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數點與計時點的區別是計時點是全部點跡,計數點是部分點跡,為了方便研究運動規律,從紙帶上有規律的取出部分計時點,並加以標號,這些被取出並標號的計時點叫做計數點。
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每個點跡叫做計時點,用的打點計時器兩個相鄰點跡(計時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計數點與計時點的區別是計時點是全部點跡,計數點是部分點跡,為了方便研究運動規律,從紙帶上有規律的取出部分計時點,並加以標號,這些被取出並標號的計時點叫做計數點。
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每個點跡叫做計時點,用的打點計時器兩個相鄰點跡(計時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秋分與春分的區別 從這4大點區分春分和秋分
秋分與春分的區別 ——含義的區別
春分: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秋分:
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與南極點附近,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秋分的特點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
秋分與春分的區別 ——時間的區別
春分:
每年公曆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為春分。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幾乎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長夜短(一日中白晝長於黑夜),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一日中白晝短於黑夜)。故春分也稱升分。
秋分:
秋分在每年公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
秋分與春分的區別 ——氣候的區別
春分:
春分時節,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區和北緯45°以北的地區外,中國各地日平均氣溫均穩定升達0℃以上。此時嚴寒已經逝去,氣溫回升較快,尤其是華北地區和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幾乎與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區同時升達10℃以上而進入明媚的春季。遼闊的大地上,岸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桃紅李白迎春黃,而華南地區更是一派暮春景象。從氣候規律說,這時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進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貴如油”的東北、華北和西北廣大地區降水依然很少,抗禦春旱的威脅是農業生產上的主要問題。
秋分:
秋分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溼空氣相遇,產生一次次的降水,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但秋分之後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此時,南、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
秋分與春分的區別 ——節氣三候的區別
春分:
玄(元)鳥至:燕來也。
雷乃發聲:雷者陽之聲,陽在陰內不得出,故奮激而為雷。
始電:電者陽之光,陽氣微則光不見,陽盛欲達而抑於陰。其光乃發,故開始閃電。
秋分: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和春分的相同之處——計算公式
春分:
[Y*D+C]-L
公式解讀:年數的後2位乘0.2422加20.646取整數減閏年數,21世紀春分的C值=20.646。
舉例說明:2092年春分日期=[92×0.2422+20.646]-[92/4]=42-23=19,3月19日是春分。
例外:2084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秋分:
計算公式:[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3.042,20世紀=23.822。
舉例說明:2088年秋分日期=[88×0.2422+23.042]-[88/4]=44-22=22,9月22日是秋分。
例外:1942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X射線與伽馬射線的區別如下:射線的波長不同,X射線是由外圍電子的階躍產生,伽馬射線是原子核能級躍遷產生。
X射線是由於原子中的電子在能量相差懸殊的兩個能級之間的躍遷而產生的粒子流,是波長介於紫外線和γ射線之間的電磁波。
伽馬射線,又稱γ粒子流,是原子核能級躍遷蛻變時釋放出的射線,是波長短於0.01埃的電磁波。 γ射線有很強的穿透力,工業中可用來探傷或流水線的自動控制。 γ射線對細胞有殺傷力,醫療上用來治療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