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生以時習禮其家,意思是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諸生以時習禮其家,語出《孔子世家贊》,此文是西漢文學家司馬遷寫的一篇贊,是《史記·孔子世家》的讚語。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1、諸生以時習禮其家,意思是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
諸生以時習禮其家,語出《孔子世家贊》,此文是西漢文學家司馬遷寫的一篇贊,是《史記·孔子世家》的讚語。
2、全詩(節選)如下: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祗回留之不能去雲。
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3、譯文如下:
太史公說:《詩經》有這樣的話:“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寬闊的大路讓人行走。”儘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然而內心非常向往。我閱讀孔氏的書籍,可以想見到他的為人。去到魯地,觀看仲尼的宗廟廳堂、車輛服裝、禮樂器物,儒生們按時在孔子故居演習禮儀,我流連忘返以至留在那裡無法離去。
天下從君王直至賢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榮耀一時,死後也就完。孔子是個平民,傳世十幾代,學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講習六經的都要以孔夫子為標準來判斷是非,孔子可說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
以紙題其面曰:諸葛子瑜的意思是在紙上寫了“諸葛子瑜”四個字,貼在驢子的臉上。出自《三國志吳書十九》,《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1、其家甚智其子的意思是這一戶人家認為自己的兒子非常的聰明。
2、原文,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3、譯文,宋國有一個富人,天上下著大雨,他家的牆被毀壞了。富人的兒子說:“要是不修築,一定會有盜賊來偷東西 ...
1、其家甚智其子的意思是這一戶人家認為自己的兒子非常的聰明。
2、原文,智子疑鄰,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3、譯文,宋國有一個富人,天上下著大雨,他家的牆被毀壞了。富人的兒子說:“要是不修築,一定會有盜賊來偷東西 ...
要想治理好天下,就一定要治理好家庭、修養自身品德。
出自:趙湘《本文》。
原句:古之人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將正其身,必治其心;將治其心,必固其道。
翻譯:要想治理好天下,就一定要治理好家庭、修養自身品德;要想修養自身品德,就一定要端正好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就要穩固自己的道。 ...
1、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譯文:如果能對國家有利,個人或生或死都由他去。指為了國家利益,就不能顧及個人安危。
2、苟利社稷,死生以之,語出《左傳昭公四年》。鄭子產作丘賦,引發民眾不滿,渾罕將之告知子產。子產回答說:“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聞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濟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詩》曰 ...
意思是:弘範於是按照接待客人的禮節來接待他。
“弘範遂以客禮見之”出自《文天祥傳》片段:
天祥至潮陽,見弘範,左右命之拜,不拜,弘範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厓山,使為書招張世傑。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與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解釋:池:池塘;離離:繁榮而茂盛的樣子。蒲草長滿了水池,它們的葉子繁榮而茂盛。
2、出處:兩漢時期甄宓的《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3、作者簡介:文昭甄皇后,名不明,又稱甄夫人。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 ...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的延是邀請的意思。這句話出自東晉文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延:邀請之意。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邀請到自己家中。本文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