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高肅,字長恭,是北齊末期文武雙全的名將。他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屢建戰功。先後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大將軍、大司馬、尚書令等職。因其面貌清秀,當兩軍交戰時都要戴上一個兇惡的面具以震懾敵人。因戰功顯赫而招到當時的皇帝(其堂弟高緯)的忌恨,終被賜死。
蘭陵王高肅,字長恭,是北齊末期文武雙全的名將。他一生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屢建戰功。先後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大將軍、大司馬、尚書令等職。因其面貌清秀,當兩軍交戰時都要戴上一個兇惡的面具以震懾敵人。因戰功顯赫而招到當時的皇帝(其堂弟高緯)的忌恨,終被賜死。
1、歷史上真的有蘭陵王,於公元又名高孝瓘,高肅,字長恭,以字行,祖籍渤海調蓨,神武帝高歡之孫,文襄帝高澄第四子,是南北朝時期北齊的宗室,將領。
2、蘭陵王性格溫良敦厚,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累次升任至幷州刺史。初封樂陵縣開國公,從弟高殷即位後晉爵為蘭陵郡王,後歷任尚書令,錄尚書事,大司馬,太保,太尉等。與段韶征討柏谷,又攻打定陽。段韶患病,蘭陵王總領其眾。前後以戰功別封鉅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公元563年,突厥攻入晉陽,蘭陵王奮力將其擊退。次年,邙山之戰,蘭陵王為中軍,率領五百騎兵再入周軍包圍圈,直至金墉城下,成功替金墉解圍,高長恭在此次戰中威名大振,士兵們為此戰而謳歌他,即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
3、公元573年,因“國事即家事”招致北齊後主高緯記恨,被後主高緯賜死,時年僅三十三歲。死後北齊追贈假黃鉞,太師,太尉公,諡號忠武。
蘭陵王——高長恭(?~573) 真正的蘭陵王名高長恭,又名高孝瓘,是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白手起家大英雄風流大丞相高歡之孫。高歡長子高澄在父親死後當上東魏第二任權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強幹,卻於29歲死在奴隸手裡,丟下六個嗷嗷待乳的兒子,老四就是成為千古傳說的蘭陵王。 高長恭驍勇善戰,據說因為面相太柔美,不足威赫敵人,每每打仗都要帶上猙獰的面具。最著名的一次是救援洛陽,他帶領五百騎士,衝過周軍重重包圍,突入洛陽城下,城上齊兵認不出誰來了,懷疑是敵人的計謀。蘭陵王摘下盔胄(注意,這裡是個把臉遮了很大部分的頭盔,而不是面具。"蘭陵王面具”的典故只是後來的編舞者編出來的,其目的是為了增強故事的戲劇性。),示之以面容,城上軍心大振,掉下弓弩手數百名,前來接應。很快周軍被迫撤走。為慶祝勝利,武士們編了《蘭陵王入陣曲》,戴著面具邊跳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