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由積雨雲在形成過程中帶有正電荷而某些雲團帶有負電荷統統對大地的靜電感應使地面或建築物表面產生異性電荷當聚集到一定程度時不同電荷雲團之間或雲與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可以擊穿空氣開始遊離放電稱作“先導放電”。雲對地的先導放電是雲向地面跳躍式逐漸發展的,當達到地面時便會產生由地面向與團隊逆導主放電,在主導放電階段裡由於異性電荷的劇烈中和,會出現很大的雷電流(一般為幾十千安至幾百千安),並隨之發生強烈的閃電和巨響,這就形成了人們感知和觀察到的雷電。
雷電由積雨雲在形成過程中帶有正電荷而某些雲團帶有負電荷統統對大地的靜電感應使地面或建築物表面產生異性電荷當聚集到一定程度時不同電荷雲團之間或雲與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可以擊穿空氣開始遊離放電稱作“先導放電”。雲對地的先導放電是雲向地面跳躍式逐漸發展的,當達到地面時便會產生由地面向與團隊逆導主放電,在主導放電階段裡由於異性電荷的劇烈中和,會出現很大的雷電流(一般為幾十千安至幾百千安),並隨之發生強烈的閃電和巨響,這就形成了人們感知和觀察到的雷電。
雷電的平均電流是30KA,最大電流可達300KA,目前觀測到的最大雷電電流幅值為430KA。
每一次雷暴雷電所產生的電壓可高達幾萬伏,甚至幾十萬伏。然而,地球所帶的電荷高達五十萬庫侖以上,整個地球表面所含的電荷均是負電荷,所以,雷電很容易接觸到地表面,雷電與地面間就形成一個通道電流回路,此通道電流極大。而且通道直徑甚微,只有幾平方釐米到幾十平方釐米,這樣空氣柱雷電時的溫度高達攝氏二萬度以上,所以,常見的閃電顏色是熾白的。
一般雷擊分為3個階段,即先導放電、主放電、餘光放電,雷電流透過金屬導體,當導體截面不夠大時,甚至可使其熔化,遇到易燃物質,可能引起火災;雷擊點產生的熱能足以熔化直徑4mm到6mm的鋼球,可以擊穿厚度小於4mm的鋼板。在全世界範圍內,每秒鐘的雷擊次數約為600次。
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放電現象,產生雷電的條件是雷雨雲中有積累並形成極性,雷電一般產生於對流發展旺盛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捲風,積雨雲頂部一般較高,可達20公里,雲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氣對流等過程,使雲中產生電荷,雲中電荷的分佈較複雜,但總體而言,雲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雲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放電,即閃電現象,閃電的的平均電流是3萬安培,最大電流可達30萬安培,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至10億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