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藺相如的故事介紹

藺相如的故事介紹

  1、刎頸之交、生死之交,都是形容兩個人深厚的友誼。廉頗和藺相如的友誼跟別人還有點不一樣,廉頗趙國的武將而藺相如是趙國的文臣,一文一武,本來都是為國效力的,但是二人最開始的關係卻不是很好。

  2、藺相如出身貧寒,當初只是繆賢的門下的區區一名門客。在繆賢的舉薦後,藺相如才正式出現在春秋的大舞臺上。

  3、而且藺相如一上任,就做出了非凡的成績,”完璧歸趙“、”澠池相會“,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之後,成功將趙國的和氏璧送回趙國,他憑藉他的機智,欺騙了秦王,但是卻成功完成了任務。很多人瞧不起,藺相如用欺詐的手段,騙取了秦王的信任,指責藺相如是個小人。但設想,當初荊軻刺秦的時候,荊軻和秦舞陽去見秦王的時候,秦舞陽嚇得發抖就差尿褲子了,而藺相如不僅去了秦國,面見秦王臨危不懼,面不改色,還去了兩次秦宮。藺相如一個文弱的書生,面對權傾天下的秦王,能夠大義凜然地喊出:”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這樣有氣魄的語言,絕非一個小人能比的。

  4、不論虛偽與否,藺相如在這次出使秦國歸國之後,受到了趙王的賞識,加官進爵,三年之內一下子就到了上卿這樣的位置。這時候,有的人心裡開始不平衡了。這個人就是廉頗,說到廉頗,他是趙國的一名將軍,久經沙場給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勞苦功高,他的地位自然也高。

  5、廉頗,出生的年月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曾經帶兵攻打齊國,立下了戰功而被趙王封為上卿。出身不錯的廉頗,身為趙國的名將,聲名遠播,自己辛辛苦苦為國家效力,這麼多年才坐到了上卿這個位置,而藺相如,在他們眼裡就是被稱為”賤人“,出身不怎麼樣,也沒有帶兵殺敵,出生入死,飽經風霜,怎麼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超過了自己,爬到了自己的頭上。廉頗心裡很不爽,他看不起藺相如又嫉妒藺相如,每次都和藺相如針鋒相對。

  6、澠池會之後,趙王拜藺相如為相國,位居上卿,比廉頗的官還要高一點。廉頗心裡很不服氣,並對其他人說只要一見到藺相如就會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話,就十分留意,避免不和廉頗碰面,朝會因為會同廉頗見面,藺相如會常常託病請假,不跟廉頗爭奪先後的次序。而出門見到了廉頗的車子,也會刻意避道而行,藺相如的門客十分氣憤,為什麼要如此忍讓,藺相如和廉頗的官職不相上下,何況上卿的地位還要在廉頗之上呢。

  7、藺相如解釋道:”我連秦王都不怕會怕廉頗將軍嗎?我和廉頗將軍是趙國的左右臂,如果我和廉頗爭奪起來,發生矛盾而不和,導致趙國上下不能同心,這是秦國希望看到的結果,也會削弱趙國的力量,我對廉將軍一再忍讓,是考慮以國家利益為重。“左右的人都很感動,這些話又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知道後很慚愧,便當即赤裸上身揹著荊條去到了藺相如那裡請罪,廉頗還請求藺相如用荊條狠狠抽打自己,並說:”因為我心胸狹窄而差點兒誤了國家大事,想不到您的胸懷這麼寬廣!“從此,兩人冰釋前嫌,成為了好友,這便是”負荊請罪“的故事。

關於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

  藺相如和廉頗發生過《將相和》的故事。《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壁歸趙;又培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暗算。為獎勵藺相如的汗馬之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丞相。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廉頗終於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廉頗,生卒年不詳,嬴姓,廉氏,名頗,山西太原人。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藺相如,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載,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蹟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與負荊請罪這三個事件。

廉頗藺相如的故事簡介

  1、“完璧歸趙”

  趙國有一塊美玉,叫“和氏璧”。秦王聽說後想得到它,就派使者到趙國說想用城池換璧。秦王素來貪婪,趙王知道他只是想將和氏璧騙到手,但忌憚秦國的強大也不敢直接拒絕,以免惹起戰端。

  正當他為難的時候,藺相如站了出來並聲稱自己有辦法——要麼換回城池,要麼將和氏璧完整地帶回趙國。到了秦國,秦王果然只對璧感興趣,對讓出城池一事隻字不提。

  並在一次會面時想以武力奪璧,藺相如誓死不從,他抓著何氏璧準備撞牆來威脅秦王:要麼用出土地城池換璧;要麼他就撞牆壁碎人亡,秦王什麼都得不到還會因背信棄義而遭人唾罵!秦王雖愛美玉但並不昏庸,不願用土地交換,就值得讓藺相如帶著何氏璧返回了趙國。

  2、“澠池之會”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為集中力量攻打楚國,主動與趙國交好,約趙惠文王會於澠池(今河南省澠池縣)。秦王派使者告訴趙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談。趙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藺相如陪同趙王前往澠池。

  趙王被迫鼓瑟,藺相如為了使趙國取得對等的地位,據理力爭,秦王不得不擊缶。後來,秦國向趙國要十五座城,藺相如也是寸步不讓,說用秦國國都作為交換,使秦王毫無所得。藺相如機智地保護了趙王的安全並且不被羞辱,史稱“澠池之會。

  3、“負荊請罪”

  趙國的藺相如因“完璧歸趙”有功,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本就看藺相如不順眼,這下看他被封上卿,立馬就火冒金星,不服氣了,並且暴跳如雷說:“我遇見相如,一定要狠狠羞辱他!”

  藺相如得知後,儘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衝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

  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於是他拉下老臉,脫下戰袍,心甘情願的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府門上“負荊請罪”。


完璧歸趙的故事簡潔點概括

  故事感慨如下:   戰國時,趙王得到“無價之寶”和氏璧”,秦王得知後想得到它,假裝用城池與趙交換。趙王很為難。藺相如臨危受命,前往秦國。但秦王欲得玉而不與城,藺相如用妙計奪回了和氏璧,秦王理屈詞窮,他雖愛美玉但不願用土地交換,就只得完璧歸趙。   藺相如,戰國時趙國大臣,趙惠文王時,秦向趙強要“和氏璧”他 ...

廉頗列傳中的故事

  1、完璧歸趙:藺相如用自己的機智聰明成功將和氏璧完整送回趙國,既沒有激怒秦國,也沒有丟掉自己的性命;   2、澠池之會:秦王想借此侮辱趙王,但是藺相如成功讓秦王擊缶而挽回趙國面子,澠池會成功;   3、廉藺交好:廉頗因為藺相如以口舌之便而位居其上而氣憤,揚言要侮辱藺,藺相如知道後為了國家不與其衝突,廉頗知 ...

關於廉頗和將相和的故事

  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壁歸趙,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暗算。為獎勵藺相如的汗馬之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丞相。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 ...

廉頗列傳中有哪三個小故事

  1、完璧歸趙   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出處《史記》,是發生於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   2、澠池會盟   是發生公元前279年,秦趙兩國議定在澠池西河之外進行會盟,在宴會上趙國上大夫藺相如與秦國君臣進行了有理有節、針鋒相對的鬥爭,經過艱苦的談判,秦趙兩國最終和談成功,雙方偃 ...

廉頗列傳中的三個故事

  1、完璧歸趙:藺相如用自己的機智聰明成功將和氏璧完整送回趙國,既沒有激怒秦國,也沒有丟掉自己的性命;   2、澠池之會:秦王想借此侮辱趙王,但是藺相如成功讓秦王擊缶而挽回趙國面子,澠池會成功;   3、負荊請罪:廉頗因為藺相如以口舌之便而位居其上而氣憤,揚言要侮辱藺,藺相如知道後為了國家不與其衝突,廉頗知 ...

廉頗與故事

  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有完璧歸趙,澠池之會還有負荊請罪等歷史故事。   2、藺相如本是戰國時期的趙國人,他乃是宦官首領繆賢家的門客。在趙惠文王時期,秦昭王給趙王寫了一封信,信中陳述他想要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取趙國的一件寶玉“和氏璧”。藺相如奉趙王命令帶著這個寶物“和氏璧”來到了秦國,他機智勇敢,同秦王進行了巧妙 ...

的品質有哪些

  1、藺相如有勇有謀,機智過人,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記前嫌,寬容大方,以德服人。   2、藺相如,他的行為都是為了加官進爵而出風頭,對趙國有害無利,應該唾棄。完璧歸趙——秦國假意用十五座城,詐趙而脅其璧。當時是隻想取得和氏璧,不是為了製造事端攻打趙國。而趙國怕秦國就交出和氏璧,不怕秦國,就不交。   3、藺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