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虎丘西溪雅集

虎丘西溪雅集

   陰曆三月初三 ( 陽曆 3 月 31 日 ) 下午,在虎丘西面山麓的“西溪環翠”景點內,由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和 蘇州平江書畫院聯合舉辦了“虎丘西溪雅集”活動。

  這次雅集特邀了各方面人士參與。 特邀人員有市政府、園林局領導及全國著名訓詁學家、學者朱季海;全國著名書法家、九六老人瓦翁;原蘇州市人大副主任、現為市關心下一代委員會主任周彩寶;原市委宣傳部部長範廷樞;蘇州市滄浪詩社社長魏嘉瓚; 琴師 :吳門著名琴師葉名佩、裴金寶; 參加的詩人有 著名書畫家、詩人施仁;著名書畫家、詩人崔護;平江書畫院院長江洛一;蘇州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詩人 潘 君明;蘇州市書協副主席、平江書畫院副院長潘振元;書法家、詩人吳溱;書畫家、詩人徐雲鶴;著名書法家費之雄;詩人張文鋆;書法家吳正貴;山水畫家章致中;花鳥畫家朱建平;花鳥畫家劉蘇;書法家、詩人劉達之;邢珮珮等。

  虎丘自古便有詩人雅集的傳統。明末,每年三月初三,文人墨客經常齊集虎丘,登高而誦,臨水而歌。在歷史上影響較大的至少有以下四個: 1 、 1464 年甲申秋九月上日,徐有貞 ( 華蓋殿大學士 ) 有一篇《雲巖雅集記》,記載詩酒賡酬之樂。 2 、 1653 年癸巳春日吳偉業與吳綺、葉方藹、顧宸等禊飲社集於虎丘。有“茂先往事風流在,重過蘭亭意惘然”等詩句。 3 、 1909 年柳亞子組織南社,第一次雅集就在虎丘的張東陽祠堂內舉行。 4 、 1924 年金天翮組織的有十二人參加的冷香閣雅集,並有黃賓虹等三人合作《探梅圖》,即現在所說的《虎丘冷香閣雅集一圖》。 1936 年金天翮再約諸友,為探梅雅集。請張善仔、張大千為圖,肖退庵篆書引首《蘇州虎丘冷香閣雅集二圖》,現藏蘇州圖書館。

  本次活動定在“西溪環翠”舉行,因為該處為虎丘舊十景之一,為陸龜蒙四十三世孫陸肇域於乾隆五十一年 (1786 年 ) 仿龜蒙別墅八景而建,咸豐十年毀於兵火。景點於 2002 年動工重建, 2003 年 6 月竣工,此處背靠虎丘西麓,利用原有山體上大片竹林和錯落的地勢,建有竹廊、竹亭、疊石與瀑布,溪水蜿蜒流過“西溪環翠”景點,並經“環翠閣”前庭院,流入環山河。在“環翠閣”庭院前的溪水邊,豎立的一塊卵石上,鐫刻了集王羲之字的“流觴”二字,有重現蘭亭曲水流觴景觀的含義,在此舉辦曲水流觴的雅集十分適宜。

  本次活動定於 農曆三月初三 ,是傳統的修契節。這次西溪雅集活動安排有三方面內容:一是修契、二是流觴、三是書畫筆會。這是一次盛世修契、納福吉祥的活動,具有深厚的傳統人文意義。 修契 活動起自春秋時代,文人雅士每年此時祈福以寄託滌穢避邪、修身整潔的良好意願。 流觴 是古代文人雅集詩文交流最具特色的一種形式,東晉王羲之蘭亭雅集以後,在歷史上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今天舉辦的流觴活動是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發揚,是反映昇平盛世的一種文化景象。 書畫筆會 將請瓦 翁 先生題手卷引首。請崔護為“虎丘西溪雅集圖”開筆。請書法家、詩人揮毫題詩(所有到場詩人全部參加)請 施仁 先生朗誦序文請 潘振元 先生朗誦跋文,並進行《虎丘西溪雅集》長卷交接儀式,由平江書畫院院長 江洛一 先生向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贈送書畫作品。

杭州西溪溼地龍舟文化節

  

  又是一年的端午即將到來,為了更為深入地挖掘龍舟文化,西溪溼地此次特別為本屆龍舟文化節,向全市人民徵集關於西溪龍舟老底子的照片。

  西溪的龍舟,作為杭州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很多老杭州人的心目中,佔據了整個農曆五月裡的記憶。划龍舟當天,鑼鼓喧天,百舟競渡、十里八鄉、萬人空巷,十幾萬人集中在西溪,來參觀這個一年一度的民俗盛宴。

  作為西溪人民最為重要的民俗活動,西溪龍舟賽至今已延續千年。新晉成為國家5A級景區的西溪溼地,也在經營、保護這塊溼地的同時,保留了老底子的文化傳統,讓其延續與傳承。又是一年的端午即將到來,為了更為深入地挖掘龍舟文化。

西溪樓啖煨筍

  杭州的美景可謂天下皆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俗語也流傳已久。也因為杭州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少不了外出賞景的雅趣風俗。而“西溪樓啖煨筍”就是明清時期至民國幾代杭州人春季出遊的一件賞心樂事。

  舊時,西溪盛產竹筍,錢塘門外至老餘杭一帶,自古以產筍而聞名。所產竹筍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也多。西溪最出名筍品是燕筍,因這種筍初露地面時,正是燕子至時,其色紫苞,故名。西溪另一款名筍,稱之“圓筍”。明代馮夢禎曾說:“法華多筍,日進錢塘門,以餐杭人購筍之需。”而法華山就在西溪。據上世紀三十年代《杭州新報》記載:“杭州蔬之最佳者,莫如筍,蓋四時皆有……春時有春筍,一名本園筍,夏月從土中掘得者,名邊筍,冬月名潭筍。錢塘、古蕩、法華山、留下並餘杭等處,多茅筍,乃茅竹所生。”高濂在《遵生八箋》中還說:“西溪啖筍至美。西溪竹林最多,筍產極盛。筍味之美,少得其真。”

  那麼古人津津樂道的“西溪煨筍”是怎樣做成的?古籍中也有答案。《遵生八箋》記載有“煨筍”的做法:“每於春中筍抽正肥,就彼竹下掃葉煨筍。至熟,刀截剝食,竹林清味,鮮美無比。”那麼,這一款被古人稱之“西溪煨筍”的小菜現在還有嗎?

  我請教過蔣村土生土長的西溪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沈慶漾先生。他說,過去西溪農民有一種很“鄉土”的食筍方法,稱作“黃泥烤筍”。現在用這種方法燒筍的人已經不多了,做法是這樣的:先取黃泥、鹽和清水拌成厚泥糊,塗裹在嫩筍的外殼上;然後將塗泥的筍,在炭火中烤至泥質乾燥色白、發硬,取出;敲掉筍外殼的黃泥,剝殼去根,再將筍肉切片或絲,裝盤。另備薑末、醬油、麻油和味精放在碗中拌和,澆在筍片上,就可以開吃了。沈先生說,做煨筍的作料與做功要求甚嚴:一是筍須剛出土的新鮮竹筍;二是火候有講究;烤久了筍會變味;火候不到,則有生腥味,也很難入口。若廚藝了得,則筍肉鮮嫩,入口清香甘純。

  聽人說,從前老餘杭一帶農民到溼地勞作,路途較遠,中午回家吃飯不方便,就在竹林裡就地挖筍,用此方法火煨竹筍充飢,既美味,又果腹,備受農夫歡迎。


西古鎮橋下街

  永嘉縣橋下鎮橋下街,這個地方很早就出名了,它是永嘉西溪流域古老的集鎮,遠近皆知。橋下街以“橋”字得名。據《永嘉縣誌》稱,宋代,橋下北面溪流上架一座簡易木橋,名為“涇渭橋”。橋的上方為橋上(今橋上村),橋的下方為橋下,即橋下街。   橋下街地理環境優越,山水風光優美,坐山臨江,水陸交通便利。南與鹿城隔江相望 ...

塔 東方比薩斜塔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經吟誦道“到蘇州不遊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因此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   虎丘是蘇州民間集會的重要場所。一年兩會已成為蘇州特色旅遊專案中的熱點節目。每年春季這裡都舉辦藝術花會,秋季 ...

藝術花會

  景區舉辦的虎丘春季藝術花會是根據虎丘山塘地區舊有的“三市三會”中花卉集市的習俗,創新發展而來的大型花卉展覽活動,已成為蘇州旅遊節的特色旅遊專案。   該活動舉辦時間為:每年 3 月 至 5 月 。   藝術花會透過植物造景, 體現春天的多姿多彩, 營造絢麗多姿的動人景色, 表達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

金秋民俗廟會

  虎丘金秋民俗廟會是景區根據山塘地區舊有的山塘出會習俗,創新發展而來的大型遊園活動。景區自 1994 年創新推出廟會以來,一直堅持“弘揚中華民俗文化、展現傳統廟會特色”的辦會宗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廟會已經成為蘇州旅遊市場中最具地方民俗特色和傳統文化氣息的旅遊活動。廟會為再現傳統民俗,展示民間 ...

春節年會

  鑼,舊時用於皇帝、官吏出行開道,故又稱開道鑼。皇帝上朝,宮廷聚會都要鳴鑼以示威嚴,吉祥之兆。古代宗教活動、民間逢年過節等喜慶場合,都要敲打大鑼祈福,這已經成為中國的傳統習俗。當年康熙、乾隆六下江南都曾到過虎丘祈福,每次都要鳴鑼以示威嚴、吉祥。傳說虎丘山上的神靈聽到鑼聲、收到真明命天子的祈禱,就會保佑老百姓 ...

西的由來

  西溪最初是因唐宋時期錢塘縣西部的一條溪水而得名。據史料記載,西溪作為溪水的名字約始於唐朝,這和西湖還有著聯絡呢:唐代以前,今日西湖古稱錢塘湖,到了唐代,白居易為杭州刺史前後,因錢塘湖地處城西而被民間稱為“西湖”,而這條溪水,則因地處西湖之西而得名。   西溪國家溼地公園,自然地形以魚塘為主,呈現著河汊縱橫 ...

西溼地一日遊

  1、西溪溼地位於杭州市區西北角,交通還是很方便的,溼地南面是 杭州 汽車西站,好幾輛公交車的終點站也在那裡,打車公交自駕都很方便。   2、西溪溼地並不是全部區域都收費的,所以請保管好門票,進出特定區域需要檢視門票。   3、離汽車西站最近的是位於西溪溼地最東面的西溪天堂,雖然也是出入口之一但離景區較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