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詠物明志的詩句

詠物明志的詩句

  1、《蟬》唐.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

  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

  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

  2、《感遇》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後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於詠物背後,寄寓著生活哲理。

  3、《楊柳枝》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南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原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後兩句是:“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全詩是說,園中柳樹,枝葉繁茂,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在和煦的春風中,柳枝綻出細葉,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然而,這婀娜多姿的垂柳,卻生長在荒涼冷落背陽陰寒之地,無人光顧,落得終日寂寞。詩人所抒發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亦含詩人身世的感慨。全詩明白曉暢,詠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著痕跡,描寫生動,當時就“遍流京都”,足見藝術力量感人之深。

  4、《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詠物詩句

  詠物詩句1、漁翁

  作者: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2、靈墟山

  作者:李白

  丁令辭世人,拂衣向仙路。伏煉九丹成,方隨五雲去。

  松蘿蔽幽洞,桃杏深隱處。不知曾化鶴,遼海歸幾度。

  3、白鬍桃

  作者:李白

  紅羅袖裡分明見,白玉盤中看卻無。

  疑是老僧休唸誦,腕前推下水晶珠。

  4、江上

  作者:李商隱

  萬里風來地,清江北望樓。雲通梁苑路,月帶楚城秋。

  刺字從漫滅,歸途尚阻修。前程更煙水,吾道豈淹留。

借花明志的詩句

  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2、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不要人誇好顏色,道只流清氣滿乾坤。

  5、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7、鑿破蒼苔漲作池,芰荷分得綠參差。

  8、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後無塵更好憐。

  9、下有青汙泥,馨香無復全。

  10、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非淡泊無以什麼意思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如果你不能淡泊名利,就無法使志向明確。如果你不能使自己寧靜,靜下心來,就無法實現遠大的報復。明志:明白(自己的)志向。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是諸葛亮所書。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 ...

非淡泊無以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

  1、意思:他們思考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慾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   2、出自諸葛亮《誡子書》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 ...

非淡泊無以什麼意思

  此句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此句反映了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才能達到深遠的境界。可看做是諸葛亮一生立身處世的寫照,語淺而意蘊深刻,充滿哲理。 ...

言志的詩句古詩

  1、竹石(鄭燮)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巖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   作者在讚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隱寓了自己風骨的強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梅蘭芳蓄鬚是要表明什麼

  梅蘭芳蓄鬚明志是要表明梅蘭芳不屈強權,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懷。《梅蘭芳蓄鬚》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現代著名的京劇藝術家梅蘭芳生平中的一段動人事蹟:抗戰時佔領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蘭芳粉飾太平,梅蘭芳得知後憤然離開上海,避居。抗戰八年,他蓄鬚明志,始終拒絕為日本人演出。   日軍佔領上海後,梅蘭芳杜門謝客, ...

什麼是非淡泊無以非寧靜無以致遠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出自《誡子書》。是諸葛亮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寫給他兒子垂髫時期的諸葛瞻之書。   2、此聯反映的是諸葛亮對人生的哲理思考,認為一個人須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確的志向,須寂寞清靜 ...

是什麼意思

  解釋:指賦的內容特徵即透過摹寫事物來抒發情,志寄託諷喻之意。   出處: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詩》有六義,其二曰賦。賦者,鋪也。鋪採摛文,體物寫志也。”   鋪採擒文:指賦的形貌,鋪陳文采。運用大量華麗的語句,張揚文采,從不同的方面描寫事物,不厭其詳,不厭其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