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子曰”201個,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代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子曰”201個,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代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一、《論語》是中國讀書人的基礎語言,並影響著全社會的思維結構。 中國文化是儒、道、佛三教的合流,儒家文化絕對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從漢代開始,它就是無可爭議的主流意識形態。
二、中和思想,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根據。《論語》中強調的德、禮是和諧社會的槓桿。在今天社會,保持發揚這一優秀傳統,讓德、禮與法相互協調,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
三、《論語》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比如仁、中庸、樂知天命、出世有為等思想,對古今中外,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也正因為如此,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錢穆說:"《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論語新解》) 林語堂說:"《論語》這部書,是孔學上的聖經,是一套道德的教訓。"(《孔子的智慧》) 。
四、20世紀80年代末,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相約法國巴黎,聯袂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中有關描寫子路的主要有:
1、《論語·公冶長第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2、《論語·公冶長第五》,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3、《論語·公冶長第五》,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4、《論語·公冶長第五》,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