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豬鼻龜會吃掉魟魚。豬鼻龜的食量較大,食性十分駁雜,但偏肉食性,諸如: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水生植物,以及從樹上掉落水中的果實與枝葉。在捕食方面,豬鼻龜是十足機會主義者,遇上什麼就吃什麼,若非營養不夠,它們很少會主動捕食。如果將兩者混養,豬鼻龜會將魟魚當成食物。
原因:豬鼻龜會吃掉魟魚。豬鼻龜的食量較大,食性十分駁雜,但偏肉食性,諸如: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水生植物,以及從樹上掉落水中的果實與枝葉。在捕食方面,豬鼻龜是十足機會主義者,遇上什麼就吃什麼,若非營養不夠,它們很少會主動捕食。如果將兩者混養,豬鼻龜會將魟魚當成食物。
豬鼻龜,就是我們所說的招財龜,是一種很好養的兩爪鱉科,在吃的方面,豬鼻龜屬於雜食動物,只要能吃的,它都吃。也可以與其他魚混養,有伴才能活得更加長久。本期帶你去了解豬鼻龜能和什麼魚混養。
豬鼻龜和什麼魚混養好
豬鼻龜都以混龍魚居多,一般不與清道夫同養。
最適合和豬鼻龜混養的魚
1、錦鯉
錦鯉在生物學上屬於鯉科,全世界共有鯉科魚類210屬3700種以上。是風靡當今世界的一種高檔觀賞魚,有“水中活寶石”、“會游泳的藝術品”的美稱。
2、龍魚
美麗硬僕骨舌魚又名亞洲龍魚、金龍魚。屬一種古老的原始淡水魚類。原產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等地河流和湖泊。
成魚體長40-50釐米,壽命可達數十年。性情兇猛,主要獵食活魚蝦、水生昆蟲、青蛙等。親魚將魚卵產含於口中直至孵出幼魚,所以有“龍吐珠”的俗名。自20世紀中後被開發成為觀賞魚,因其泛閃金屬光澤如盔甲般的鱗被和鮮豔的光色(金色、紅色等)及威風凜凜的儀態而備受矚目,身價飄升到幣值數以萬計的程度,成為極名貴的觀賞魚之一,有過背金龍、紅龍、青龍等品種。由於資源過度開發造成瀕危,被列入華盛頓公約保護名單附錄Ⅰ。
3、羅漢
1996年馬來西亞的水族業者經過不斷的雜交選育,培育出一種全新的魚種——“羅漢”,並引發一股養殖羅漢魚的熱潮。一瞬間席捲整個亞太地區,新加坡、日本、臺灣等地魚迷紛紛搶購,在水族界掀起軒然大波。羅漢魚中文總稱彩鯛,意解多姿多彩的慈鯛,又名花羅漢。
4、魟魚(魔鬼魚)
魟魚又稱魔鬼魚,是於在中生代的侏羅紀(約1.8億年~1.4億年前)出現的鯊的同類,它們具有藏身在海底沙地的習性。魟hongㄏㄨㄥˊ〔魟魚〕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軟骨無鱗,胸鰭發達,如蝶展翅,尾呈鞭狀,有毒刺。生活在海底。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5、紅尾鯰(貓魚)
紅尾護頭鱨,商品名:軍艦鴨嘴、紅尾鴨嘴鯰魚、紅尾鯰魚、狗崽鯨、狗仔鯨、紅尾貓。分佈於亞馬遜河與奧裡諾科河流域,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性魚類。
6、孔雀魚
孔雀魚:花鱂屬的一種熱帶魚,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別較大,雄魚身體瘦小,體長3-4釐米,體色絢爛多彩、體型優美;雌魚體長6釐米,其尾柄及尾鰭佔全身的1/3以上,各鰭均較雄魚的短。較雄魚體色遜色得多,多為單一銀灰色,尾鰭上雖有一些花紋,均沒有雄魚的鮮豔。
孔雀魚為雜食性小型魚種。由於孔雀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十分強韌,繁衍分佈於部分熱帶地區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溝渠中,其野生棲地呈現多樣化,主要棲息於淡水流域及湖沼。能耐受汙染的水域,具群集性。分佈廣泛。原產於南美洲的委內瑞拉、蓋亞那、西印度群島、巴西北部等地。
7、七彩神仙魚
七彩神仙魚雖然被叫做“神仙魚”,但其與神仙魚的親緣關係相距甚遠。體長20釐米,近圓形,側扁,尾柄極短,背、臀鰭對稱。體呈豔藍色,或深綠色、棕褐色,從鰓蓋到尾柄,分佈著8條間距相等的棕紅色橫條紋。體色受光照影響產生變幻,光暗時體色深暗;光線明亮,則色彩豔麗豐富,條紋滿身。遠觀頭、體和鰭難以分辨,酷似田徑場上的鐵餅,故英文名其為“鐵餅”。
8、泰國虎
幼年的暹羅虎魚的基本體色是白色有黑色條紋的色彩。成年以後,白色會逐漸變成黃色。形成老虎一樣的花紋。是頗受歡迎的觀賞魚。
9、鼠魚
鼠魚是指甲鯰亞科(subfamilyCorydoradinae)中Aspidoras(擬甲鯰屬,簡稱A屬)、Brochis(弓背鯰屬,簡稱B屬)、Corydoras(甲鯰屬,簡稱C屬)這三個屬的成員。鼠魚嘴巴旁邊長著兩撮小“鬍鬚”,酷似水中游動的小老鼠,因而得名“鼠魚”。
10、獅子頭金魚
獅子頭金魚身體短壯,頭頂肉瘤厚厚凸起,鰓蓋上有肉瘤,正面看呈方形,草莓狀。特別發達,從頭頂一直包向兩頰,眼與嘴均陷於肉內,酷似一頭威風凜凜的雄獅,有健壯美感,故名“獅子頭”。這種肉瘤是一種病態,但具有遺傳性,它的發達程度與餌料的質量、數量以及水質、水溫等都有關係,也難飼養。
可以和孔雀,紅劍,鸚鵡,戰船等魚類混養。
要視情況而定,如果豬鼻龜體型小的話,可以和孔雀、紅劍等混養,如果體型大的話,可以和鸚鵡、戰船等混養。
介紹:
豬鼻龜也叫大洋洲豬鼻龜,別名飛河龜,是兩爪鱉科下兩爪鱉屬的唯一一種。其分佈侷限於澳大利亞北部,伊裡安查亞南部和新幾內亞南部,為兩爪鱉科內碩果僅存的一個品種。2004年,首次登上世界自然基金會公佈十大瀕危物種的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