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裡山河的成語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杜預注:“晉國外河而內山。”
2、表裡山河,漢語成語,拼音是biǎo lǐ shān hé,意思是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1、表裡山河的成語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杜預注:“晉國外河而內山。”
2、表裡山河,漢語成語,拼音是biǎo lǐ shān hé,意思是外有大河,內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表裡山河一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時,晉楚決戰之前,子犯勸文公參加決戰,他認為即使仗打敗了,憑太行山和黃河之險,也可固守無虞。後常用“表裡山河”說明地理國防之固。
表裡山河最初指的是春秋時期的晉國,而不是現在的山西,晉國從最初封地“河汾之東方百里”,到晉獻公時期的“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大致範圍包括“西有河西,與秦接境,北邊翟,東至河內”,也就是山西境內臨汾和運城兩塊盆地,是晉國春秋中期的實控版圖,晉國擁有山西全境是文公之後歷經五代君侯大肆擴張的結果。巔峰時期包河南、河北的一部分。
表裡山河一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表裡山河一詞是一個漢語成語,它的意思是外面有大河,內部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比較偏正式。表裡山河的成語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展開的著名的城濮之戰。
表裡山河一詞出自
表裡山河這個成語大家一定都比較熟悉,它其實是出自於《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中。成語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錄過僖公二十八年,晉國和楚國開展了城濮之戰,楚國的軍隊在嶲地背後駐紮,晉候擔心他們來偷襲。
每每聽到童謠“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足謀。”晉候就更加擔心了。此時,子犯進諫說:“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所以晉候決定依據其地勢進行進攻。表裡山河就是由此而來。
表裡山河的意思
表裡山河一詞中的表裡就是指內外,而山就是指高山,河就是指大河,所以它的意思就是指外有高山,內有大河,指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表裡山河一詞偏正式,一般作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