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譯文:孔子說:“老百姓需要仁愛,比需要水和火更加迫切。我見到過由於接近水火不當而致死的現象,但是從來沒有見過由於接近仁愛不當而致死的現象”
2、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 日夜不停”
4、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譯文:孔子說:“聰明仁德的人喜愛山水”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8、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0、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子曰:“人無 ...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5、子曰:“吾十有五 ...
1、《論語》中沒有表示後悔的句子,但是有防止後悔的內容。子貢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這個道理。做錯事後悔是於事無補的,重點是改正錯誤,吸取教訓。
2、而改正錯誤,吸取教訓的一個關鍵在於對待指出自己錯誤的人是什麼樣的態度。而孔子無疑為大家樹立了一個榜樣。
...
1、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6、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
1、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 ...
1、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甚善。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君子團結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讀書卻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卻不讀書,就會心生迷惑。
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君子,飲食不求飽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