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虢國夫人遊春圖的作者

虢國夫人遊春圖的作者

  《虢國夫人遊春圖》是唐代畫家張萱的作品 ,原作已佚,現存的是宋代摹本,因金章宗完顏璟判斷失誤而題為宋徽宗摹本,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此圖描繪的是天寶十一年,再現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出遊。《虢國夫人遊春圖》重在人物內心刻畫,透過線描和色調,濃豔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滯。全畫構圖疏密有致,錯落自然。人與馬的動勢舒緩從容,正應遊春主題。畫家只以溼筆點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瀠清新。圖中用線纖細,圓潤秀勁,在勁力中透著嫵媚。設色典雅富麗,具裝飾意味,格調活潑明快。畫面上洋溢著雍容、自信、樂觀的盛唐風貌。

虢國夫人遊春圖區域性臨摹步驟

  用鉛筆起好稿子後,複製到娟上或宣紙上。先以重墨勾勒人物長袍、靴、帽、髮鬢處,接著勾勒馬匹,馬匹用墨次之。然後細心描繪人物臉部和馬韉上的圖案,用淡墨虛線勾勒。

  以淡墨分染衣紋,再平罩淡墨青(花青加淡墨)一二次。腰帶等處罩染曙紅。馬用極淡的赭墨渲染的同時,注意黃色花斑的形狀,並在馬的前額與前胸留白。韁繩、紅纓及馬韉上的色彩先平塗一遍。

  用墨青深入分染長袍衣紋,然後統罩花青使其沉著統一。馬匹色斑以深線不同的墨色、赭墨和赭石色點染,然後提染前額、前胸、和臀部上的白色,馬鞍韉上圖案的色彩進一步細緻化,韁繩、紅纓也漸漸加厚。

  利用絹本透明的質地,在畫的背面平塗或渲染色彩,以增加正面色彩的厚重感。用白粉反襯臉部、手部,髮鬢和靴子用重墨反襯。紅色馬韉和紅纓反襯的顏色可相應厚重一點,正面清淡的色彩,反襯時須謹慎,逐步加深,隨時從正面觀察畫面效果,以免過頭。

  最後,按畫面墨色、顏色的不同層次,用農墨或重墨復勾或提染一遍。這樣臨摹基本就完成

虢國夫人是誰

  虢國夫人楊氏,唐玄宗李隆基寵妃楊玉環的三姐,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

  虢國夫人早年隨父居住在蜀中。初嫁裴氏為妻,裴氏早亡。楊貴妃得寵於唐玄宗以後,虢國夫人和楊貴妃的另兩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並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分封她們三人為國夫人,分別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夫人

  虢國夫人,楊氏,唐蒲州永樂人,即今山西芮城縣人,生年不詳,約卒於唐肅宗至德元載,即756年,安史之亂時在出逃中被迫自殺,是唐玄宗李隆基寵妃楊玉環的三姐,她早年隨父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長成後嫁裴氏為妻,裴氏早亡,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並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分封她們三人為國夫人,分別為虢國夫人、韓國夫 ...

漢宮作者

  1、漢宮春曉圖的作者是仇英,明代繪畫大師,(約1497-1552)字實父,號十洲,原籍江蘇太倉,後移居蘇州。中國明代繪畫大師,吳門四家之一。   2、仇英尤其擅畫人物,尤長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物件,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豔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為“ ...

山居作者

  1、黃公望(1269-1354或1358),元代畫家。自稱浙東平陽人。陶宗儀《輟耕錄》稱其“本姓陸”,出繼溫州平陽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等。   2、黃公望曾為中颱察院掾吏,一度入獄;後入全真教,往來杭州、松江等地賣卜。工書法,通音律,能散曲。擅畫山水,得趙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 ...

山居作者是誰

  1、富春山居圖作者是黃公望。   2、黃公望(1269-1354或1358),元代畫家。自稱浙東平陽人。陶宗儀《輟耕錄》稱其“本姓陸”,出繼溫州平陽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等。   3、黃公望曾為中颱察院掾吏,一度入獄;後入全真教,往來杭州、松江等地賣卜。工書法,通音律,善詩詞散曲。 ...

山居作者是誰

  1、富春山居圖作者是黃公望。   2、黃公望(1269-1354或1358),元代畫家。自稱浙東平陽人。陶宗儀《輟耕錄》稱其“本姓陸”,出繼溫州平陽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等。   3、黃公望曾為中颱察院掾吏,一度入獄;後入全真教,往來杭州、松江等地賣卜。工書法,通音律,善詩詞散曲。 ...

山居作者是誰

  《富春山居圖》的作者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其創作於1350年。《富春山居圖》是一幅紙本水墨畫,也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以浙江富春江的景色為主。黃公望一生工書法、通音律、善詩詞散曲,尤其擅長畫山水,其創作的《富春山居圖》屬於國寶級文物。   富春山居圖作者是誰   《富春山居圖》的作者是黃公望,他是元代畫家, ...

女史箴作者是誰

  1、《女史箴圖》為中國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   2、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3、作品描繪女範事蹟,有漢代馮媛以身擋熊,保護漢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絕與漢成帝同輦,以防成帝貪戀女色而誤朝政的故事等。其餘各段都是描寫上層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