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意思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意思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意思是身體力行親身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論語·學而篇》第6章。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首位,而將書本知識的文化學習放在第二位。在歷史上,由於階級的需要,無論是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政治服務的,尤其是對於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非常重視,把“德”排在“識”的前面。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的意思

  1、對人處事要懷著一顆善心,要親近有仁德的良師益友。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要去學習文化知識。 出自《弟子規》

  2、小故事:三國時期,有一個叫董遇的人,從小家裡很窮,他必須整日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的知識很淵博,人們都很佩服他。紛紛前來求教,並問他是如何學習的。董遇聽了,告訴他們說:學習要利用‘三餘’,‘三餘’就是三種空餘時間。冬天為一年之餘;晚上為一天之餘;雨天為平日之餘。人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董遇只要一有空閒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他是透過利用空閒時間學習提高自己水平的。

有餘力則學文的意思

  有餘力,則學文的意思是: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有餘力,則學文語出《弟子規》: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意思是: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餘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當把這些立身處世的德行都紮實地學好,如果還有空餘的時間,則可以多看些好的文章,也就是“學文”。古代的文章是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所以古人寫文章非常慎重,都是真正有把握可以利益後人,才把它留下來。應該學習這種精神,謹慎對待自己的言行。


學問無盡的意思是什麼

  有識則學問無盡的意思是有識見,則知道學問是沒有窮盡的。出自清朝曾國藩的《曾文正公全集》,原文: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文正公全集》是2011年中 ...

不得反求諸己的諸的意思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諸”是:“許多”的意思,出自《孟子·離婁上》,這句話的含義是:(如果)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應該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與孔 ...

取之有度用之常足什麼意思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意思是:取用資源等要有限度,使用它們要有節制,那麼就時常能充足。“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這句話出自司馬光《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四。   原文:“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不節,則常不足”。   釋義:靠自然的力量生長之 ...

成是什麼意思

  有恆則成是指:如果一個人做事有恆心、有毅力,就一定會成功。恆在此處的意思為久遠,長遠。   相關近義詞如下:   1、有恆乃成:只要堅持到底,就一定會成功;   2、堅持不懈:堅持到底,毫不鬆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恆,比喻有恆心,有毅力;   3、持之以恆:長久的堅持下去;   4、鍥而不捨:不斷地雕刻,比喻 ...

能有所不為的意思是什麼

  1、人如果有了羞恥之心,有些不該做的事情就能夠不去做了。一個懂得羞恥的人,就會主動拒絕做一些事情。確實如此,人世間最寶貴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一顆正直無私、品行高尚的君子之心。君子,當有所不為,方顯個人魅力,成就自己。   2、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出自朱熹《朱子語類》卷十三,一個人有了羞恥心,就能不做那些不 ...

餘力不足意思

  心有餘而力不足,形容有意[幹某事]而客觀上(如身體)不允許。出自《論語·里仁》。《紅樓夢》第二五回:“我手裡但凡從容些,也時常來上供,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茅盾《子夜》三:“只是兄弟一個人,也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而不思罔罔的意思

  1、意思是迷惘。   2、出處:孔子《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釋義: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便會對思想有害.這裡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係,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