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裴德思:中國的儒家“聖誕節”

裴德思:中國的儒家“聖誕節”

  

  孔子也有“聖誕節”?

  孔子在古代有很多名字,如大成至聖文宣王、大師、孔夫子等。但是和基督教聖經中的聖誕老人尼古拉斯(Nicholas)或者(Santa Claus)不同,孔子不是基督教聖人而是中國聖人,更確切地說,孔子是聖人。

  儒家的聖人(有數百位之多)就像佛教的佛一樣與歐洲特徵格格不入的。他們培育塑造理想的人格,成為以家庭為基礎的中國價值觀傳統中的最高成員,聖人擁有最高的道德標準,即德,他們使用仁義禮智信的原則把所有人都當作大家庭的一員。

  但是,即使在中國,也只有少數學者被稱為“聖人”。這是因為這個詞和概念被小心翼翼地從思想史中挪走了。對17世紀和此後的西方傳教士來說,孔子被錯誤地當成基督教的神一樣崇拜,因而是就像西方的聖徒傑羅姆(Saint Jerome)或本篤(Saint Benedict)一樣的真正的“聖徒”。

  1688年,藍登爾·泰勒(Randal Taylor)寫到“中國的起源並不是在大洪水之後不久,雖然如此,我們依然得出中國第一代居民很可能真正瞭解上帝和創世說的結論。”這是將中國完全基督教化的開始。時至今日,北京依然生活在2012年(西方人的耶穌基督紀年),中國人仍然慶祝聖誕節。與此相反,歐洲人中有誰知道今年是孔子誕辰2563年週年呢?

  中國的聖人是如何敗給西方文化帝國主義的呢?中文詞彙“聖”在《淮南子》中出現了260次,在《孟子》中出現了48次,在《春秋繁露》(董仲舒所著,是漢代重要著作---譯註)中出現了132次,在《荀子》中出現了157次,在《老子》中出現了33次,在《莊子》中出現了149次,在《鶡冠子》(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譯註)中出現了81次,在《易經》中出現了40次,在《論語》中出現了8次,在《史記》中出現了185次。雖然它無所不在,但是西方學者顯然從來沒有認真讀過這些著作或使用過這個術語,為什麼呢?

  正如美國曆史學家霍華德·津恩(Howard Zinn)曾經寫的,“如果歷史中漏掉了什麼,你是根本不知道它被漏掉了的。”西方人毫無顧忌地竭力透過翻譯扭曲中國的起源。英國、法國和德國哲學家、神學家、和小說家給孔夫子戴了各種帽子,如哲學家、聖徒、老師、東方三博士之一、或聖人,完全按當時的潮流,什麼流行就用什麼,但恰恰沒有用真正的術語“聖人”。中文(其他國家的)裡的數萬關鍵概念就這樣被排除在世界歷史之外。實際上,西方翻譯讓中國丟掉了人文工程,使其看起來似乎根本就沒有起源一般。

  有些學者試圖說服筆者相信中國必須參與和西方的對話,他們的意思是“用英語”。對此,我想說的是,不錯,但只有在中國人也把自己的術語帶上談判桌的時候才行。否則,所謂的與西方對話將永遠是西方人的獨白。其實,這意味著辨認出不可譯之處,並傳播這些獨特的文化概念。當今歐洲很多中國問題專家的著作之所以不充分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用中國術語描述中國。

  從傳統上說,歐洲思想家經常隨意地翻譯中國,總是按照自己的文化預測來處理中國思,如“the sage/le sage”成為英國和法國在當今翻譯聖人時更喜歡的(中立的)詞,但是德國就不一樣。德國人更喜歡的詞語是聖經詞語“Heilige”,意思是聖徒或聖人。原因很簡單,德語與法語或英語不同,保留了名詞“sapientia”(表示智慧的拉丁語詞彙)不用來指人而指童話或傳說的傳統。

  只要西方的中國學仍然充斥著誤導人的歐洲術語,西方就不能從亞洲學到任何新東西。在本世紀,我們有必要拋棄錯誤百出的西方譯文。東方不僅僅是西方語言的附錄,除了西方人喜歡的譯本之外,還可以為西方提供很多值得學習的東西。

  關鍵是採用中國術語,這樣,將來某一天,我們將擁有一些值得慶賀的確切和忠實反映中國文化的東西,阿門。

少林釋延魯:中國功夫非花拳繡腿

  河南衛視跨年——《武林風》全球功夫盛典開戰在即,諸多疑問紛至沓來:中國功夫在實戰搏擊中是否實用?在世界最高級別的擂臺上能否立足?面對這些疑問,少林、武當、峨眉這三大門派掌門人共同“論劍”,探討中國功夫走向世界時,如何以硬實力面對衝擊。

  少林釋延魯:中國功夫缺少展示平臺

  少林是中國武林的泰斗,少林武功更是博大精深。而少林武僧團總教頭釋延魯聲音洪亮,說話擲地有聲,正如少林功夫的陽剛。

  “中國功夫絕不是花拳繡腿。”面對小編對於中國功夫是否能在世界搏擊領域立足的疑問,釋延魯朗聲回應說,“我們只是缺少展示與競技的平臺。”

  釋延魯表示,中國功夫受到世人關注,除了影視作品的影響,最重要的還是靠自身絕對實力。之所以會被稱為“功夫”,是因為其一招一式都是從實戰中演化而來,並且需要習武者花工夫練習、花心思領悟。

  武當李光富:武術是一種交流

  宋人張三丰所創武當派為內家之宗,其功法特點是強筋骨、修內功,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以短勝長,以慢擊快,以意運氣,以氣運身”。

  武當山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聲音柔和,講話舒緩,正如武當之柔。對於中國功夫,他有自己的獨到理解。

  “武術是一種文化,習武則為養生及強健身體。”李光富認為,武術是一門傳統文化,絕非讓人好勇鬥狠。他也認為“只有透過交流、對比,我們才能對自己有新的認知,才能更進一步。”

  峨眉汪健:摒棄武術中“皇帝的新裝”

  峨眉派功法介於少林陽剛與武當陰柔之間,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並用,攻防兼具。所謂“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方是峨眉。”

  而峨眉掌門汪健聲音清朗,言語十分有條理,他的見解則與少林武當針鋒相對。汪健坦言自己十分關注河南衛視《武林風》節目,他的弟子“峨眉小強”就在《武林風》中取得了佳績。

  汪健坦言,中國功夫中,的確有一些內容如“皇帝的新裝”一般,只講究氣勢、架勢,卻缺乏實用性:“雖然中國功夫有獨到之處,但更需要加以辨別、去偽存真,才能取得長足進步。”

大明湖:中國第一泉水湖

  在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有一個由城內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大明湖。大明湖是赫赫有名的濟南三大名勝之一,早在唐宋時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絃的美景而聞名四海,有“中國第一泉水湖”之稱。現在看大明湖,就如一面高傲的明鏡,悠然自得的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沉醉的目光。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臺、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盪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亭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沿湖的亭臺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臺,十分雅緻,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餘。湖對面北岸高臺上有元代建的北極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臺煙樹,皆成圖畫。清代書法家鐵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作為一處天然湖泊,大明湖水來源於城內珍珠泉、濯纓泉、芙蓉泉、王府池子等諸泉,有“眾泉匯流”之說,水質清冽,天光雲影,游魚可見。大明湖水源充足,排水便利,故有“恆雨不漲,久旱不涸”的長處,經年水位恆定。水深平均兩米左右,最深處約四米,沿湖岸邊一米左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大明湖風景的最好寫照。大明湖歷史悠久,湖名見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間,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濟水注》中便有記載:“濼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則湖。”文中所指大明湖位置在今五龍潭一帶,而現今大明湖一帶水域則名“歷水陂”。另有史料記載,那時的大明湖稱歷下波或歷水波,南至濯纓湖,北至鵲山和華不注山,也就是說現在的大明湖、五龍潭和北園是相連的一個大湖,湖闊數十里,平吞濟濼。六朝時,因湖內多生蓮荷,曾名“蓮子湖”,隋唐時它既名“蓮子湖”(見段成式《酉陽雜俎》),又名“歷水陂”。大明湖以它的秀美風姿贏得了古往今來眾多人士的詠贊篇章:“冬泛冰天,夏挹荷浪,秋容蘆雪,春色楊煙,鼓枻其中,如遊香國”;“鷗鷺點乎清波,蕭鼓助其遠,固江北之獨勝也。”晚清大文學家劉鶚對“佛山倒影”的描寫,更是引人入勝:“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裡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里長的屏風。正在歎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的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裡,顯得明明白白。那樓臺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


思想碎片中國”的由來(一)

  根據於省吾先生在《釋中國》一文的論證,“中國”一詞至遲出現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證 據,是1963年在陝西雞賈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為古代的灑器,用青銅製成)上的銘文。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餘其宅茲中 國,自之闢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後,就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報 ...

班固歷史儒家化的推手

     班固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生於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父親班彪是一個史學家,曾作《後傳》六十五篇來續補《史記》。《漢書》就是在《後傳》的基礎上完成的。和 帝永元元年,班固隨從車騎將軍竇憲出擊匈奴,參預謀議。後因事入獄,永元四年死在獄中。那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志》沒有寫成,漢和帝叫班固的妹 ...

司馬臺中國長城之最

     長城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密雲縣境內的長城最早修築於北齊,現存長城建築主要是明代修建的。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和人為破壞,現儲存最好的當屬古北口境內的司馬臺長城。   此段長城始建於明朝洪武初年,是一段偏離原北齊長城基礎的明長城。其設計者是鼎鼎有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他在任薊鎮總兵時,到古北口勘察,發 ...

徐小明中國真功夫在進步

  香港導演徐小明的兩部電視連續劇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地曾掀起功夫熱潮,他的《霍元甲》、《陳真》都是中國武術功夫片的經典。從6月14日開始,徐小明就來到西安應邀觀看了中國真功夫武術散打百強賽,6月16日第二階段比賽落下帷幕後,徐小明接受了記者們的採訪,暢談了他對比賽的看法並且在記者們的深挖下,回憶了當年在片場 ...

還有多少“房X”在潛伏?

   1月17日,陝西神木“房姐”的帖子在網上熱傳。文章稱神木縣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龔愛愛在京有20多套房產,總價值近10億元。她還有另一個名為龔仙霞的身份證。媒體調查發現,龔愛愛確有兩戶口,大致確認其有三套房。   “房叔、房嬸、房爺、房妹、房姐”……,層出不窮的“房X”令人眼花繚亂。隨著網路舉報不斷更新,還 ...

劉道玉中國高校犯了狂躁病

  “大學病了。是什麼病?我覺得犯了狂躁病,極度亢奮,不能自已。”武漢大學原校長、知名教育改革家劉道玉27日下午在深圳說。      武漢大學原校長、知名教育改革家劉道玉   在深圳特區報主辦的“國民教育與高校改革”論壇上,劉道玉與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平原就高校面臨的問題及應對展開對話 ...

加藤嘉一中國大學生不能承受孤獨

  “現在中國的大學生缺乏自立性,總是希望別人來替自己做選擇。”20日,身穿銀灰色外套,系斑馬斜紋領帶的日本籍作家加藤嘉一在南京先鋒書店為其新書《加藤嘉一:致困惑中的年輕人》舉行籤售時作上述表示表示。此言一出,立即引發現場觀眾的深思。      日本籍作家加藤嘉一   “中國的父母喜歡替自己的孩子做選擇,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