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爭先恐後:搶著向前,唯恐落後;
2、眾說紛紜:多而姑亂,人多嘴雜,議論紛紛;
3、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4、群雄逐鹿:形容各派勢力爭奪最高統治地位;
5、中原逐鹿:常比喻帝位、政權;指群雄並起,爭奪天下。
1.眾說紛紜:人多嘴雜,各有各的說法;
2.議論紛紛:表明各種意見的言論多而雜亂;
3.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雜,其說不一。也形容饒舌,多嘴;
4.街談巷議:在街巷中談說議論,形容議論紛紛;
5.交頭接耳:形容兩個人湊近低聲交談。
楚氛甚惡、好逸惡勞、神憎鬼厭、望而卻步、餘食贅行。
楚氛甚惡:比喻俗惡之氣令人可憎。
好逸惡勞: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神憎鬼厭:形容十分讓人憎恨討厭。
望而卻步:形容事物可怕或討厭,使人一看就往後退縮。
餘食贅行: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贅疣,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
1、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濟濟一堂:濟濟,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3、摩肩接踵:肩碰著肩,腳碰著腳,形容人多擁擠。
4、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5、人來人往:人來來往往連續不斷,也形容忙於應酬。
6、項背相望:原指前後相顧, ...
1、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3、熙熙攘攘,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4、門庭若市,庭:院子;若:像;市:集市。門前和院子裡人很多,像市場一樣。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 ...
排山倒海:排:排開;倒:翻倒。推開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出處:
《資治通鑑·齊紀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宋·楊萬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示例 ...
1、大庭廣眾:大庭,寬大的場地,廣眾,為數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開場合;
2、人山人海: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3、比肩接踵:也稱比肩繼踵,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
4、蜂屯蟻聚: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處;
5、交頸並頭: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 ...
1、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車馬等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
2、挨肩擦背:形容人多擁擠;
3、比肩繼踵: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4、三五成群:形容一群人在一起;
5、萬頭攢動:形容許多人聚集在一起;
6、人流如潮:形容人很多;
7、人頭攢動: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較大;
8、人來人往:形容 ...
一呼百應。意思:指一人召喚,百人響應。形容響應附和的人眾多。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第五卷:當前快意,一呼再諾者,人隸也。
近義詞:一呼百諾、應者雲集、響應風從。
反義詞:孤立無援、孤家寡人、孤掌難鳴。
成語:成語是漢語詞彙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 ...
“很多人寫成患”,象徵人很多,造成了禍患,由此可以推理謎底為:人滿為患。
人滿為患,是一個漢語成語。
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客棧小,已經人滿為患。”
釋義:
因人多造成了困難。
例句:
各地監獄,都有人滿為患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