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貪嗔痴的含義

貪嗔痴的含義

  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

  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

  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貪嗔痴是什麼意思

  貪嗔痴的意思是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此有兩種,痴毒獨起,稱為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為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痴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痴毒為最重。

如何解決貪嗔痴

  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戒除貪病,要用“舍”字;戒除嗔病的是一個“忍”字;戒除痴病的是一個“覺”字。

  貪病的對治是舍,在不能完全做到舍的時候,應該要常行知足,唯有知足才能常樂;

  嗔病的對治是忍,在行忍的時候,應當行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做到慈悲方名能忍,唯有能忍才能自安;

  痴病的對治是覺,在求覺的時候,不忘增長自己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覺今是而昨非。


慢疑什麼意思

  貪嗔痴慢疑是佛教所說的五毒心。貪、嗔、痴、慢、疑五種心會使人造作惡業,像毒藥會妨礙人的修行,故稱為五毒心。清除五毒心是修行者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禪定,則終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種玄妙大法,若五毒心尚存,則可能會變成魔通或各種惡法。因此,欲修佛道必先除五毒心。   障義是蓋義者,謂障聖道及障聖道加行 ...

分別是什麼意思

  1、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2、貪,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   3、嗔,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   4、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 ...

怎麼去除慢疑

  去除貪嗔痴慢疑的方法是打坐,脾氣不好的要改和反省,並且多瞭解佛法做到明心見性。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禪定,那終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種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結果可能會變成魔通或各種惡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 ...

慢無著便是菩提

  1、貪嗔痴慢即是三界,把貪嗔痴慢轉化成菩提便是超三界。貪嗔痴慢沒有實性,只是針對眾生來講。我們的佛性本自具足,本自清淨,本無動搖,本不生滅,能生萬法。如果我們能夠返照,了了見貪嗔痴慢即是佛性,貪嗔痴慢外更無別有佛性。   2、經雲:諸佛從本來,常處於三毒,長養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不見相,名為見佛。離心無佛 ...

什麼是慢疑

  佛教中所說的五毒心是指貪、嗔、痴、慢、疑五種心,這五種心會使我們造作惡業,就像毒藥會妨礙我們修行,故稱為五毒。   清除五毒心是修行人的重要工作,若五毒心不除而修禪定,那終究是邪定。修大神通或各種玄妙的大法,若五毒心尚存,結果可能會變成魔通或各種惡法,因此,要修佛道必先除五毒。五蓋:五種覆蓋眾生心識,使不 ...

佛教說的什麼意思

  佛教說的貪嗔痴意思是:   1、貪:就是自己喜歡的,希望它越多越好,永遠不失去。   2、嗔:就是自己不喜歡的,便拒絕,反對,如果有人做了自己不喜歡的,就生氣發火。   3、痴:就是不瞭解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不斷髮展變化的,一切事物都不會永恆,從而想去抓住自己貪愛的,想去抗拒自己所不想要的,而宇宙萬物根本就是 ...

哪個佛經專講如何戒

  幾乎所有的經書,都是在講這三件事,講怎麼除滅貪嗔痴。除三毒修三學 前言世間,乃有三毒,茲明出世。須明三學,蓋智者知一切業苦,成於三毒。為除業苦,當除三毒。對治三毒,故修三學。所謂三學者:   1、戒 戒,禁戒也,能防禁身口意所作惡業者;   2、定: 定,禪定也,能使靜慮澄思者。;   3、慧:慧,智慧也 ...