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藏族傳統節日:藏曆新年

藏族傳統節日:藏曆新年

  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跟漢族的新年是大致相同,而不同是新年前幾天藏族男性都要剃頭,女性都要洗頭髮,在藏族新年前梳洗打扮代表著吉祥如意,藏曆新年在藏族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藏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與漢族的農曆新年大致相同。藏曆年是根據藏曆推算出來的。藏曆元月一日開始,到十五日結束,持續十五天。因為全民信仰佛教,節日活動洋溢著濃厚的宗教氣氛,是一個娛神和娛人、慶祝和祈禱兼具的民族節日。

  據說,唐代以前,藏族是以麥熟為新年,後來,由於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入藏,唐蕃開始了較為密切的交往,隨著中原文化與高原文化的交流,許多中原文化逐漸傳入西藏,其中包括歷算。後來,藏區以麥熟為新年的習慣,改為與漢族同時過年,直至今天。

  新年的準備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開始了。除購置吃喝玩樂的年貨外,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一個名叫“切瑪”的五穀鬥,即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棵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還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種子,使其在新年時節長出一、二寸長的青苗。“切瑪”和麥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禱來年五穀豐登。

  臨近節日,男人們忙著打掃庭院,婦女則精心製作“卡賽”,一種酥油炸成的麵食,分為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塗以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餚。“卡賽”的品種花色常常成為女主人勤勞、智慧和熱情的象徵,在節日裡分外引人注目。

  從三十日開始在寺院、活佛府邸及各僧人家中擺設製作好的“卓索切瑪”。卓索切瑪就是用麥子、酥油、糌粑等製做的供物,簡稱“切瑪”,是藏族人民象徵祥瑞的一種吉祥物。卓索切瑪做成後放在佛堂或堂屋的供桌上,兩邊擺上油炸餅,中間點燃酥油燈。為了新生民族風俗習慣,現在一些人事民族宗教工作的單位也開始用卓索切瑪,進行藏曆年團拜活動。

  西藏高原的節日中最富魁力、最具有特色的算藏曆新年了。在新年期間,西藏各地都要舉行各種文體娛樂活動,特別是技能競賽。各地歡度藏曆新年的文體活動大致相似,但也各有風采,不盡相同,折射出不同地域因地理環境、經濟狀況、生產方式、外部交往的差異造成的心理活動和審美情趣、價值取向的不同。

  相傳,西藏的歷法約始於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由前藏雅隆地方的一個名叫噶莫帕瑪的人,根據月亮的圓缺,初步推算出了日、月、年。後來人們把它稱為《噶莫帕瑪歷演算法》。後來雅隆地區家業逐漸發展,每當莊稼成熟並收穫一次後,農民們便要舉行一次聚會慶祝豐收,年復一年,這種活動就慢慢形成了定期的慶祝,後被定為“以麥熟為歲首”的物候歷。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名單(新入選專案)。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申報的“藏曆年”入選,列入民俗專案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您還喜歡:

  回族人民身上的漢文化烙印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成吉思汗紀念節

  蒙古族的傳統的體育專案:賽馬

  色彩紛呈獨特的蒙古婚俗文化

藏族傳統節日習俗

  1、謝水節

  流行於冕寧縣一帶。每年農曆三月初六舉行。其主要內容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帶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癩蛤蟆,每家隨去一二人。來到水溝邊,喇嘛一邊唸經一邊把糌粑做的動物放到水中。返回時,大家打著雨具,嚷嚷鬧鬧,表示雨已下起來了。接著,人們去敬一個圓形的塔子。塔內放有一把刀子和一個小鑼鍋,代表生育。久婚無子的婦女向塔神許願,祈求生子。敬塔後生了孩子的儂,該日要去敬塔還願。

    2、上九節

  流行於寶興縣一帶。每年農曆正月初九舉行。是日,人們彙集到山下,舉辦燈會和表演獅舞等,盡情歡舞高歌。夜晚,舉行別具一格的男女對壘摔跤,結果常常是男敗女勝,引起轟堂大笑,將節日活動推向高潮。

  3、賞花節

  又稱看花節,流行於馬爾康一帶。每年農曆六月舉行,時間一般3-5天,有的地方長達10余天。人們帶著食品、帳篷,騎著駿馬,成群結隊到野外遊玩,欣賞山花。他們搭好帳篷,熬好酥油茶,盛滿青梨酒,一邊吃喝,一邊賞花,一邊祝福。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歡舞。節日期間,還要舉行摔跤、賽馬等活動。也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機會。

  4、觀花節

  藏語叫“若木鳥”,是觀山的意思,每年的農曆六月十八舉行,一般是以各村寨為主,一起下帳房遊耍,每次的活動,少則三四天,多則十來天。過觀花節期間,人們向前來參加遊玩的客人敬獻哈達,並熱情地迎進帳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隊首領手中的串鈴伴奏下,圍著篝火,踏著優美的舞步,唱著民歌、載歌載舞,以至通宵達旦。

  5、賽馬會

  流行於紅原縣等地。每年農曆七月一日舉行,節期一天。賽馬是是藏族民眾十分喜愛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是農牧閒暇之餘集合、交流農牧業生產經驗的場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間傳承流播的藏族節日中,幾乎都少不了賽馬活動。賽馬不僅以母題形式在節日中顯現,更為重要的是,建立在對馬濃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形成了這樣一個民族傳統的“賽馬節”,並且此項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屆時,該縣及附近各地藏族群眾身著傳統的民族服裝,從四面八方直到賽馬場,進行多種形式的賽馬活動。有集體比賽速度的,有分隊進行接力比賽的,有表演跑馬射箭的,有表演賽馬技巧的,十分熱鬧。賽馬結束後,人們就互相交換土特產品。

  6、插屋頂旗

  插屋頂旗為藏族節日習俗。每到新年,各家即將一面刻有藏文經文的紅黃白三色布旗插在屋頂上。禳災祈福。布旗高低大小不一,色彩也因地而異。有的白布紅邊,有的紅黃相間又飾以黑色條紋。旗面多為長方形,也有方形和三角形的。有將旗綁在旗杆上,有的則紮在樹杆上。有的插一面旗,有的插幾面旗。

  7、白馬歌會

  為白馬藏人節日習俗。流行於平武縣,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行。白馬藏人能歌善舞,傳統的文化活動在漢區的春節期間舉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新文化的傳入,他們萌生了創立自己節日的願望。有關部門因勢利導,於1982年舉行辦了首屆山寨歌會。從此約定俗成每年舉辦一次。

    8、林卡節

  藏語稱“孜木林吉桑”,意為“世界歡樂日”。也有人稱之為“郊宴”。是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昌都等地區藏族人民的傳統娛樂日。每年藏曆五月一日左右舉行,節期不定,有些地方長達十多天。屆時,藏族群眾扶老攜幼,帶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墊、帳蓬,以及各種娛樂用具和樂器,來到幽雅恬靜的林卡(藏語音譯,意為園林、花園,其中多植柳樹,所以民間又把逛林卡稱之為“耍柳林子”)。在草坪上、古樹下支起白色的帳蓬,圍上幾塊床單或塑膠布,鋪上卡墊,一邊彈六絃琴,一邊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歡聚野宴。有的打撲克,有的下棋、打克朗球或聊天談笑,還有的在綠草地上歡歌漫舞。此外,節日期間,還要舉行一些宗教儀式和騫馬、射箭等文體活動。

佤族的傳統節日:新水節新火節

  新水節

  ??新水節又稱"迎新水",時間在佤歷一月初一至初三,即公曆11月。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個部落的頭人蓋大房子時,全寨歡歌起舞。而每天晚上都有一個陌生的漂亮姑娘來和頭人兒子廣格倮王子對歌。廣格倮簡直對不贏她,王子愛上了姑娘,要求跟姑娘回家向姑娘父母求婚。姑娘在路上撒下粗糠,廣格倮順著粗糠找到了龍宮,終於和龍王的女兒結成了夫妻。夫妻雙雙回到頭人家,頭人聞不慣姑娘身上的魚腥味,斥令姑娘離去,卻不許兒子跟去。並命令家丁把路上的粗糠掃了回來。廣格倮找不到去龍宮的路,在茫茫的森林裡變成了一棵大樹。人們懷念這對恩愛夫妻,祈求龍王小姐給寨子帶來清泉,帶來幸福,於是就形成了傳統的"新水節"。

  ??新水節活動內容大致有三項。

  ??第一,由魔巴到水源頭殺雞做鬼,祭祀水神,祈求水神賜給村寨永流不涸的清泉;

  ??第二,全寨人全體出動,清理水源頭,疏通溝渠,拆除舊澗槽,換上新澗槽;

  ??第三,當新水來到時,全寨人盛裝豔服,爭先恐後接新水回家,以搶到第一筒新水為最有福氣,然後全寨人集中到廣場唱歌跳舞,表示對水神的敬仰和感激。

  新火節

  ??新火節時間在佤歷七八月份,相當於公曆四五月份,具體日子由各村寨自由選定,節日時間三至五天不等。

  ??傳說雷神達賽和虹神牙遠兄妹通姦,觸怒了天神裡,裡發洪水沖毀了寨子,淹死了不少人畜。牙董〈傳說低族母系民族第三位女首領〉把這事報告了莫偉〈創造萬物的神〉,莫偉很生氣,指示牙董抄了達賽的家,把達賽攆到天上去了,牙遠很羞愧,鑽到地下躲起來。達賽和牙遠遺有一子名叫巖秋。巖秋很頑皮,有一次敲石子玩,引起了火災。

  ??大火燒燬了佤族所有的寨子,燒燬了整個世界。人們恨透了巖秋,發誓永遠不再使用雷神的火〈傳說人類最早使用的火是雷神給的〉,莫偉教給了人類鑽木取火的新方法。從此佤族每年都要舉行"送舊火,造新火"的活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傳統的新火節。

  ??新火節主要有四項內容。

  ??首先是"送舊火"。全寨各家各戶在統一的時間內隨著鏗鑼和牛角號聲將自家火塘用水潑熄,並選擇有代表性的一戶人家〈過去常以窩朗、頭人、魔巴家為代表〉將潑熄了的火柴頭,木炭用筍葉包好,由德高望重的老人送出寨外埋掉。殺雞唸咒,表示和雷神達賽的火斷絕關係,送雷神的舊火上路回家。

  ??然後是"取新火",在寨中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按莫偉教給的"鑽木取火"的辦法造出新火,各家各戶引新火重新點燃火塘,接新火回家。

  ??接下來是檢查落實全寨防火措施。四五月份為佤山乾季,風高物燥,火災極易發生。"新火節"期間村寨裡要全體出動挖防火水溝,修理防火水塘,往草房頂上潑水,裝置水竹筒等,消除可能發生火災的隱患。

  ??最後是歡歌載舞以感謝莫偉神給人們帶來了新火,帶來了吉祥和幸福。

  木鼓節

  ??木鼓節又稱"拉木鼓節"。在把木鼓拉回寨子的當天舉行也時間為佤歷一月,即公曆十二月,節日持續3-5天。

  ??木鼓是佤族通天神器,相傳是天神莫偉教佤族做的。過去,佤族凡新建一個寨子,第一件事就是找水源定寨址,第二件事就是拉木鼓建木鼓房。他們認為,木鼓是天神莫偉的床,木鼓房是莫偉的家,只有拉了木鼓,請天神莫偉進寨保佑,建立的寨子才能平安。

  ??做木鼓的木料被老人和青壯年選定斷好後,全寨男女老少便盛裝豔服進山拉木鼓。有的在前砍樹開路,有的手握藤條邊拉邊唱邊跳。人們以能觸控一下拴木鼓的繩藤為最大的幸福。場面極為熱烈壯觀。

  ??木鼓拉回寨子後,由一至二家主辦剽牛祭鼓活動,一次剽2一3頭水牛和一頭小黃牛,魔巴唸咒語做祭祀,從人類起源、村寨歷史到拉木鼓的意義,反覆唸誦,祈願木鼓保佑村寨平安,五穀豐收,六畜興旺。人們聚集在剽牛人家喝水酒吃爛飯,唱跳司崗裡和木鼓源流傳世調,載歌載舞,直至木鼓鑿成,安放進木鼓房,節日遂告結束。


伊斯蘭教的傳統節日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這個節日叫“犧牲節”、“宰牲節”或“忠孝節”。它是中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塔爾、塔吉克、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的宗教 ...

藏族傳統節日

  正月藏曆年——傳統節日,藏曆正月初一,節期三五天,藏語稱"洛賽"節。 祈願大法會(傳大召)——正月初三,紀念釋迦牟尼在祗園精舍城法會上用無比神奇的幻術和多種神變擊敗了卓切、那賴吉、傑瓦堅、尼吉普、諾堅、扎拉瓦堅等外道六師及其追隨者,大獲全勝,藏語稱"莫朗欽茂"。 擺花節—— ...

藏族有什麼節日 藏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藏族有什麼節日 藏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藏族的傳統節日有雪頓節、大佛瞻仰節、祈禱節、望果節、展佛節、失勤節、藏曆新年、朝山節、燃燈節、燒香節等。在中國境內主要分佈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   藏曆新年   藏族稱新年為“洛薩”。藏曆年古時曾以麥熟為歲首或麥收為歲首,是在 ...

毛南族的傳統節日火把節的來歷故事

  在西方宗教中有一個以火為至高存在的拜火教,除了一些宗教之外還有著一些特殊的節日也是以火為主角。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就有著一些傳統的火把節。   那麼,本期民族故事瞭解火把節的來歷故事。   還想了解》》劉伯溫挖諸葛亮墓   貴州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一帶的毛南族人,每年臘月三十晚上,都要過火把節。火把節的由來, ...

柯爾克孜族的傳統節日馬奶節

  每個民族都會有一些帶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這些傳統節日是從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而柯爾克孜族的傳統節日——馬奶節就是比較有特色的節日,節日期間會食用馬奶來祈求平安。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柯爾克孜族文化吧!   柯爾克孜族大多生活在牧區,從事牧業生產,他們養馬、愛馬,並喜歡喝馬奶,在長期的生活中,形成了 ...

畲族傳統節日招兵節

  “招兵節”是畲族傳統的宗教性節日,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畲族祖先而設立的,它在畲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也許你看到“招兵”這兩個字會以為是部隊招兵入伍,如果這樣理解,你就錯了,畲族的“招兵”是“招神兵”,是不是很好奇畲族怎麼招神兵的,彆著急,小編這就給你介紹下畲族的招兵節。   招兵節,是畲族紀念祖先的宗 ...

塔塔爾族傳統節日撒班節

  也許你聽過傣族著名的潑水節;苗族獨特的蘆笙節;壯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嘗新節……等各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那,你對塔塔爾族的傳統節日瞭解多少呢?我們都知道塔塔爾族的民眾都擅長舞蹈,那麼,你知道塔塔爾族過撒班節時有什麼民俗活動嗎?接下來,一起來了解塔塔爾族文化。   “撒班節”(也稱犁頭節、犁鏵節)是塔塔爾族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