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飯字面意思為將菜蓋到米飯上,拌飯字面意思為將飯拌均勻食用。
蓋飯也叫蓋澆飯,主要作法就是把各種相應食材做好的菜,多數為下飯菜,且通常剛出鍋,連帶湯汁一起鋪蓋在裝好的米飯上面,由此得出這樣一個名字,蓋飯。
拌飯,菜名。拌飯以全州拌飯、晉州拌飯最為有名。全州拌飯用的是全羅道的淳昌糯米辣椒醬,品質很高。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全州拌飯煮飯用的是燉雞或牛裡脊的肉湯,飯要煮得稍硬才好吃。
蓋飯字面意思為將菜蓋到米飯上,拌飯字面意思為將飯拌均勻食用。
蓋飯也叫蓋澆飯,主要作法就是把各種相應食材做好的菜,多數為下飯菜,且通常剛出鍋,連帶湯汁一起鋪蓋在裝好的米飯上面,由此得出這樣一個名字,蓋飯。
拌飯,菜名。拌飯以全州拌飯、晉州拌飯最為有名。全州拌飯用的是全羅道的淳昌糯米辣椒醬,品質很高。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全州拌飯煮飯用的是燉雞或牛裡脊的肉湯,飯要煮得稍硬才好吃。
拌麵是指把瀝乾的麵條拌以醬料的食品,有時亦會加上一些配料食用,大多流行於中國南方地區。在新疆,拌麵為一道傳統菜,俗稱“拉條子”。
撈麵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麵食品種,大約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多流行於中國大部分地區。在不同的地方名稱有些不大一樣,有叫河撈麵的,有叫床子面的,有叫餄餎面的。製作河撈時,有專門壓河撈的工具,稱為“河撈”。撈麵是也廣東人對拌麵的地方語言名稱,是指把麵條瀝乾後加上醬料一起挍拌的食品,有時亦會加上一些配料食用。中國之中,河南鶴壁及滑縣一帶的主食,尤其是中午正餐,方言叫做“撈麵條”但“撈”字在這裡卻是指撈麵的動作,因開水鍋中下入鮮麵條煮熟後要隨時“撈”入碗中,再扮上提前炒好的澆頭即可食之。
元旦,在現代其實屬於世界節日,並非中國的傳統節日,因為中國傳統的元旦是指正月初一。元旦是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上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紀年上也進入了新的一年。那麼元旦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關於元旦的傳說呢?
世界元旦
現在說的元旦大多數是指公曆的1月1日,是公曆紀年新一年的開始。元,即“始”,所有事物的開端稱為“元”,是開始的意思;“旦”,即“日”,因此元旦的意思就是初始的日子。元旦,也被稱為“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在西方,古羅馬凱撒將這一天定為公曆新年的開始,在這一天是很多西方國家迎接新的一年的節日,會有相應的慶祝活動。
中國元旦
在我國,對於元旦的解說和西方無異,但是有多個稱謂,比如元日、元正、開年、元春、上日、華歲等等。實際上中國的傳統元旦原來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在漢代漢武帝時期將春季一月定為真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旦,至此延用至清朝末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孫中山總統推翻滿清統治,建立中華民國,使用了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的說法。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決定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至此我國與西方相同延用公曆,將公曆1月1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一日稱為春節。
關於元旦的傳說
最早關於元旦的說法是唐代關於三皇五帝之一顓頊的記載,房玄齡寫的《晉書》“顓帝以孟春正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也就是將正月稱為元,初一稱為旦。
另一個傳說就是堯舜時期,為民勞心勞力的堯帝備受百姓愛戴,在退位的時候舉賢以能,傳位給了品德兼備的舜帝。而舜帝在位期間也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後來堯帝去世,認命將舜帝祭祀天地和堯帝的那一天作為一年的開始之日,成為元旦或元正,這便是古代的元旦。自此之後便有了正月初一的祭祀活動,是為了緬懷堯舜二帝。
古代元旦和現代元旦其實並不是同一天,我國的古代元旦應該是農曆正月初一的春節,現代元旦更多的是國際紀年法的新年,是新紀年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