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觀魚遊白居易

觀魚遊白居易

  《觀游魚》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描繪了一幅生活場景,池畔觀魚,有兒童在垂鉤釣魚,有感而發,表現了同時喜歡魚卻採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流露出淡淡的無奈。

  原作:繞池閒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觀游魚》是一首七言絕句。寫詩人池畔觀魚,有兒童在垂鉤釣魚,有感而發。這兩句是說,愛魚之心人各有異,我愛魚給魚施食,盼他長大;你卻垂鉤釣魚,為圖己樂。

  兩種心情不同,即景寫情,對比強烈,極易發人深思,從中引出各種“心各異”的情狀和道理來。說明詩人很傷感。於平淡中見新奇,韻味悠長。

  白居易(772年出生,846年去世),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寫觀刈麥白居易的背景

  這首詩是元和二年作者任盩厔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勞動艱苦、生活貧困寫的,是作者白居易早期的一首著名的諷諭詩。

  描寫的兩種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賦稅壓迫下的農民們的艱難生活,他們辛苦忙碌的種田,但仍然沒有保障,今天的割麥人很有可能成為明天的拾麥者,這強烈的諷諭盡在其中。

  白居易,生於772年,卒於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觀游魚解析

  《觀游魚》是一首七言絕句。寫詩人在池畔觀魚,有兒童在垂鉤釣魚,有感而發。詩的後兩句是說,愛魚之心人各有異,我愛魚給魚施食,盼他長大;你卻垂鉤釣魚,為圖己樂。兩種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寫情,對比強烈,極易發人深思,從中引出各種“心各異”的情狀和道理來,平淡中見新奇,韻味悠長。

  全文為:繞池閒步看魚遊,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釋義:閒下來圍著水池看著水裡的魚自由地遊動,正好遇到小童擺弄釣魚船。一樣地喜歡魚但是心態卻不一樣,我來餵食你卻來垂釣。


游魚賞析

  1、賞析:   《觀游魚》是一首七言絕句。寫人池畔觀魚,有兒童在垂鉤釣魚,有感而發。這兩句是說,愛魚之心人各有異,我愛魚給魚施食,盼他長大;你卻垂鉤釣魚,為圖己樂。兩種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寫情,對比強烈,極易發人深思,從中引出各種“心各異”的情狀和道理來。說明詩人很傷感。於平淡中見新奇,韻味悠長。    ...

琵琶亭與

  琵琶亭,位於江西九江市長江大橋東側,面臨長江,背倚琵琶湖。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詩人白居易由長安貶任江州(今九江市)司馬。翌年秋天,送客於潯陽江(今九江市北長江一段)頭,有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訴說身世,觸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贈之,亭名由此而來。   琵琶亭始建於唐代,原在九江城西長江之濱,即白居易送客 ...

喜歡曬工資 怕人死了錢沒用完

   白居易現在的許多官員大概不會願意曬自己工資,因為往往一曬就出事。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把自己一生中做各種官時的工資都寫進詩裡拿出來曬,在古今官員裡都十分罕見。   白居易早年當戶曹時,說自己“俸錢四五萬,月可奉晨昏。”35歲時白居易官至縣尉,在此任中,他寫下了一首《觀刈麥》,詩中寫道:“今我何功德,曾不 ...

錢塘湖春行原文及翻譯

  1、原文: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2、譯文: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幾隻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 ...

琵琶行原文及翻譯

  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 ...

被稱為什麼

  1、白居易被稱為“詩魔”和“詩王”。   2、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3、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的一個“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後不久,家鄉 ...

倡導了什麼運動

  1、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   2、新樂府運動,詩歌革新運動,由唐代詩人白居易、元稹、張籍、李紳等所倡導,主張恢復古代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作用,強調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 故名新樂府。所謂新樂府,是相對古樂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