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請問吊腳樓是哪個民族的傳統民居

請問吊腳樓是哪個民族的傳統民居

  吊腳樓,也叫“吊樓”,為苗族、侗族、瑤族、土家族等族傳統民居。

  苗族吊腳樓:屬五柱六掛或五柱八掛的穿鬥式木結構,上層寬大,工藝複雜,做工精細。下層隨地而建,很不規則。屋頂歇山起翹,有雕花欄杆及門窗。通風防潮,避暑禦寒,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

  侗族吊腳樓:多為外廊式二三層小樓房,樓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雜物,飼養牲畜。樓上住人,樓上前半部光線充足,是休息或手工勞動之所;後半部為室,其中設有 “火塘”,這是“祖宗”之位,也用於取暖、炊飯;

  瑤族吊腳樓:為了通風避潮和防止野獸,瑤族人民根據實用性和環境特性,選址柴水方便、風光優美的地勢,整座木樓以杉木為柱、為梁、為壁、為門窗、為地板,以杉皮為蓋頂,冬暖夏涼,不燥不潮;

  土家族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等。

獨具民族特色的傈僳族傳統民居

  傈僳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我們前面剛介紹了傈僳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傈僳族文化中傳統的民居房。傈僳族民居分為三種,分別是千腳落地房、木愣房與土牆房。當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蓋磚瓦房屋的也漸漸越來越多。

  1.竹蔑房

  竹蔑房,俗稱“千腳落地房”,是傈僳族的基本住房形式之一。一般建於能躲避山洪和泥石流的山凹臺地的向陽面偏坡上。建造時在斜坡下和左右兩邊,豎幾十根堅硬耐腐的粗長木作柱子,坡下各木柱又分別用硬粗短木柱頂綁,以防倒塌;坡上用短柱,與坡下柱子對等;在坡下各長柱離地2至3公尺能與坡上各矮柱底成平行處綁架橫木,以保持平衡。

  以木板或篾笆為地板,四周圍以竹篾籬笆,頂上覆蓋茅草或杉木板。屋內一般分隔為兩間,進門第一間為客房,中央設一火塘,上面置鐵三腳架或耐火條石,作為燒火煮飯時支鍋的支撐,如有客人就圍著火塘坐;第二間為房主人臥室,外人一般不允許入內。若子女結婚,則另蓋房子,有的則擴大外室。建蓋這種樓房,不必平整地基,就地取材,省工省料,適用方便,隔五六年或七八年修蓋一次。其優點是空氣流通,防潮避溼,冬暖夏涼,適應本地區的氣候特點。

  2.木楞房

  木楞房又叫“圓木壘牆房”,形狀像一個大木匣,長方形,是做工較為精細的住房。建蓋前,要備好粗細相等而長短不同的木料,多用直徑22公分左右筆直乾透的松樹圓木,用斧、刀砍削成一樣粗細的七面圓柱形木料。各木料的一邊砍削成榫,直對榫的另一邊刨剜成一細槽,兩端的兩邊直對榫、槽,分別砍鑿一鑲嵌口。

  建蓋這種房,每邊要鑲壘26至30根木料。建蓋要按木料的長短,先在挖平的長方形地基的四個角落墊上大石頭作石腳,木料就在上面榫對槽、鑲口嵌鑲口地架壘。每邊壘至十一二根時,用粗圓木鋪樓板,與下層隔開,上層為人住層;從樓板往上壘了二至四公尺左右時,在一長邊的內側設定放糧食和什物的涼臺;壘至頂形成木牆,在兩短邊正中間各立一木馬,架樑子人字木,綁數十根椽木,頂蓋杉板或雪山紅松板、茅草。

  較大的房屋分為兩間,小的僅一間,常在側面開門。房正中設一火塘,火塘邊除挨門一邊外,三邊各設木支架,鋪以厚木板為臥床、坐板;下層關牲畜。也有部分將原木削去皮,兩端砍鑿鑲嵌口,以地基為地板,壘建粗糙的單層房。這種房子具有堅固、經久耐用、暖和、防潮、防風防震和便於搬遷的優點,但建蓋耗費木料多,難以防火。

  3.土牆房

  土牆房是瀘水境內沿江一線傈僳族的住房形式。其結構是挖平地基砌好石腳後,四周舂上土牆,以牆抬梁,樑上鋪篾笆,為盛置糧食的傢什臺,頂蓋茅草或木板、油毛氈、石棉瓦、瓦片,屋內築牆或用木板、籬笆把房屋分隔成三間,分別是正房和臥室,即正房兩側各有一長側房,分別在房門前兩邊,相對開門,作為子女和客人臥室。

傳統民居:苗族吊腳樓

  吊腳樓也叫做吊樓,在平原地區很少見,一般都是依山而建,下面用木柱撐起來,可以有效防潮,吊腳樓在苗族、壯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很常見。

  那麼,從苗族文化來看,苗族吊腳樓有什麼特點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在西南地區廣西、貴州、湖南、四川等省份,“吊腳樓”是山鄉少數民族如苗、侗、壯、布依、土家族等的傳統民居樣式。尤其在黔東南,苗族、侗族的吊腳樓極為常見。這裡的自然條件號稱“天無三日情,地無三里平”,於是山區先民創造出了獨特的“吊腳樓”。

  吊腳樓依山而建,用當地盛產的杉木,搭建成兩層樓的木構架,柱子因坡就勢長短不一地架立在坡上。房屋的下層不設隔牆,裡面作為豬、牛的畜棚或者堆放農具和雜物;上層住人,分客堂和臥室,四周向外伸出挑廊,可供主人在廊裡做活和休息。廊柱大多不是落地的(便於廊下面的通行無礙),起支撐作用的主要是樓板層挑出的若干橫樑,廊柱輔助支撐,使挑廊穩固地懸吊在半空,這種住宅因其外形和結構特點被稱為“吊腳樓”。吊腳樓的優點明顯,人住樓上通風防潮,又可防止野獸和毒蛇的侵害,這種住宅在西南山區至今仍有建造。

  不同地方的吊腳樓在形貌特徵與建築結構上富於變化。總的看來,吊腳樓還是應屬於南方的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是全部懸空的,所以吊腳樓也可以說是一種半乾欄式建築。


西藏的傳統民居,富有民族地域特色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在我國,由於地域遼闊形成了許多天差地別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所以在我國也有了許多不同的民居建築。在西藏文化中,藏居是西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你瞭解西藏的建築文化嗎?就讓下面的文章告訴你吧。   西藏的傳統民居,與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態一樣,也具有其獨特的個性。藏族民居豐富 ...

民族傳統節日——朝鮮族節慶

  朝鮮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誕生一週年,"回甲節"(六十大壽)、"回婚節"(結婚六十週年紀念日)。   朝鮮族一向崇尚禮儀,注重節令。每逢年節和喜慶的日子,飲食更加講究,所有的菜餚和糕餅,都要用辣椒絲、雞蛋片、紫菜絲、綠蔥絲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點綴。 ...

民族傳統節日——布依族節慶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1、過大年   民俗節慶入口網站    ...

民族傳統節日——布朗族節慶

  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 1155815.com   1、年節   在農曆清明後十日左右,家家都要殺年豬,全寨要宰牛,婦女們做糯米粑粑;年節的當天,晚輩都必須向家族長拜年,並準備兩份糯米粑粑用芭蕉葉包好,每份上面放一對蠟燭、兩朵鮮花,其中一份糯米粑粑 ...

民族傳統節日——德昂族節慶

  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如: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節日,都要敬佛。開門節時有寺廟的村寨要進行"格聽祭"(慶祝豐收,喜嘗新米之意),要從傣歷12月13日開始準備,有舂新米、煮新飯、做年糕等活動,並要選出兩塊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專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開祭,要由 ...

民族傳統盛羌歷年

    羌歷年亦稱羌年節,羌語稱“日美吉”,意為吉祥歡樂的節日。也是羌民族一年一度慶豐收、話團圓的民族傳統盛會。其內涵與漢區之春節,藏區之藏曆年等民族節日相近。   羌人由“逐水草而居”,到“依山居之,壘石為室”,即由遊牧民族過渡到農耕民族後,按照古羌太陽十月曆和羌族“釋比”的鐵板算,推算出羌歷九月初一(即農 ...

海南傳統民居

  瓊海地處海南東部的平原地帶,瀕臨南海,地域開闊,自古以來這裡便是海南經濟文化發達之地。加積鎮在明清時,便是富賈四方的商埠。據史書記載,瓊海居民祖宗多來自福建。因而海南文化也是中原文化的延繼,反映在民居的型制和民俗上,它也必定與中原地區在有相同之處,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它們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特色。其民居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