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孫氏的祖先及來源
誰知道孫氏的祖先及來源
孫姓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初期衛武公之子惠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侯爵,史稱康叔,周武王逝世後,周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殷王武庚叛亂,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亂有功,封為懷侯,周成王以康叔為司寇,賜衛寶祭器,欲移康叔於衛國,康叔逝世後,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縣東北朝歌城,故史稱康叔為衛康叔,乃追稱之名,春秋初期,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二千七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先秦時期孫氏來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衛國王室的後代姬惠孫之後姬武仲將自己的姓氏改為“孫”,以紀念其祖父惠孫,姬武仲就是這支孫姓起源,是周文王姬昌的後代。
請問誰知道大蜀山的歷史來源
大蜀山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境內,距合肥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8500畝,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別山餘脈,山勢東南高,西北低,呈橢圓形,由火山噴發而成。古火山應有的火山錐、火山瀑、火山岩、火山頸等火山遺蹟至今儲存完整。
據《爾雅-釋山》講“蜀”是“獨”的意思,因大蜀山無崗阜連屬,只是孤單單的一座山,所以叫蜀山。又據《廬州府志》記載:“有蜀僧於此結廬,偶思鄉水以錫卓地,泉汩汩而出,嘗之有瞿塘峽味,因名為蜀井”。所以又有人說蜀山是以此而名的。
誰知道牟氏家族家訓的具體內容
牟氏家訓以牟國玠所論共十八訓:
1、首訓敦倫,以人莫重乎此也。然身為之本,修身非學不為功。友者,學之助也,謙恭者,德之輿也。祛私改過,則修德力學之大關鍵也。而後可以理家,而後可以教子。勤儉,居家之大務,輸課、守法,保業之良圖,以致行恕、修睦、恤下、為善,皆忠厚之正道,立達之公心也。能是數者,可以出而仕矣,故結之以作忠。
2、後來,牟墨林又為全族立下了五條規矩:一、自家人員都要實行節儉;二、不論家人與佃戶都要規矩信奉祖訓,讀聖人的書;三、不論家人與佃戶,都不準吸毒、賭錢、自我傷殘;四、都要研究土地,種好莊稼,過上溫飽生活;五、上對朝廷,下對災民,要全面扶困濟厄。
誰知道姬氏家譜
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為黃帝之姓、周朝的國姓,也是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等諸侯國國君的姓,有近5000年曆史。姬姓的得姓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
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萬餘,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41 ...
誰知道杜氏的起源
姓氏: 杜 祖籍: 陝西
祖宗: 杜伯 郡望: 京兆郡 寶田堂 寶蓮堂
分類: 以國為姓
據傳,黃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後代。遠古的時候,人們以封地之名稱堯為陶唐氏。陶唐氏的後裔曾建國於劉。當時夏后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 ...
誰知道崔氏的由來
崔姓起源於西周時期齊國,發源地為山東淄博。
崔姓是漢族和朝鮮族的常見姓氏之一。曾長期是山東世族和全國大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89位。主要來源於姜姓,始祖傳為姜太公,鼻祖為炎帝神農氏。
崔姓在六朝、隋唐時期達到極盛,屬於中原地區望族、全國大姓;望族分佈於今山東淄博、河南濮陽、河北安平等地;主要堂號 ...
誰知道孫曉寫的其他作品
孫曉,於1970年出生於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公共政策碩士,作家、電影工作者,代表作《英雄志》《隆慶天下》。現於企業界任職。2000年與以人合資創辦“講武堂” ,旨在出版最好的武俠小說和教授人們寫武俠小說,並發表第一部長篇作品《英雄志》,現仍持續於武俠小說的創作與發表。 ...
誰知道貴陽南明河的來源
貴陽南明河,發源於廣順之南的河沙壩,經由愛溪,接擺古水,經一宿河,納自黨武山而來之山溪,一併流過天生橋,繼而又與來自大黃泥水,接冷飯河而入蘆荻付家橋,一起湧入濟番,即今花溪河,花溪河經司而下,在其岸又改毛水、沙井水、陳亮水和擺朗,而後注入四方河,流向五眼橋。 ...
誰知道孫嘉淦居官八約的含義
《居官八約》是這樣說的:“事君篤而不顯,與人共而不驕,勢避其所爭,功藏於無名,事止於能去,言刪其無用,以守獨避人,以清費廉取。”意思是:對國君忠誠而不自我炫耀,對同僚尊重而不自高自大,不爭權奪勢,不追逐功名,辦事務求興利除弊,說話務求簡明扼要,不結黨營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以保持清政廉明。《居官八約》內容 ...
愛的教育是誰寫的及來源
1、《愛的教育》(原名《心》)是義大利作家埃迪蒙託·德·亞米契斯創作的長篇日記體小說,首次出版於1886年。源於德國。
2、《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寫的是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一個學年的生活,期間穿插著老師每月給學生講述的“故事”,還有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
3、《愛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