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詩祖尹吉甫故里十堰市著力打造文化強市品牌

詩祖尹吉甫故里十堰市著力打造文化強市品牌

  中華詩祖尹吉甫故里十堰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市藝術劇院隆重召開,286名代表和97名特約代表參會,大會選舉產生了市文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楊啟國當選為市文聯三屆委員會主席,會議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報吿為指導思想,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和十堰文化強市而努力奮鬥。市委書記周霽,市委副書記、市長張維國,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永澤,市領導王鐵軍、陳家義、郭俊蘋、鄔澤華、賀盛有、王洪山、陳冬芝、劉學勤、楊立志出席大會。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吳世傑主持會議。

  市文聯主席楊啟國在文聯工作報告中說,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下,全市文藝隊伍不斷壯大,市文聯已發展為擁有30個團隊會員,各級會員總數達7187人的龐大文藝隊伍。全市以出精品出人才為抓手,全力提升十堰市文藝團隊的綜合實力,促進了文藝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五年來,全市文藝系統出版各類文藝著作152部,發表各類文藝作品1800多篇,獲省級獎257項,獲國家獎132項;致力於“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建設,打造出了“武當文化”、“尹吉甫·詩經文化”、"七夕文化"、“女媧文化”等品牌。全市篩選了9個文化品牌,有五個已列入第一批湖北省“一縣一品”專案庫;組織大型展覽、展演、採風、研討會、比賽、文化交流、藝術兯202次;一批優秀攝影、書法、美術作品相繼出版和獲獎等,極大的提升了十堰文藝事業綜合實力和影響力,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十堰市社會經濟的發展。

  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永澤在講話中說,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心懷祖國、心懷人民、心懷理想、心懷事業,主動順應時代召喚和人民的期盼,牢記神聖職責和歷史使命,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倍加珍惜大好機遇,創作更多精品力作,奮力開創十堰文藝繁榮發展新局面,為建設鄂豫陝渝文化中心城市獻智獻力。

  市委書記周霽在在開幕式重要講話中強調,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唱響主旋律,服務大發展。自覺擔當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責任,把握時代脈搏,深入改革發展一線,深入經濟建設最前沿,深入社會生活最基層,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堅持以人民群眾為著力點的創作導向,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反映主旋律、富有地域特色的優秀作品,把更多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群眾。要努力弘揚社會主義文明道德風尚。更好地傳播先進文化,弘揚人間正氣,塑造美好心靈,爭做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文明進步的推動者,為建設文明、和諧、幸福十堰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市長張維國在閉幕式講話中說,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飽滿的激情、生動的筆墨、感人的形象、優美的旋律,創作更多體現時代精神、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的精品力作。要在展示十堰形象上積極作為,鑄造獨具特色的十堰氣質和十堰精神;在提升文化實力上積極作為,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大的文化支撐;在營造新風正氣上積極作為,促進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追求;在促進社會和諧上積極作為,為和諧十堰建設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在服務工作大局上積極作為,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為文化強市作出積極貢獻。

中華詩祖尹吉甫故里房縣龍年話舞吉祥火龍

  : 火龍龍頭上色編制龍身父子製作龍頭 民俗文化網2月5日訊房縣是《詩經》的採風之地,民歌源遠流長。周朝太師尹吉甫作為《詩經》的主要採集者、編纂者,同時也是被稱頌者,被後世尊稱為“中華詩祖”。尹吉甫與房縣的關係極為密切,今房縣境內仍有尹吉甫的老屋、宗祠、廟、墓、後裔等。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集,不僅記載有生產生活中的大量鳥獸蟲魚,而且生活習俗、思想觀念以及神話傳說在《詩經》中都有所反映,這些神話思想在人們生活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跡。 龍字在《詩經》中也是多見的。《詩經》中的《小雅?蓼蕭》:“蓼彼蕭斯,零露瀼瀼。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詩經·山有扶蘇》:“山有喬松,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詩經·小戎》:“龍盾之合,鋈以<角夐>軜。”《詩經·載見》:“載見闢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和鈴央央。” “龍”作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實體,經過若干年神奇的傳說,龍已經成為一種精神,或者說是一種文化符號留存在人們的記憶中。 據老家住房縣城關東街的現十堰市民俗學會會長、十堰市詩經尹吉甫文化研究會會長袁正洪介紹,房縣:“舞火龍”, 也叫玩龍燈,耍龍燈。舞火龍是最具房縣地方特色的元宵節民俗活動,玩燈歷史悠久,與宮廷帝王皇親特放房陵有關,盛於唐明清,流傳至今。房縣扎龍燈很有講究,以縣府所在的南街扎白鬍子老龍,資格最老的龍為大;西街為花白麻胡子龍,次之;北街為棕色鬍子龍,大西關黃鬍子龍;中西關黑鬍子龍;小西關青鬍子龍;東街象徵旭日東昇,為紅鬍子最年輕的龍,用竹篾片扎的龍從龍頭至龍尾一般有12節或13節組成,不閏月扎12節,閏月就扎13節,紮好的火龍連綿近百米長,玩耍時在每節龍的肚子裡點上一個臘燭,全身通亮,所以也叫“龍燈”。龍舌、龍眼是活的,玩耍起來前後左右擺動,顯出龍的精神和活力。早在漢代,舞龍就作為祭祀先祖、祈求甘露的一種儀式出現。現在,舞龍更多的是一種民俗象徵吉祥的節慶文娛活動。房縣舞龍最具特色的是舞火龍。舞龍隊共有14人,即舉龍頭、龍尾各1人,每節1人;1人舉龍珠,即龍唃“喂珠”;2人抬1面大鑼,邊走邊捶鑼,發出“咚咚咚、趟趟趟” 的響聲;前有排燈、過山大號、鑼鼓;接著船燈和演出隊伍;再過來就是龍燈。人們聽見“咚咚咚、趟趟趟” 的響聲,就叢四面八方潮水般湧響街頭觀燈。人群拿著半尺長,也就是直經2至3公分、長20公分的紙巻裝有火藥的“花子”,追趕舞龍隊放花子,煙花四射,祥龍飛舞。舞龍的人頭扎紅巾,赤背,只穿褲頭,不停地變換舞技,應對放“花子” 的觀眾。而放“花子” 的觀眾拿著花子追趕著對準舞龍的人放“花子”,如若龍燈舞跑的不快,“花子” 就把舞龍人脊背燒黑,舞的快就可躲過。舞龍人盡興時,為追求“花子”的刺激,不時喊出“要花子喲嗬聲”, 觀眾看的更高興。打著赤膊的舞龍人將巨龍繞場來回舞動,整個街頭成了沸騰的海洋,手拿燃放著的煙花的人們爭相沖上巨龍,將燃放的煙花噴向龍體和舞龍的人。同時,很多大人還會拉著小孩,或抱著小孩從舞動著的龍體下鑽過來鑽過去,以象徵從祥龍身上得到吉祥和好運。一般正月十三晚出燈,一直玩到十五、十六是高峰,十七玩一會就結束。2009年,房縣火龍作為民間手工技藝,被列入十堰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房縣為什麼要在正月十三玩火龍呢?據家住房縣城關鎮楊泗廟村、世代扎龍的62歲的丁廣六介紹, 19歲就跟著父親學習扎龍,憑藉精細的扎龍工藝而出名,弟弟丁廣宇也是遠近聞名的扎龍高手,兄弟二人常常一起扎龍,為什麼要在正月十三玩火龍呢?相傳古時候,房縣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的糧食都非常充裕,但糧食浪費很嚴重。有一天,太白金星站在南天門上,看到人間滿地都是白花花的米飯,就稟告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知道後,大發雷霆,認為糧食種子是上天賜給老百姓的,得到糧食卻不知道好好珍惜,這樣浪費糧食的人沒必要留著,於是決定在正月十三的晚上派火龍下界,燒死全城百姓。太白金星知道後覺得這樣做太草率,並不是全城的百姓都浪費糧食,還是愛惜糧食的好人多。就在晚上給房縣縣令託夢:告訴他正月十三晚上火龍要來燒全城百姓,要想救全城的百姓,唯一的辦法就是趕緊扎幾條火龍,扎的越多越好,在正月十三的晚上把紮好的龍全都拿到街上,滿街的跑,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街道兩邊,向街道中間的紙龍放煙花、鞭炮,放的越多越好,營造一種火光沖天,火海連天的假象。這樣玉皇大帝在天上看見後,就以為百姓被火龍燒死了。縣令按照太白金星說的做了,正月十三的晚上,房縣全城火光四射,火海連天,全城百姓因此躲過一劫。人們認為火龍可以消災避難,從此以後,每年正月十三,房縣都要舞火龍,舞的越好越熱鬧,來年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房縣火龍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龍的種類較多。今年70歲的楊守本也是房縣當地扎龍高手,作為祖傳扎龍世家,過去人們都稱“楊畫匠”(過去老百姓對民間藝人的稱呼),是房縣最早開始扎龍的。楊守本說:“房縣有老龍、麻龍、青龍、黃龍、白龍、黑龍、紅龍……,每條街道都有自己的龍,但龍鬍子卻大有學問,弄不好就要打架,由於以前的衙門在縣門街,現在的政府機關也在縣門街,所以‘龍位’排在第一,西街、北街、東街、中西關、大西關、小西關都有講究,不能亂來。” 提到舞龍,房縣東關社群63歲的董全壽老人興高采烈地說:“房縣元宵舞火龍,生動地體現了官民同樂的歡樂景象,也為祈求來年可以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房縣火龍扎制、表現形式獨具特色:首先,房縣火龍有老、中、青三個層次,這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其次,舞火龍的人身上的裝飾特別,頭戴紅綢子,赤裸上身,下身著短褲,腳穿草鞋,極像一個勇猛武士。長龍在煙花、鞭炮中穿梭、翻滾。觀看的人也蠢蠢欲動,既害怕又想上去舞兩下,給人以激情,振奮人心。舞火龍放映了房縣人的英勇彪悍的民風。元宵節舞火龍是房縣春節最大的亮點,火龍與獅子共舞,形成翻江倒海,龍騰虎躍的壯觀景象,放映了房縣人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提起龍年,家住房縣城關鎮西關的文化名人、72歲的何春元老人禁不住喜形於色。他說,今年剛好是他的本命年。“我是農曆正月十四出生,聽長輩說,自己出生的時候火急火燎,原因就是接生婆忙著要去看龍燈。如今,時代在變,傳統也在變,然而人們的願望沒變,人們在歡樂中玩火龍,又在美好的企盼中開始了新一年的勞作。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有信心一定可以把龍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世代傳頌。”

踴躍為詩祖故里房縣詩經民歌《山風》我要上春晚網路人氣王投票

  筆者今日從十堰市詩經尹吉甫文化研究會獲悉,房縣詩經民歌《山風》於24日晚19時30分在央視3套《我要上春晚》欄目中播出後,引起了詩祖故里十堰市及其所轄房縣人民的高度關注和讚譽,關心支援詩經尹吉甫文化和十堰民俗民間文化的各界人士紛紛為“《山風》,我要上春晚2012年第一輪第六場網路人氣王票選”投票助威。截止到目前我們的《山風》節目已經獲得1072位網友的支援,您還在猶豫什麼,趕緊開啟網址,為他們投票吧。投票的網址是:http://cctv.cntv.cn/woyaoshangchunwan/vote/08/index.shtml。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四書五經”之首,堪稱中華文化的元典之一。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追尋著“詩經”的採風者、編纂者,被歌頌者,他就是中華詩祖、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哲學家、2800多年前輔佐周宣王,被讚頌為 “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的西周太師尹吉甫。尹吉甫是《詩經》中已知姓名少有的作者,是《詩經》的釆風者、編撰者,亦是被歌頌者。《詩經》中有《崧高》、《烝民》、《六月》、《韓奕》、《江漢》、《都人士》等篇是尹吉甫所作。在省市縣領導重視和國家及省市縣專家學者的支援下,十堰市民俗學會、十堰市詩經尹吉甫文化研究會經多年深入研究:尹吉甫房陵人,故里房、食邑房、卒葬於房。房縣是《詩經》“二南”交匯地,是詩經民歌的發源地之一,《詩經》中的相關民歌至今仍在千里房縣傳唱,門古寺鎮民間歌師胡元炳、鄧發頂等不少民間老歌詩會唱《詩經》中的相關民歌。房縣民俗民間文化十分深厚,被譽為民歌之鄉。 《山風》整個節目取源於《詩經·關雎》、《詩經·伐檀》等曲目的精彩章節,節目在原有詩經名篇的基礎上,融入原生態的舞蹈和歌謠。主要表現農民的日常勞作,同時反映房縣地區所特有的詩經文化。在此前《我要上春晚》節目海選和央視三臺舉辦的《我要上春晚》比賽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筆者激情邀請:如果您熱愛我們的草根歌手,如果您熱愛詩經尹吉甫文化,如果您熱愛家鄉,如果您想讓我們的詩經民歌唱響國內,走向世界,那麼請您趕快行動,趕緊投票。本輪投票截止到7月1日12時,每位參與投票的使用者可以留下您的姓名、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就有機會獲得3D電視和陽光馬爾地夫之旅,7月2日在揭曉我要上春晚2012年第一輪第六場網路人氣王的同時抽出幸運觀眾。


秦皇漢武唐宗漢思汗

  人物介紹如下:   秦皇漢武指的是秦始皇和漢武帝。   1、秦始皇帝   生於公元前259年,死於前210年,俗稱秦始皇,嬴姓秦氏,名政,又名趙政,原為戰國時秦國國君,秦莊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即位,當時年僅十三歲。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政在十年之間先後滅掉了韓、趙、燕、魏、楚、齊這六國,實 ...

次韻曾題畫屏風全文翻譯

  次韻曾吉甫題畫屏風全文翻譯:疏疏朗朗的松枝長長地伸展開來,舒展自然,彷彿掩映到屏風邊的座椅,深遠的天空中彷彿飄~飛著細細的雨絲,這雨絲彷彿就要飄灑到旁邊的胡床上。看到這樣的美妙畫面讓人覺得彷彿進入輕妙的夢境之中,似乎覺得有一群仙人來到我的枕頭旁。   古詩中詩人感嘆到這是哪裡的江山美景啊竟然引發了我如此深 ...

州有幾個縣幾個

  截至2018年10月,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轄2個縣級市、4個縣、1個自治縣,分別是昌吉市、阜康市、奇臺縣、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吉木薩爾縣、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簡稱昌吉州,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是昌吉市,全州總面積約為7.39萬平方千米。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截至2020年 ...

長安歸故里 池魚思故淵是什麼

  “長安歸故里,池魚思故淵”是五言絕句,“長安歸故里”一般指的想回到老家,長安指的就是老家,人們以長安來表達思念自己的老家,希望自己死後能夠回到自己的故里長安。   “池魚思故淵”意思是池塘裡的魚想念著以前生活著的淵潭,出自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譯文:怎麼樣才能在平淡日子裡 ...

開創長體詩歌的

  1、開創長吉體詩歌的是李賀,後世稱李昌谷。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2、李賀,昌谷(今河南宜陽)人,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以樂府詩著稱。他的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具有極度浪漫主義風格,是中唐的浪 ...

月光長長長長長故里是什麼

  月光長長長長長故里是歌曲《琴師》。是古風歌手音訊怪物的一首代表作,收錄於專輯《老妖的奇異之旅》中。《琴師》一經推出就廣受大眾歡迎,歌詞扣人心絃,引人遐想紛紛。   這首歌原型其實是鍾儀。鍾儀,春秋時楚人,是有史書記載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世代都是宮廷琴師。春秋楚、鄭交戰的時候,楚國鍾儀被鄭國俘虜,獻給了晉國 ...

元旦相關的有哪些

  〔宋〕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旦”一詞來源古代,非指公曆新年,而是農曆正月初一,亦即春節。宋吳自牧《夢梁錄》中《正月》開篇話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