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句的出處是清朝李漁所著《笠翁對韻》。
意思是於佑和詩丹楓,與在楓專葉上抒懷的韓女結為夫婦屬;舜妃淚灑斑竹,只因為舜帝逝世在蒼梧之野。
這兩句中包含兩個典故:
1、“詩寫”一句中有“紅葉媒”典故。唐僖宗時,於佑在御河裡撿到一片楓葉,上面寫著一首詩,於佑也題了一句詩。葉子被宮女韓夫人撿到了,兩人後為夫婦。韓女題詩云“一聯佳句隨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2、“淚彈”一句中,傳說舜帝死在蒼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淚灑竹上成斑點。
這兩句的出處是清朝李漁所著《笠翁對韻》。
意思是於佑和詩丹楓,與在楓專葉上抒懷的韓女結為夫婦屬;舜妃淚灑斑竹,只因為舜帝逝世在蒼梧之野。
這兩句中包含兩個典故:
1、“詩寫”一句中有“紅葉媒”典故。唐僖宗時,於佑在御河裡撿到一片楓葉,上面寫著一首詩,於佑也題了一句詩。葉子被宮女韓夫人撿到了,兩人後為夫婦。韓女題詩云“一聯佳句隨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2、“淚彈”一句中,傳說舜帝死在蒼梧之野,其妻娥皇、女英哭之,淚灑竹上成斑點。
描寫立秋節氣的詩 寫立秋的古詩詞
1、《立秋後題》
[唐] 杜甫
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
平生獨往願,惆悵年半百。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2、《六月十三日立秋》
[宋] 楊萬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風半點無。
旋汲井花澆睡眼,灑將荷葉看跳珠。
3、《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4、《宣府逢立秋》
[清] 計東
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
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
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5、《立秋》
[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6、《立秋後一日與朱舍人同直》
[唐] 徐鉉
一宿秋風未覺涼,數聲宮漏日猶長。
林泉無計消殘暑,虛向華池費稻粱。
7、《立秋後一日池上雜興·小娃猶記喜歸時》
[宋] 張鎡
小娃猶記喜歸時,故唱前年自賦詞。
但得池邊鷗鷺聽,更須門外野人知。
8、《立秋日》
[唐] 劉言史
商風動葉初,蕭索一貧居。老性容茶少,羸肌與簟疏。
舊醅難重漉,新菜未勝鉏。才薄無潘興,便便畫偃廬。
9、《伏中苦熱聞立秋將至成絕句催之》
[明] 劉黃淮
聞說新秋次第來,先期特地遣詩催。
要憑嚴令驅殘暑,散作清涼遍九垓。
10、《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宋] 蘇軾
百重堆案掣身閒,一葉秋聲對榻眠。
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築落階泉。
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
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雲漢更茫然。
1、描寫的風景名勝是:廬山
2、出自:《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原文如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3、譯文如下:
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