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字本初,漢族,汝南汝陽人,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將軍、太尉,封鄴侯。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弟袁術則稱仲家皇帝。建安四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後至官渡之戰,敗於曹操,後在平冀州叛亂之戰獲勝後病死。是東漢西園八校尉之首,十八路諸侯的盟主。
袁紹,字本初,漢族,汝南汝陽人,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官至大將軍、太尉,封鄴侯。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弟袁術則稱仲家皇帝。建安四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後至官渡之戰,敗於曹操,後在平冀州叛亂之戰獲勝後病死。是東漢西園八校尉之首,十八路諸侯的盟主。
袁紹,於202年6月28日去世,字本初,汝南汝陽人,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袁紹出身東漢名門”汝南袁氏“,自袁紹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袁紹早年任中軍校尉、司隸校尉,曾指揮誅殺宦官。初平元年即190年,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於建安四年即199年的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河北,勢力達到頂點。但在建安五年即200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建安七年即202年,袁紹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病逝。
袁紹手下有四大謀士,即田豐、許攸、審配和逢紀。
1、田豐(?-200年),字元皓,鉅鹿(今河北鉅鹿一帶)人,一說渤海人。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臣,官至冀州別駕。其為人剛直,曾多次向袁紹進言而不被採納,曹操部下謀臣荀彧曾評價他“剛而犯上”。後因諫阻袁紹征伐曹操而被袁紹下令監禁。官渡之戰後,田豐被袁紹殺害。
2、許攸(?-204年),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併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於官渡。後許攸隨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3、審配(?-204年),字正南,魏郡陰安(今河北清豐北)人。為人正直, 袁紹領冀州,審配被委以腹心之任,並總幕府。河北平定,袁紹以審配、逢紀統軍事,審配恃其強盛,力主與曹操決戰。官渡戰敗,審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譖見疑,幸得逢紀力保。袁紹病死,審配等矯詔立袁尚為嗣,導致兄弟相爭,被曹操各個擊破。曹操圍鄴,審配死守數月,終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4、逢紀(?-202年,逢音páng,古同“逄”),字元圖,南陽人。袁紹逃離董卓勢力範圍時,與逢紀、許攸同到冀州。袁紹甚為賞識逢紀的智謀而重用。袁 紹初到冀州,依賴韓馥提供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