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蜀國是魏國所滅的。
蜀漢後期,姜維的北伐使得蜀漢國力耗損巨大,宦官黃皓、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老臣張翼都開始反對姜維北伐,姜維感到壓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儲備軍資,繼續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黃皓,但因劉禪十分寵信黃皓而無能為力。
公元263年,姜維得到鍾會治兵關中的訊息,上表劉禪調遣張翼、廖化駐守險要,但黃皓聽信鬼神之說,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蜀漢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軍五路伐蜀,攻入漢中,劉禪才派張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為時已晚。姜維將鍾會大軍阻擋在劍閣,卻沒想到鄧艾從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殺敗諸葛瞻,劉禪一方面掉閻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議。譙周力排眾議,勸劉禪投降。
而姜維接到劉禪的敕令後,試圖借鍾會之手復國,但是計劃洩漏,姜維、鄧艾、鍾會全部被殺,自此,蜀漢徹底滅亡。
蜀國被魏國滅的。蜀國自諸葛亮死後,國家就已經搖搖欲墜。當時司馬昭想奪取魏國政權,就得先滅掉蜀國和吳國。首當其衝就是蜀國。當魏軍帶領軍隊打來蜀國的時候,蜀漢後主劉禪就嚇得六神無主,竟立馬投降了。蜀漢政權就這樣被魏國滅亡了。
蜀漢,221年5月15日 -263年,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1、秦國是被劉邦所率領的楚軍滅國的,公元前207年十月,劉邦突破函谷關,最後都城咸陽陷落,秦王子嬰出城投降,秦朝滅亡。
2、秦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將飛廉之子惡來之後。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
莒國,周朝諸侯國,國君為己姓。公元前431年莒國為楚國所滅,但是莒國全境後來被齊國佔領。
莒國建國於公元前1046年,建國君主是己茲輿期。是山東東夷中最強的國家,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敘述:“莒雖小國,東夷之雄者也。其為患不減於荊、吳”。齊桓公為公子時,曾到莒國避難,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漢書地理志 ...
吳國在春秋時被越國所滅。
越國在戰國時被楚國所滅。
吳國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割據政權,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 孫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
越國,處東南揚州之地,是中國夏朝、商 ...
公元前223年楚國滅於秦國。
楚國簡介:
楚國是世界歷史上古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最大的諸侯國,楚人是華夏族南遷的一支,興起於荊楚,現今是湖北地區,大地的楚部落,其國君為熊氏,繁榮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223年滅於秦國。
覆亡經過:前263年, 楚考烈王繼位,任用春申君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趙國解 ...
1、燕國是被秦國戰勝而滅亡的。
2、前232年(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國做人質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國。前228年(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破邯鄲,趙公子嘉逃到代地,秦軍兵臨易水,燕國統治集團一片驚惶。太傅鞠武主張與代、齊、楚、匈奴聯合共同抗秦,太子丹認識到諸侯均服秦,不可能再組織合縱,而採取刺殺手段。
3 ...
紀國,古書和金文中也稱己國,是位於商朝東方的諸侯國,國祚延續到西周到春秋時代。國君為姜姓。國都紀,位於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的西南岸的今壽光市。紀國位於齊國以東,萊國以南。疆域不亞於齊國或魯國。周夷王年間,王烹殺齊哀公。傳說是紀侯進讒言的緣故。兩國結仇。齊國一直伺機吞併紀國,報仇是一個原因,其實滅紀是 ...
月氏是被匈奴所滅。
《漢書張騫傳》中記載。月氏已為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他。
相關知識拓展:
月氏為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早期以遊牧為生,住在北亞,並經常與匈奴發生衝突,其後西遷至中亞消滅當地的大夏。這時月氏開始發展,慢慢具有國家的雛型。由於大月氏位處於絲綢 ...
蜀國和巴國都是被秦朝所滅,秦滅巴蜀之戰是秦惠文王時期的一場大戰,秦國司馬錯率軍滅亡巴、蜀兩國,設立為郡。秦滅巴蜀,為滅楚和統一六國準備了條件。
秦王採納了司馬錯的主張,命張儀、司馬錯率軍經金牛道攻蜀。蜀王親自率軍至劍閣東北抵禦,兵敗逃亡,被秦軍殺死,蜀國滅亡。之後,張儀、司馬錯等人又攻滅苴、巴兩國,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