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豫劇花木蘭唱段,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

豫劇花木蘭唱段,花木蘭是哪個朝代的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歷史上從來不會缺少英雄的故事,巾幗女英雄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花木蘭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了,在豫劇中,花木蘭的唱段是怎樣的呢?想要更多的瞭解花木蘭唱段,本期豫劇文化為你盤點。

  對於花木蘭的歷史年代問題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謝絕。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勳。花木蘭的事蹟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豫劇《花木蘭》唱詞:

  劉大哥講的話理太偏

  誰說女子享清閒

  男子打仗到邊關

  女子紡織在家園

  白天去種地

  夜晚來紡棉

  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幹

  將士們才能有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哪

  請往這身上看

  咱們的鞋和襪

  還有衣和衫

  這千針萬線都是她們連哪

  有許多女英雄,

  也把功勞建,

  為國殺敵代代出英賢,

  這女子們那一點不如兒男

  啊~~~~~~~

  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

  尊一聲賀元帥細聽端詳

  陣前的花木林就是末將

  我原名叫花木蘭哪,

  是個女郎

  都只為邊關緊軍情急

  徵兵選將

  我的父在軍機就該保邊疆

  見軍貼不由我愁在心上

  父年邁弟年幼怎敵虎狼

  滿懷著忠孝心熱火一樣,

  要替父去從軍不用商量

  我的娘疼女兒

  她苦苦阻擋

  說木蘭我發了瘋啊言語巔狂

  為從軍避僕人我好說好講

  為從軍設妙計女扮男裝

  為從軍與爹爹俺比箭較量

  膽量好武藝強啊

  喜壞了高堂

  他二老因此上才把心來放

  花木蘭啊~~~~~

  花木蘭改木林

  我的元帥啊你莫笑俺荒唐

  自那日才改扮哪

  巧裝男子

  移千山涉萬水

  親赴重地

  在軍中常擔心呢

  我是個女子啊

  舉止間是女藏在心裡

  唯恐她被發覺

  犯了軍紀

  貽誤了軍情事

  難退強敵

  那一日在軍陣中箭傷療

  孟元帥來看病又把親來提

  那時我賴箭傷啊

  裝腔作勢啊

  險輕點露出來女兒痕跡

  隨元帥十二載

  轉回故里啊

  收拾起軍木堂

  穿上我的舊時衣

  啊啊啊~~~~

  【結束語】武則天是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花木蘭更是歷史上的第一個女兵,她們都是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能夠崛起,在那個時代上佔有一席之地,豫劇花木蘭的唱段也是充滿豪情的。

豫劇李樹建唱段,李樹建個人資料

  “不論是好是壞,這個世界正日益為攻擊性文化所控制,因為當兩個文化接觸的時候,更富攻擊性的文化自然佔了上風,這些文化希望人們往外看,開拓競爭,取得勝利。”豫劇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本期豫劇文化了解李樹建。

  李樹建,河南省汝州人,中國豫劇一級演員,工生行,善唱老生,他的唱腔樸實真切、哀婉悲愴、激情澎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李樹建歷任河南省豫劇二團黨支部書記、團長,河南豫劇院院長。

  李樹建是“豫西派”的傑出代表,從藝20多年來,他先後主演了《大登殿》、《清風亭》、《鄉村警官》等十幾部優秀劇目。他挖掘整理“豫西調”的傳統聲腔遺產,走訪“豫西調”名家,學習其演唱方法、技巧,琢磨用氣、吐字和潤腔的訣竅,終於自如地掌握了豫西名生王二順演唱的基本特點和韻味,曾被譽為“小王二順”。

  但藝無止境,他又研習了其他豫西名家的演唱風格。經過長期的舞臺實踐,逐漸形成了自己具有明顯個性特徵的獨特唱法,即既有王二順嗓音洪亮、音域寬廣、聲韻醇厚的特色,又使原本就擅長表現曲折委婉感情的“豫西調”更加悲壯蒼涼。這在他的代表劇《清風亭》中的演唱上表現得非常明顯。

  劇中他飾演勤勞忠厚、命運悲苦的張元秀,唱腔時而高亢,時而低迴。高亢時響遏行雲,聲震屋宇;低迴時纏綿蘊藉,宛若遊絲。在演唱方法上,既有馬連良“衰派”的散淡優雅,又有周信芳“麒派”的蒼涼悲壯。

  豫劇《程嬰救孤》中,李樹建簡約了程式化的表演,使唱、念、身段更加生活化,特別是劇中的“失子”和“十六年”兩大段唱,兼用“輕聲”、“氣聲”,實為哭唱,前者哭別人,後者哭自己,悲痛欲絕卻未見號啕,不勝悽苦卻沒有聲嘶力竭,把無限的悲情化作乾澀的雨與顫抖的風,點滴撕扯著、浸潤著觀眾的心。

  《程嬰救孤》,榮獲了“文華大獎”、國家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劇目和第10屆“五個一工程”獎等,李樹建也被中宣部確定為“四個一批”人才。

  李樹建說,透過這幾年的探索,他總結了四句話:“走遍千山萬水找市場,吃盡千辛萬苦樹形象,歷經千錘百煉出精品,想盡千方百計奔小康。”在20多年的戲曲人生道路上,李樹建牢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多次率團到老少邊窮地區慰問演出。離開三門峽後,他幾乎每年都率團回來,深入三門峽的鄉村、礦山、企業演出。每次演出,他都親自登臺,向關心他的父老鄉親獻上拿手好戲。

  代表劇目有《清風亭》、《鞭打蘆花》、《程嬰救孤》《蘇武牧羊》等。《清風亭》由中央電視臺錄製收入國家藝術精品庫。其中《程嬰救孤》《清風亭》《蘇武牧羊》被稱為“忠孝節”三部曲!

  【結束語】李樹建在2015年榮登中國劇協副代表的寶座,使得李樹建不僅僅只是侷限於豫劇界的名聲,能夠在這麼多的出色劇種以及人員中脫引而出也能看出李樹建多麼優秀。

花木蘭和楊家將是一個朝代的人嗎

  花木蘭和楊家將不是一個朝代的人。

  花木蘭:花木蘭的事蹟流傳至今,中國古代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花木蘭事蹟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楊家將:是一部英雄傳奇系列故事中的人物,它對北宋前期楊業、楊延昭、楊文廣等人的事蹟加以演義,講述了楊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報國的動人事蹟。


木蘭從軍是在哪個朝代

  花木蘭從軍是在中國南北朝時期。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花木蘭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歡練武。花木蘭的父親以前是一位軍人,從小就把花木蘭當男孩來培養。花木蘭十幾歲時,他就常帶花木蘭到村外小河邊,練武,騎馬、射箭、舞刀、使棒等。空餘時間,花木蘭還喜歡看 ...

木蘭將軍就是木蘭

  木蘭將軍就是花木蘭,為了紀念花木蘭,唐朝時設立了木蘭將軍坊。木蘭將軍坊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山,上面還有忠孝勇節四個大字,用這四個大字來概括木蘭將軍的一生最恰當不過了。   牌坊上面還雕刻有“雙鳳朝陽”,下有“二龍戲珠”,這種“鳳上龍下”的建築風格與中國傳統建築習慣相反,充分體現了人們對木蘭將軍的敬仰之情。 ...

木蘭辭中有當窗理雲鬢對鏡帖黃這裡的黃是

  1、《木蘭辭》中有“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這裡的花黃是額頭上黃色的飾物。   2、依據《木蘭詩》中那句“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古時“貼花黃”就是在額間塗上黃色,“貼花黃”不足以顯示高貴的身份,古人還會加入“花鈿”。 ...

木蘭的資料及語等

  木蘭花資料:   1、屬於植物界,被子植物門,木蘭目,木蘭科,木蘭族,木蘭屬;   2、落葉小喬木,高可達5米,木質有香氣,小枝紫褐色,芽有細毛,單葉,互生,倒卵狀橢圓形,有托葉痕;   3、原產我國中部山地混交林內和山地林中,海拔700-1800m的山坡雜木林中,主要在福建、江蘇、江西、浙江、安徽栽種; ...

淑蘭評劇唱段有哪些淑蘭名段大全

  評劇是中國的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如今的評劇在中國戲曲界佔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雖然評劇在如今的地位是水漲船高,但是依舊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才能夠造就出如今出眾的評劇文化。   那麼,本期一起來了解花淑蘭評劇唱段有哪些。   花淑蘭(1929年一2005年3月30日),原名葛淑蘭。評劇花腔女高音、評劇六大旦 ...

賀龍:為解放褲子穿穿又何妨

  為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各階層都動員起來,國共兩黨也共同抗日,一致對外,共產黨接受整編,一些將士無法理解整編的意義,這就需要領導人物出面細心給他們講解。軍隊的上下齊心才是促成國共合作的最重要因素。   南昌起義失敗後,賀龍隱蔽起來,周恩來找到他,說:“賀老總,你的首級可值錢了,蔣 ...

春心莫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心蕩漾的金牛座女

  金牛座 完全側面的表達   做事總是慢一拍金牛,對待感情往往都是很被動的,就算是自己非常心儀的物件,他們也會矜持很久。如果需要金牛主動出擊,他們會選擇側面來表達,比如邀請朋友和心儀物件到自己家裡聚會,或者是一大群人一起去郊遊、看電影。金牛就是這樣的慢熱,這樣的長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