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解放戰爭時期介紹

解放戰爭時期介紹

  1、重慶談判

  (1)從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經過43天談判,國共雙方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重慶談判及達成的《雙十協定》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和平、民主、團結以及和平建國希望和曙光。後來國民黨撕毀協定,內戰爆發。

  (2)1946年1月10日簽訂了《停戰協定》。

  (3)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以30萬軍隊圍攻中原解放區,向解放區發動了全面進攻。全國解放戰爭由此正式開始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軍處於戰略防禦階段。戰爭主要在解放區進行。

  (4)1947年7月,解放軍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接著連續進行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主力。1949年4月,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國民黨統治的覆滅。

  2、遼瀋戰役

  (1)遼瀋戰役是中國近代史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之一,遼瀋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歷時52天,東北野戰軍以傷亡6.9萬人的代價,殲滅國軍47.2萬餘人,其中斃傷國軍官兵5.68萬人,俘虜32.43萬人,俘虜國軍少將以上高階軍官186名。

  (2)國軍共損失1個東北“剿匪”總司令部,1個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所,4個兵團部、11個軍部和36個師。損失各種火炮4709門,輕重機槍13347挺和其他槍支175361支。中國共產黨稱之為遼瀋戰役,中國國民黨稱之為遼西會戰,又作“遼瀋會戰”。

  戰役結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國民黨軍。

  3、淮海戰役

  (1)國民黨稱“徐蚌會戰”,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2)戰役於1948年11月6日開始,1949年1月10日結束,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劉峙指揮中華民國國軍五個兵團部、22個軍部、56個師及一個綏靖區共55.5萬人被消滅及改編,解放軍總共傷亡13.4萬人。

  (3)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戰役。

  淮海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第二個戰役。

  4、平津戰役

  (1)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抑留於北平、天津、張家口地區,予以各個殲滅的戰略決戰性戰役。是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

  (2)平津戰役(中國大陸稱作平津戰役,臺灣稱作平津會戰)是國共內戰“三大戰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開始,1949年1月31日結束,共64天。

  (3)林彪、羅榮桓、聶榮臻、劉亞樓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共100萬大軍,以北平、天津為中心,以傷亡3.9萬人的代價,消滅及改編中華民國國軍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共計52.1萬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內的華北大片地區。平津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戰役。

  5、渡江戰役

  (1)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在長江中下游強渡長江,對國民黨軍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進行的戰略性進攻戰役。

  (2)1949年2月11日,渡江戰役總前委在河南商丘張菜園村成立。

  (3)1949年3月23日,劉伯承司令員在商丘先後起草了《渡江作戰之研究》、《敵前渡河戰術指導》兩本渡江教材後,又下達了《關於渡江戰術注意事項》的指導性檔案,對實施渡江作戰規定了十項重要的戰術原則,對渡江部隊提出了具體的、詳盡的要求。

  (4)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政府最後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21日,毛澤東和朱德釋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5)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軍第二、三野戰軍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先後發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援配合下,在西起湖口、東至靖江的千里戰線上強渡長江,迅速突破國民黨軍的江防,佔領貴池、銅陵、蕪湖和常州、江陰、鎮江等城市,徹底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

  (5)4月23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臺。接著,各路大軍向南挺進,5月3日解放杭州、5月22日解放南昌。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戰軍主力攻佔上海,上海就此解放。在此期間,第四野戰軍於5月14日南渡長江,16日解放漢口,17日解放武昌和漢陽。

  (6)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戰軍一部解放崇明島,至此,渡江戰役結束。

  (7)渡江戰役的勝利,為人民解放軍繼續前進南進,解放南方各省創造了有利條件。

解放戰爭時期的經濟

  解放戰爭時期的國民經濟具有以下特點:

  1、通貨膨脹和財政金融破產。由於國民政府的財政赤字嚴重,為了彌補財政赤字,國民政府大廝搜刮人民財產,並利用通貨膨脹濫印紙幣。

  2、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惡性促進,使經濟面臨全面崩盤。致使民族工業面臨滅亡的窘境,農村經濟更是面臨總破產的境地。

  3、國民政府在敗退臺灣的過程中,大肆收集大陸地區的金融硬貨,肆意發行紙幣,致使大陸經濟尤為艱難。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1947年7月,解放軍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接著連續進行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主力。1949年4月,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國民黨統治的覆滅。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軍向全國進軍途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殘存在華東、中南、西南、西北戰場上的國民黨軍被全部殲滅,僅有少量逃往臺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軍完成了解放全國大陸和近海島嶼的任務,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第二次國共內戰勝利,統一了中國大陸。


巴洛克時期介紹

  1、“巴洛克時期”即“巴洛克時代”,是一種風格所處的時代,指自17世紀初直至18世紀上半葉流行於歐洲的主要藝術風格時期。該詞來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意思是一種不規則的珍珠。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作家用這個詞來批評那些不按古典規範製作的藝術作品。   2、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創造就是“對比”的概念。文藝 ...

黃河大合唱創作於解放戰爭時期

  《黃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次映,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國抗日戰爭時起到鼓舞作用。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交響樂代表作。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 ...

紅軍長征時期解放戰爭時期

  紅軍長征是指中國工農紅軍從1934年10月開始,1936年10月結束的戰略轉移。解放戰爭時期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所以長征時期不是解放戰爭時期。 ...

五代十國時期介紹

  1、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五代史記》,是對五代(907年—960年 )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   2、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 ...

三國時期水鏡先生的介紹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並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龐統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司馬徽出現在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   劉備馬躍檀溪後,偶然相遇司馬徽。司馬徽向 ...

明朝小冰河時期介紹

  1、明朝小冰河時期是指中國明朝末期出現了極冷的氣候災害。明朝晚期,當時整個中國的年平均氣溫都比現在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河北,連上海、江蘇、福建、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   2、小冰河期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糧食大幅度減產,由此引發社會劇烈動盪,人口銳減。不僅給農業社會 ...

三國時期人物介紹

  1、劉備,即漢昭烈帝,字玄德,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於章武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