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時間:農曆四月初八至五月十八
節慶地點:湖北黃石西塞山長江之濱
節慶內容:黃石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至五月十八都為舉行西塞山神舟會,藉此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表達人們驅邪除瘟、消災去病,祈求安康的美好願望,節慶活動歷時40余天。從節日的第一天,人們就開始用當地的茅草、油菜禾,以及少量的木料扎製成神舟,整個神舟雕樑畫棟、色彩鮮豔,高大壯觀,工藝精美,節日的最後一天,會舉行隆重的神舟下水,此外,節日期間會舉行盛大的賽龍舟、品粽子,以及祭祀屈原等系列活動。
相關介紹:西塞山神舟會,是以祈福求祥祭祀屈原為主題的端午民俗活動,至今已沿襲2000餘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現在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湖北省黃石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至五月十八都為舉行西塞山神舟會,藉此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表達人們驅邪除瘟、消災去病,祈求安康的美好願望,節慶活動歷時40余天。從節日的第一天,人們就開始用當地的茅草、油菜禾,以及少量的木料扎製成神舟,整個神舟雕樑畫棟、色彩鮮豔,高大壯觀,工藝精美,節日的最後一天,會舉行隆重的神舟下水,此外,節日期間會舉行盛大的賽龍舟、品粽子,以及祭祀屈原等系列活動。
西塞山神舟會,是以祈福求祥祭祀屈原為主題的端午民俗活動,至今已沿襲2000餘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現在已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歷經近千年流傳至今,作為屈原的故鄉湖北的荊楚人士,為了紀念這位先人則有著更加特別的習俗。西塞神舟會便是產生於悠久深厚的湖北文化土壤中。
西塞神舟會是黃石市西塞山道士洑村民眾自發自願組織參加的,以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壽延年為核心主題的端午節會活動,有著久遠的歷史。
西塞山地區位於長江中游,古屬吳頭楚尾,處於與大冶、陽新、浠水、蘄春四縣交界的邊緣,左鄰鄂州,多種地方習俗文化互動影響。舊時這裡民俗會社活動繁多,其中以神舟會影響最大。
西塞神舟會即產生於如此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土壤之中,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在歷代傳承過程中,形成了嚴格規整的程式內容和儀式要求。從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到五月十八40天裡,主要有扎制神舟、唱大戲、祭祀、送神舟下水等活動,透過“送神舟”憑弔紀念屈原,為一方百姓消災祈福。道士用毛筆蘸雞血,先給舟體各個重要部位點光,最後為40位主神點光。龍舟經由點化,才可稱為“神舟”。
農曆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宮,道士和神舟會全體成員共同為神舟開路,由16名青壯小夥抬著神舟恭送入江,任由水流帶著龍舟沿江而下,東流入海。此時江上眾多漁船在船頭擺香設案、鞭炮齊鳴、繞神舟三圈,以示送行。神舟登江處的大堤上,有成千上萬的村民雙手合十、跪拜神舟,祈求神舟帶走疾病、帶走瘟疫、帶走災難,祈年吉祥、一年幸福、一年安康。
神舟會是民眾自發自願組織參加的,以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壽延年為核心主題的漢族傳統文化活動。神舟會藉助“送龍舟”這一形式,為一方百姓消災祈福,是端午節俗中最壯觀的一種漢族民俗盛會,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
該活動規模宏大,群眾的自發參與性強,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至今傳承不息,它集中、生動地表達了古代漢族民間端午習俗的許多內容,向我們展示了端午節俗的自然屬性,具有很寶貴的文化生活史價值。
西塞送龍舟的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一習俗,既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是當地民眾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壽年豐的祈盼。“神舟”被送入江心,最終漂流入海。
西塞神舟會源於中國古老的端午習俗,其於紀念屈原外,還有連續數天唱大戲的娛樂活動和為民眾祈福消災的民俗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資訊,在附近各縣市的四方百姓中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每至會期,除本地人外,周邊大冶、陽新、鄂州、浠水、蘄春等地群眾紛紛前來趕會,參加人數逾萬,展示了傳統民俗的活力。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這兩句裡,出現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美環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詞的後兩句寫煙波上垂釣。尾句裡的“斜風細雨”既是實寫景物,又另含深意。這首詞透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讚美,表現了作者嚮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
1、原文: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翻譯: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開,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來游去。漁翁頭戴青色斗笠,身披綠色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3、詞中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悅性的漁人形象 ...
1、原文: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2、譯文:王濬的戰船從益州出發,東吳的王氣便黯然消逝。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人生中多少次傷懷往事,山形依然不變靠著寒流。從今以後天下歸為一同 ...
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翻譯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樂然垂釣,用不著回家。 ...
1、《西塞山懷古》作者:劉禹錫;朝代:唐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2、譯文
王濬的戰船從益州出發,東吳的王氣便黯然消逝。
千丈長的鐵鏈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掛在石頭城頭。 ...
漁歌子由唐代詩人張志和所寫。原文: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西塞山風景區位於黃石市城區東部長江南岸,規劃總面積0.495平方公里,區內以西塞山險峻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紛陳的勝蹟為實物主體,以道仕袱古黃石城多經滄桑的變遷史和年代久遠的古詩詞為重要文化內涵集合而成。旅遊資源非 ...
西塞山前白鷺飛的下一句是桃花流水鱖魚肥。出自唐代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