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世紀中期有人將計時掛錶裝上皮帶,戴在手腕上使用開始,逐步改進、縮小體形、美化樣式,發展成為手錶。世界上的第一隻手錶是於1868年由百達翡麗製造給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但這種形式的鐘表,在當時並不流行。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接到飛行員好友亞伯託·桑托斯·杜蒙的投訴,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錶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個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錶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錶,就是現今的手錶。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鐘表商業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錶。自此以後,手錶便開始普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軍方意識到免手提腕錶的重要性,這才啟發了一般民眾對手戴腕錶的熱切需求。
立冬的由來簡介
春秋時期,人們用土圭(立杆測影)測量日影長短。日影最長、太陽移到最南端一天,定做冬至。
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
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對“立冬”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麼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的傳說故事
傳說張仲景是當時有名的醫者,有一次他回家鄉看見鄉親們的耳朵都凍爛了,就研究了一種辦法。把羊肉跟各種驅寒的食材還有辣椒搗碎包在麵皮裡,包成耳朵形狀的餃子,那時候稱之為“嬌耳”,而且還每人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喝了之後就真的不再凍耳朵了,這就是立冬吃餃子的傳說。
後來的餃子也不僅僅侷限於一種餡料,最傳統的就是豬肉大白菜的,另外餃子在一些地區也叫扁食!
而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為四立,在古代社會中,它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每到這一天,皇帝會親自率領文武百官來到京城北郊設壇祭祀,場面之隆重中壯觀,非同一般。而現在,人們在高速運轉的生活之餘也越來越重視傳統節氣的繼承和發揚,因此,趕到立冬之日,家家戶戶也要慶祝一下。
吃餃子其實不僅僅在立冬的時候會吃,而且在家人團圓或者重大節日的時候都會吃,代表著一種美好的嚮往跟祝願。
與立冬相關的故事
1、吃餃子的故事。
說起吃餃子,幾乎每個節氣都會有,尤其是立冬和冬至節氣,吃餃子更是一大熱點話題。那麼對於立冬的由來,餃子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故事呢?據說,在東漢時期,張仲景回鄉途中路經南陽東關,看當地人都面黃肌瘦、凍得不成樣子,因此搭起醫棚給大家煮了些餃子,起初也不叫餃子,只因食物很像耳朵,人們吃下後被凍的耳朵也治好了,所以人們稱之為“嬌耳”。
後來嬌耳逐漸變成了餃子,至此之後人們在立冬時節就有了吃餃子的習俗,並且吃完餃子之後耳朵就不會再受凍了。 2、賀冬的故事。
賀冬亦稱“拜冬”,在漢代即有此俗。東漢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進酒餚,賀謁君師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們更換新衣,慶賀往來,一如年節。清代“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謁。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相揖,謂之“拜冬。”
民國以來,賀冬的傳統風俗,似有簡化的趨勢。但有些活動,逐漸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辦冬學、拜師活動,都在冬季舉行。
19世紀80年代,隨著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美國無產階級的隊伍迅速壯大,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工人運動。當時美國資產階級為了進行資本積累,對工人階級進行殘酷的剝削壓榨,他們用各種手段迫使工人每天從事長達12-16小時的勞動。美國廣大工人逐漸認識到,為了保障自己的權利,必須起來進行鬥爭。
從1884年開始,美國先進的工人組織透過決議,要為實現“每天工作八小時”而戰鬥,並且決定展開廣泛的鬥爭,爭取在1886年5月1日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八小時工作制的口號提出後,立即得到美國全國工人階級的熱烈支援和響應,許多城市數以千計的工人投入了這場鬥爭。罷工工人遭到美國當局的血腥鎮壓,很多工人被殺害和逮捕。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等城市的3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和遊行示威,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改善勞動條件。這場鬥爭震撼了整個美國。工人階級團結戰鬥的強大力量,迫使資本家接受了工人的要求。美國工人的這次大罷工取得了勝利。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為了紀念美國工人的這次“五一”大罷工,顯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力量,推進各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鬥爭,會議透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勞動人民登上了歷史舞臺,勞動者成為了國家的主人。中央人民政府於1949年12月作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2008年,五一勞動節的假期調整為三天。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 ...
古代星命古籍曰:
寅午戌兔從茅裡出,【生肖:虎、馬、狗桃花在卯】
申子辰雞叫亂人倫,【生肖:猴、鼠、龍桃花在酉】
亥卯未子鼠當頭忌,【生肖:豬、兔、羊桃花在子】
巳酉醜躍馬南方走,【生肖:蛇、雞、牛桃花在午】
十二生肖桃花就是依據,古籍記載劃分而出的。
1.生肖為:虎、馬、狗的人桃 ...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 ...
2014-1-15 19:05: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 ...
http://www.tech-food.com 2012-12-4 13:14: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大雪節氣的由來與民間諺語:
“大雪”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個別年份的6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 ...
http://www.tech-food.com 2012-12-9 15:33: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冬至節是哪天什麼時候?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 ...
2010-12-17 14:08:00 中國食品科技網
1 2 下一頁 每年公曆的1月1日,是新的一年的初始,中國人習慣將這一天稱為"元旦","元旦"一詞至今在中國已沿用4000多年。
"元旦"一詞,是中國古代的"土產".在中國夏朝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