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名融 (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傳說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西遊記一書,尉遲恭與秦瓊因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免於龍王鬼魂之犯,成為兩位道教傳統門神,尉遲恭年少時曾為鐵匠,後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守護神。
尉遲敬德,名融 (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傳說敬德面如黑炭,擅使鐵鞭,騎烏騅馬,據西遊記一書,尉遲恭與秦瓊因保護唐太宗李世民免於龍王鬼魂之犯,成為兩位道教傳統門神,尉遲恭年少時曾為鐵匠,後世鐵匠常奉之為職業守護神。
尉遲敬德解衣投地出自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資治通鑑》卷一九五貞觀十三年二月條雲:上嘗謂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對曰:”臣反是實!臣從陛下征伐四方,身經百戰,今之存者,皆鋒鏑之餘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為之流涕,曰:”卿復服。朕不疑卿,故語卿,何更恨邪!”
解衣投地現比喻表明忠心,形容對人極其忠誠。
在北魏時期鮮卑族有一個尉遲部落,今遼寧省境內,族人以部落名稱為姓氏,稱為尉遲氏。
鄂國忠武公尉遲恭,字敬德,朔州平魯下木角人。唐朝名將,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去世,唐高宗為其廢朝三日,冊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昭陵。
尉遲恭被後世尊為民間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門神。傳說其面如黑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尉遲恭即胡敬德與秦叔寶即秦瓊是“門神”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