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褚遂良哪個朝代

褚遂良哪個朝代

  他是唐朝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融匯漢隸,豐豔流暢,變化多姿,自成一家,於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書法家。他的傳世書跡有楷書《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伊闕佛龕》。

褚遂良的書法特點是什麼

  褚遂良的楷書作品出現前後兩種不同的風格,前期的《伊闕佛龕碑》和《孟法師碑》書體大致相同,均用方筆,起筆露鋒,鉤等筆畫的收筆直出未回鋒,字畫提按不明顯,保持了歐、虞的書體特色,在運筆和結體上,大量摻入了隸書的體勢,選擇性的吸收創新、化為己用。

  《房玄齡碑》和《雁塔聖教序》是其晚期的作品,兩者一個峻整嚴飭,一個空靈飛動,在用筆上由以骨取勝的平直的二分筆轉向以筋取勝的一、二分筆兼用,筆畫起伏多姿,跌宕有致,曲筆兼用,表現出強烈的節奏感。

  褚遂良書法能汲取眾家之長,不被前輩們多抑制,他的字給人感覺骨肉分量達到均衡,且剛柔並濟,清朗秀勁,英俊瀟灑,力和美、骨與韻趨於一體。

褚遂良書法有哪些

  褚遂良書法有:《蘭亭八柱帖》、《三藏聖教序》、褚遂良楷書《心經》拓本等。其中《蘭亭八柱帖》褚遂良摹蘭亭序,烏金精拓,刻拓俱佳,經摺裝,半開縱29.8釐米,橫17.3釐米。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陽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書法家。褚遂良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追隨薛舉,為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升尚書右僕射,封河南郡公。後出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召回,任吏部尚書,監修國史,旋為尚書右僕射,知政事。因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後,被貶為潭州(今長沙)都督。武后掌權後,遷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貶愛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於任上。天寶六載(747年),配享高宗廟庭。諡號“文忠”。


簡介及作品

  1、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錢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書法家,弘文館學士褚亮之子。   2、出身河南褚氏,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期,追隨西秦霸王薛舉,擔任通事舍人。歸順唐朝後,得到唐太宗重用,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累遷中書令,執掌朝政大權。貞觀二十三年( ...

為什麼不是楷書四大家

  褚氏寫楷書,速度感明顯,不便仿照,後人學褚遂良的字型殊為不易,影響沒有四大家深遠,而不能成為楷書四大家。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分別指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趙體。楷書四大家對東亞書畫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把書法藝術推向了一個歷史 ...

長孫無忌和是忠臣嗎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是忠臣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時期凌煙閣24功臣之首,在李世民奪取皇位繼承權的兵變中,長孫無忌是首功之人。無論是其輔佐唐太宗時期,還是輔佐唐高宗時期,其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維護皇帝的中央集權。後因反對武則天,被誣陷謀反。長孫無忌畢生忠於大唐王朝。作為唐朝的開國元勳,他盡力協助唐太宗、唐高宗 ...

唐朝的是個什麼人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政治家、書法家,陽翟即今河南禹州人,博學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時跟隨薛舉為通事舍人,後在唐朝任諫議大夫,中書令等職,唐貞觀二十三年即公元649年與長孫無忌同受太宗遺詔輔政,後堅決反對武則天為後,遭貶潭州都督,武后即位後,轉桂州都督,再貶愛州刺史,唐顯慶三年即公元658年卒。褚遂良工於書法 ...

關於唐朝

  唐朝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政治家、書法家,陽翟人。具有才華,精通很多文史,擅長書法,與歐陽詢、虞世南、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擔任過諫議大夫,中書令等職,唐貞觀二十三年,與長孫無忌一同接受唐太宗的遺詔,輔助朝政,後來堅決反對武則天為後,貶到潭州為都督,武后即位後,轉到桂州為都督,最後,貶到愛州 ...

唐代大臣儲是怎麼死的

  高宗欲廢王皇后,立武昭儀為皇后。他竭力反對廢立,由此被貶為潭州都督,轉桂州都督,又貶愛州刺史,顯慶三年死於任所。   褚遂良,字登善。祖籍河南陽翟,晉末南遷為杭州錢塘人,出生於名門貴族。他的父親褚亮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當時正任散騎常侍一職,與虞世南、歐陽詢等人為好朋友。同時也是秦王李世民文學館十八學士之 ...

文化是什麼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佈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館施昕更先生首先發現於餘杭市良渚鎮而命名,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   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