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體佈局上,新館巧妙地藉助水面,與緊鄰的拙政園、忠王府融會貫通,成為其建築風格的延伸。新館建築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塊:中央部分為入口、中央大廳和主庭院;西部為博物館主展區;東部為次展區和行政辦公區。這種以中軸線對稱的東、中、西三路佈局,和東側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襯,十分和諧。新館與原有拙政園的建築環境既渾然一體,相互借景、相互輝映,符合歷史建築環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獨立性,以中軸線及園林、庭園空間將兩者結合起來,無論空間佈局和城市機理都恰到好處。
在整體佈局上,新館巧妙地藉助水面,與緊鄰的拙政園、忠王府融會貫通,成為其建築風格的延伸。新館建築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塊:中央部分為入口、中央大廳和主庭院;西部為博物館主展區;東部為次展區和行政辦公區。這種以中軸線對稱的東、中、西三路佈局,和東側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襯,十分和諧。新館與原有拙政園的建築環境既渾然一體,相互借景、相互輝映,符合歷史建築環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獨立性,以中軸線及園林、庭園空間將兩者結合起來,無論空間佈局和城市機理都恰到好處。
蘇州純傳統的面是用白高湯,老法頭沒有味精一說,就用黃鱔骨頭和雞,豬腿骨(俗稱筒子骨)敲裂開了熬湯!白高湯的成本高,為減低成本,就有人想出了用螺絲替代熬湯,鮮是鮮,但湯色不清且有泥腥味,就用醬油遮蓋,也別有一功。以前的老蘇州人都知道。所以一般都吃白湯麵。
在蘇州,麵條屬東吳麵館和朱鴻興最具有特色,前者是髙湯醬色,後者是高湯本色。蘇州面現炒澆頭多:鱔絲面,爆魚面,腰花面,素交面,麵筋面和肉絲麵等等。跟蘇錫幫菜餚一樣,澆頭也有些偏甜。另外,蘇州面不放香蔥和辣椒,只放一些大蒜青末。
鎮館之寶當屬真珠舍利寶幢、秘色瓷蓮花碗、七君子墨竹圖、巨型犀角杯、居仁堂粉彩梅雀、末代官窯瓷器 。
蘇州博物館成立於1960年,館址太平天國忠王府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儲存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曆史建築物。1999年蘇州市委、市政府邀請世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2006年10月6日,蘇州博物館新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新館佔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餘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國忠王府,總建築面積達26500平方米,投資達3、39億元,是一座集現代化館舍建築、古建築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