班資格。
在唱唸上講究吐字清楚、噴口有力、緩疾有致,以本嗓為主兼用假音(背弓音),具有高亢激昂之特色。身段、功架則講究儀表莊重、英武剛健。
因鬍子生演員表演難度大,扛戲分量重,故鬍子生歷來均由男演員擔任,已成傳統。蒲州梆子直到現在極少有女演員唱鬍子生的。鬍子生行當中還有老生。紅生之分。
老生:
扮演老年長者,掛白三繕或蒼三綹,表演以唱做為主,蒼老、凝重、樸實是其主要特色。紅生戴黑三綹,勾紅臉,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
分文生、武生、娃娃生。
文生有紗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窮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紗帽生,戴紗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儀態端莊灑脫。
翎子生以頭插錐尾為主要標誌,多扮演武將和文武雙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為這類腳色絕活。巾子生,戴巾於,穿褶子,持摺扇(故又稱扇子生),主要演風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風流瀟灑、儒雅俊秀。
窮生,穿素道袍或富貴衣扮演落魄書生一類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窮困潦倒及貧而有志的神情形態。
娃娃生,扮演少年兒童,戲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學員扮演。
武生:分短打、長靠兩種。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羅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為主,武生,扎大靠,著厚底靴,表演上以開打、功架為主。
紹劇文化了解:紹劇香羅帶劇情簡介
《香羅帶》是紹劇的傳統劇目之一,講述的是守備唐通,誤疑妻林慧娘與書生陸世科私通,後瞭解情況的故事。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紹劇文化中具體瞭解關於紹劇香羅帶的劇情介紹吧。
劇情簡述:
寫守備唐通,為兒子林官聘書生陸世科為師。一日,陸畏寒臥床,林官取其母棉被為先生禦寒,又以其母之香羅帶捆被。唐通至書館探望,見香羅帶,疑妻林慧娘與其私通。
林氏自稱冤枉,唐即以劍逼其妻夤夜前往書館敲門,私會陸,以辨真偽。陸拒開門,並嚴斥慧娘。其疑雖消,但慧娘無端受辱,欲以香羅帶懸樑自盡,唐通跪地認錯。
具體劇情:
明代,浙江烏程守備唐通,奉命往杭州校閱軍馬,留妻林慧娘與子唐芝在家。
唐芝之師陸世科偶染感冒,唐芝以母之羅帶捆縛錦被送與先生禦寒發汗。唐通返家後,往陸世科處探病,見林慧娘羅帶,疑妻不貞,勒逼林慧娘夤夜往叩陸世科房門,以試其姦情真假。
陸世科斥林慧娘淫奔,拒不啟戶,留書辭館而去。唐通疑慮既釋,再次別家,途宿黑店,將店主宋名殺卻。時值軍令催行,僅攜去宋名之首級,而將衣裳、馬匹遺落店中。
次日為地保所見,誤以為唐通被害,報官後,知縣王三善命傳林慧娘前來認屍。地保至唐家,恰值唐通表弟杜之秩前來借貸,杜之秩知唐通外出,乘機調戲林慧娘。
地保見狀,錯疑二人有染,想從中敲詐,林慧娘怒責之,地保惱羞成怒,將二人扭至縣衙,誣陷林慧娘因奸謀夫。
知縣王三善未便妄決,暫將慧娘等寄監待審。陸世科辭館赴試,金榜高中,出任浙江巡按。調審林慧娘一案時,因憶往事,臆斷林慧娘情實無屈,遂將二人判斬。
王三善力阻無效,暗遣二差往唐家中捉拿可疑之人,以雪冤獄。適唐通功成返里,為二差誤捕。公堂之上,唐通向陸世科說明往事,林慧娘之冤始得昭雪。
呂劇文化了解:呂劇的角色行當介紹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劃分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受到了其它地方劇種的影響,使得其表演藝術變得更加豐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呂劇文化中一起去了解它的角色行當吧。
呂劇在化裝揚琴時期表演形式比較簡單。多是幾個人搭檔,演唱一些故事簡單、角色又少的劇目。如《王小趕腳》、《光棍哭妻》、《三打四勸》等。
演唱時坐成八字形,揚琴居中,其他樂器分列兩旁。演員各持樂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據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條件來劃分角色。此時雖已有生、旦、醜等角色的分工,但並無嚴格的行當區分。藝人們將這種狀況稱之為“有腳色,沒行當”。
呂劇傳統的舞臺表演中生活動作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由於受五音戲、萊蕪梆子等地方劇種和京劇的影響,使呂劇的表演藝術得到豐富和提高,角色行當體制也日趨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戲”為主體的演出特點和生活化的演出風格。
呂劇的角色行當體制是按照生、旦、淨、醜四大行當劃分的。
生行:
包括小生、老生、娃娃生、武生諸行
小生多扮演劇中年輕公子、儒生,以念唱為主,唱腔講究情緒變化,行腔自然,注重褶片、水袖、摺扇等功夫。如《王定保借當》中的王定保、《借年》中的王漢喜等人物;
老生飾演的角色多戴黑三髯,故又稱鬚生、胡生。其所扮角色多為劇中正派人物,表演穩重大方,要求唱腔渾厚,注重褶片、袍帶、髯口、帽翅等技功。如《打焦贊》中的楊六郎、《玉清樓》中的宋江;
娃娃生為扮演戲中的兒童角色,表演天真,念唱爽朗,另須具備一定的武打功夫。如《穆桂英掛帥》中的楊文廣等;
武生系扮演劇中的武士、俠客一類的角色。注重腰腿功和刀槍把子套路。
旦行:
包括青衣、花旦、閨門旦、彩旦、武旦、老旦等類青衣,扮演成年婦女角色。重唱工,要求行腔委婉流暢、字正腔圓、清亮細膩,並具水袖、圓場功夫,表演時情感充沛。如《小姑賢》中的李榮花、《井臺會》中的藍瑞蓮等;
花旦,扮演活潑熱情的青、少年女性角色,要求唱腔甜潤,吐字清晰、身段靈活嬌俏。如《姊妹易嫁》中的張素花、《王小趕腳》中的二姑娘等;
閨門旦,扮演未出閣的大家閨秀或貧苦人家有教養的妙齡少女。道白注重聲韻,唱腔委婉纏綿,形體端莊,注重水袖、摺扇等功夫。如《逼婚記》中的洪美蓉等;
彩旦,又稱彩婆子,扮演滑稽、狠毒、搬弄是非的婦女,其表演動作及臺詞多源於生活。如《小姑賢》中的刁氏、《龍鳳面》中的後孃等;
武旦,扮演劇中有武藝的女子,要求身段輕捷靈活。如《打瓜招親》中的陶三春、《打焦贊》中的楊排風等;
老旦,扮演劇中老年婦女,表演側重老態,要求唱做唸白穩重大方。如《穆桂英掛帥》中的佘太君等。
淨行:
呂劇中以花臉行為主要角色的傳統劇目較少,僅有《王定保借當》中的李武舉、《溫涼盞》中的洪彥龍等幾個花臉角色,尚未形成該行當獨有的成套表演程式。新中國成立後該行當的角色才逐漸增多,如《打焦贊》、《打瓜招親》等劇中的武花臉表演。
醜行:
包括小丑、老醜、武丑
小丑多扮演劇中不戴髯口的醜行角色。其表演生活氣息濃厚,語言豐富通俗,道白多用鄉音方言。常扮演劇中詼諧、刁鑽或奸猾等不同性格的角色。如《王小趕腳》中的王小等。
老醜主要扮演男性老年角色,其表演生動風趣。如《洗衣記》中的田二洪等角色。
武丑角色在呂劇傳統劇目中並不多見,只是後來由於移植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才逐漸形成該行當。
紹劇文化了解:紹劇的角色行當
紹劇,浙江三大劇種之一,已有300多年曆史。在紹劇中,其藝人的角色行當共13種,有“十三先生”之稱,分為白臉、花臉、旦三堂。那麼,其具體的角色行當劃分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紹劇文化中去了解吧。
紹劇角色行當分為三檔(藝人習稱“三堂”):白臉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稱副老生);花 ...
揚劇文化了解:揚劇的角色行當
揚劇主要流行於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屬於地方小戲,但其角色行當齊全,有生、旦、淨、醜。各大類別的劃分、作用也十分明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瞭解其角色行當吧。
在花鼓戲、香火戲並行時期,花鼓戲以旦和醜為主,香火戲則重生角。在花鼓戲中,醜一直居於主導地位。當時花鼓戲大多在廣場演出 ...
曲劇文化了解:河南曲劇的角色行當
曲劇是在河南早期的曲藝鼓子曲和踩高蹺的形式上發展而成的,因此它的角色行當在這樣的發展基礎中也有了一些變化,由早期的角色到最後行當的完整建立。那麼,曲劇都有哪些角色行當呢?一起到曲劇文化中瞭解看看吧。
早期的河南曲劇在表演上繼承了高蹺曲的歌舞身段和行當分工。
高蹺曲一般有五個角色:老婆(老旦)、媳婦 ...
揚劇文化了解:揚劇的經典劇目
揚劇隨時地方小劇種,但在新中國成立後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各大優秀劇目名滿大江南北,有這多轟動全國戲曲界的優秀劇目。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去了解關於揚劇的經典劇目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江都的揚劇事業蓬勃發展,江都揚劇團排演數百出劇目,《香羅帶》、《玉晴蜓》、《喜娟》、《修匾記》等優秀 ...
揚劇文化了解:揚劇的曲牌運用
揚劇,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其唱腔曲調有100多種,常用的有20多種,對於曲牌的運用也很有特點,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瞭解吧。
現代揚劇音樂對於曲牌的運用,大致有以下四種方式:
1、一曲多唱。同一曲牌,在節奏、旋律上作適當變化,以表現 ...
揚劇文化了解:揚劇的發展與演變
揚劇的產生最早是由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為基礎,後吸收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那麼,在揚劇的發展過程中,都有什麼樣的演變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揚劇文化中去了解吧。
揚劇最早的源頭,要上溯到江都一帶的花鼓戲和香火戲。花鼓戲有兩個角色,分別為小面(小丑)和包頭(小旦)。
演出時先由全體 ...
揚劇文化了解:揚劇的藝術特點
揚劇在其表演藝術、音樂、唱腔曲調等都很有特點,是其繼承本地亂彈和揚州民間等歌舞藝術傳統、戲曲聲腔後的結果。那麼,下面,感興趣的朋友們就跟小編一起到揚劇文化中瞭解其藝術特點吧。
揚劇的表演藝術,一方面繼承本地亂彈和揚州民間的花鼓、香火、秧歌、雜耍、龍燈、麒麟唱、蕩湖船等歌舞藝術傳統,另一方面又從流行於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