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按事件的原因、經過和結果寫了“諾曼底”號遇難的事。
2、透過事情的描述表現了船長臨危不懼的品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本文講敘了“諾曼底”號與瑪麗號相撞後,哈爾威鎮定地指揮乘客脫險而自己卻犧牲的事,表現了船長臨危不懼、捨生忘死的高尚品質。
《“諾曼底”號遇難記》主要內容: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爾威船長小心翼翼地駕駛“諾曼底”號在薄霧中前行的時候不幸被“瑪麗”號撞傷,在這次猝不及防的海難中,哈爾威船長勇於決斷,沉著指揮,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個偉大的英雄形象,最終救出了眾人而自己以身殉職。
《“諾曼底”號遇難記》,作者雨果,19世紀文學運動領袖,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和《九三年》,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
維克多·雨果: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在法國及世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雨果的創作歷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九三年》《悲慘世界》,短篇小說有《諾曼底號遇難記》。
雨果一生的創作時期長達六十年之久,是個多產的作家
我國古代歷代王朝更替: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東漢、三國(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南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吳越、閩、北漢、荊南)、北宋、南宋( ...
空間順序。
超山賞梅記是按“地點的轉移”,即“小山坡上到大明堂再到庭院裡”的順序記敘遊覽經過的。
這篇文章是林紓在杭州遊超山、賞梅花後所作的遊記。1899年,林紓應同鄉杭州府仁和縣知縣陳希賢之聘,掌教杭州東城講舍。於是他告別了自己生活了整整47個春秋的故鄉,舉家移居杭州。直到1901年冬,林紓離開 ...
核舟記是按由大到小、由易到難、由整體到細節的順序寫的。《核舟記》是明末的魏學洢(約1596~約1625)所寫的說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
魏學洢[yī](約1596年-約1625年),字子敬,號茅簷,嘉善(今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人,明末散文家。明末天啟年間著名的江南才子,他出生在浙江 ...
海上日出是按太陽昇起的時間順序寫的。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好有云時海上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展現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
《海上日出》是巴金創作的寫景抒情散文。1927年1月,巴金從上海踏上法國郵船“昴熱號”,赴巴黎留學,將沿途的見聞寫成《海行雜記》一書,於1932年出版。《海 ...
1、由遠到近,由面到點,由上到下。
2、關鍵詞:盛開的藤蘿——焦慮和悲痛——精神的寧靜——生命的長河。
3、先寫花瀑,次寫花穗,再寫花朵。是按由由遠到近的順序描寫的。
4、看花:繁花似錦;憶花:睹物釋懷;悟花:生命永恆。 ...
《春》中春雨圖是按由遠到近,由靜及動,由物到人的順序進行描寫的。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作者抓住春的特點,用火熱的情感、清麗的色彩,透過有層次的、生動的描繪,畫出了生機盎然的春的形象,歌唱春的創造力,讚美春天的無限希望,傳遞出作者內心蘊涵的蓬勃向上, ...
《我的舞臺》是吳霜女士,即文中的霜霜發表在《收穫》雜誌1991年第3期上的一篇回憶錄。文章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娓娓敘述了“我"在"藝術和生活"舞臺上成長的故事。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以"我"的成長為線索,圍繞舞臺對我有著神奇的吸引力,透過在孃胎,我就登臺唱戲;剛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